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平公得砚诗》:平公今诗伯
2024年07月05日
《平上去入》平宽夫侍郎官翰林日,新置一妾,同僚贺之。李松云先生以《诗韵含英》一部为贺,平纳之而不解其意,且怪其仪之轻也。明日李来,平诘其故,笑曰:“此非四声韵乎?以尊姓第一字略作一读(音豆),下三字一气连读,则得之矣。”平大惭,先生大笑。
这段解读文字就是我写的,许多内容缺乏实证,有些是我父亲告诉我的。
芦川是我们新仓镇的旧称。我们父亲回忆说我们家的堂号是:光绪堂。不太清楚渊源。
文中写到的60多户,有些是外姓
刚又算了一下,应该有40多户。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老人户,年轻的一两代都搬到镇上或县城去了,还有一部分通过上学,工作在外地了。比如我们家,只有老父母在家,我和我弟弟均在外地工作,我儿子、侄女更是在上海、北京工作了。
1、御史台的长官本来是御史大夫,唐中期以后,由于职位尊崇,不再设置,御史中丞成了长官。
2、御史台有三院,侍御史属于台院的长官,唐代规定,侍御史设置四人,主要职责是纠察弹劾和参与审讯重大案件,其中年资最深的一人,还负有处理御史台内部日常事物的职责。
3、秦朝,御史中丞还负责掌管图书典籍。
4、侍御史十五人,主要职掌集中在御史中丞手中 所以,一般侍御史负责弹劾朝官,而外官的监察弹劾一般由监察御史(察院长官),三院的长官(还有殿院,长官殿中侍御史)的职掌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朝官的高级官员犯法,一般由侍御史报告御史中丞然后上报给皇帝。
5、低级官员(侍御史一般负责朝官)可以直接弹劾,或者会集体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