卷二-谱论-第二章 中华平氏源流说及祖源歌(一)中华平氏源流说 尝闻万物乎天,人本乎祖。如山之寻其脉,千峰万壑,此其发也;如水之浚其源,千流万派,此其出也;如木之培其根,千枝万叶,此其分也,不知祖宗之所出者,谓之忘本也。 平氏家谱 2023年03月23日 2 点赞 2 评论 6882 浏览
中华平氏各地历代迁徙考略 中华平氏各地历代迁徙考略 中华平氏源远流长,自西汉平当、平晏明经丞相佐恰汉室,父子继美,历朝历代,文臣武将,簪缨鱼贯,其人文鼎盛,史不绝书,生齿繁衍,若繁星丽天,点缀中华,九州若子若孙,或工或农,或仕或商,或宦游四海,择里而居,然代远年湮,星移斗转,昭穆失序。今通过中华平氏联谊四海平氏一家,欢聚一堂,跃然总谱。因历史原因影响,造成一些地方平氏宗亲尚未录入总谱,为便于宗亲寻亲认祖,叶落归根。特将迁徙外地的部分宗亲,记录总谱以便日后联系。 平氏起源 2023年03月22日 3 点赞 3 评论 6709 浏览
山青如黛花开似银两句诗 四人续作二百年 步青的祖父(文庄公)《东阿题壁》云:“东阿南望尽模糊(东阿在滕县西北),如黛山光黯欲无。我比渔洋倍惆怅,风蓑雨笠谷城图。” 步青的父亲《过谷城》诗曰:“怊怅渔洋句漫猜,看山谷下独徘徊。檀园(李长蘅)自是诗中画,滕县花遍为我开。”并自作注说:“余今过谷城,见四周山色,遍野白花,始信前人写诗不妄作。渔洋或非其时耳。遂成二十八字证之。因思十四字(指李诗),偶然脱口,乃经三四人,二百余年,始能坐实。” 舞文弄墨 2022年05月27日 1 点赞 0 评论 3309 浏览
《掌山西道监察御史督理街道李君莼客传》(平步青 撰) 论曰:吾越奇才,近代推石笥胡征君。御史后出,所学与征君微不同,其论定国朝古文,以征君为六家之一。征君性刚任气,豪荡自喜,不俯循咫步,为朝贵所恨,卒以穷死。御史晚达,入台谏,遇矣,而亦不克大显所蓄,卒憔悴诧傺以殁,不可谓非穷也。然征君有言:“古今人皆死,惟能文章者不死。” 呜呼!谁谓御史而竟死哉! 舞文弄墨 2022年05月27日 1 点赞 0 评论 3301 浏览
《天津府志》平圣垣 平圣垣字翊山,浙江山阴举人。嘉庆六年任小直沽批验大使。天津盐关向设浮桥,以便往来,值运盐开桥,则令桥夫以巨舰渡人,例给工食。后桥夫渔利,废巨舰而用小舟,每渡按人索钱,无则诟辱之。舟小人众,时有覆溺之虞。至两岸搭板,与日暮闭桥,故留其隙。车陷,则哄起抬架以索重酬。公莅任,密访得实,立拘桥夫重惩之,尽撤小舟,仍用巨舰,日坐河干,恒以乾糇代饔飧。署远于桥,移而近之,或不待肩舆而行,从此人不病涉云。 平氏名人 2025年06月05日 0 点赞 10 评论 1569 浏览
林则徐相关奏折中的平翰 经委常、镇道前往,逐一验收,工程悉皆如式,实于地方有裨。除升任知州平翰自行禀明,不敢仰邀议叙外,其余捐输出力官绅,饬司查明,照例请奖,俟详到再行汇办。合许附片具奏,伏乞圣鉴。谨奏。 图片新闻 2024年07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444 浏览
广州同知:平圣台 平圣台(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清乾隆时期),字瑶海,号确斋、晚晴、火莲,又号确庵,斋名妙香盦、清娱阁、馀盦,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是乾隆朝进士、官员,兼工诗文,与纪昀、钱大昕、蒋士铨等同期名士交厚,其生平事迹散见于友人文稿及地方史志中。 平氏名人 2023年06月05日 0 点赞 9 评论 156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