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乾卅七進士,嘉二、五,詹事,三、四,調,八月蘇學,四、七,解,五、六,兵右,六、正,兼署吏右,八月復任蘇學,七、正,戶右,七月戶左,九、正,卒。(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一○一頁20~21、國史列傳卷七三頁9~10)
官名 | 任職資訊 | 類別 | 卸職資訊 | 備註 | |
---|---|---|---|---|---|
1 | 詹事府詹事(漢) | 嘉慶二年五月廿日(1797,6,14) | 任 | 嘉慶三年四月十六日(1798,5,31)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 |
2 | 江蘇學政 | 嘉慶三年八月十一日(1798,9,20) | 任 | 嘉慶四年七月十一日(1799,8,11)緣事解任 | |
3 | 兵部右侍郎(漢) | 嘉慶五年六月十六日(1800,8,6) | 任 | 嘉慶六年八月八日(1801,9,15)提督江蘇學政 | |
4 | 吏部右侍郎(漢) | 嘉慶六年正月八日(1801,2,20) | 兼署 | ||
5 | 江蘇學政 | 嘉慶六年八月八日(1801,9,15) | 任 | 嘉慶九年正月廿日(1804,3,1)卒 | 離職根據嘉慶九年正月(下)起居注冊 |
6 | 兵部右侍郎(漢) | 嘉慶七年正月十日(1802,2,12)調戶部右侍郎 | |||
7 | 戶部右侍郎(漢) | 嘉慶七年正月十日(1802,2,12) | 調 | 嘉慶七年七月卅日(1802,8,27)轉左侍郎 | 出學差,未及時到任,由初彭齡兼署 |
8 | 戶部左侍郎(漢) | 嘉慶七年七月卅日(1802,8,27) | 轉 | 嘉慶九年正月廿日(1804,3,1)卒 | 離職根據嘉慶九年正月(下)起居注冊 |
翰林院庶吉士 | 乾隆37年-乾隆40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編修 | 乾隆40年-乾隆46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四庫館纂修行走 | 乾隆?年-乾隆?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會試同考官 | 乾隆45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翰林院侍講 | 乾隆46年-乾隆47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會試同考官 | 乾隆46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文淵閣校理 | 乾隆?年-乾隆?年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兼分校官, 頁7 |
右庶子 | 乾隆47年-乾隆48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左庶子 | 乾隆48年-乾隆49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廣東學政 | 乾隆48年-乾隆51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05292號 |
侍講學士 | 乾隆49年-乾隆52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05292號 |
日講起居注官 | 乾隆52年-乾隆?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翰林院侍讀學士 | 乾隆52年-乾隆55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00759號 |
廣西鄉試正考官 | 乾隆53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武會試副總裁 | 乾隆54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順天武鄉試正考官 | 乾隆54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詹事府少詹事 | 乾隆55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00759號 |
武會試副考官 | 乾隆55年 |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 卷1362, 頁276-1 |
詹事府少詹事 | 嘉慶2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詹事府詹事 | 嘉慶2年-嘉慶3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03941號 |
內閣學士 | 嘉慶3年-嘉慶4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01541號 |
禮部侍郎銜(內閣學士兼) | 嘉慶3年-嘉慶4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江南鄉試正考官 | 嘉慶3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江蘇學政 | 嘉慶3年-嘉慶4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65577號 |
侍講學士 | 嘉慶4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詹事府少詹事 | 嘉慶4年-嘉慶5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日講起居注官(署) | 嘉慶5年-嘉慶?年 |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58, 頁758-2 |
祭酒(署) | 嘉慶5年-嘉慶?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文淵閣直閣事 | 嘉慶5年-嘉慶?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內閣學士 | 嘉慶5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禮部侍郎銜(內閣學士兼) | 嘉慶5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兵部右侍郎 | 嘉慶5年-嘉慶7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吏部右侍郎(兼署) | 嘉慶6年-嘉慶?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50273號 |
會試副總裁 | 嘉慶6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江蘇學政 | 嘉慶6年-嘉慶9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253號 |
戶部右侍郎 | 嘉慶7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51072號 |
戶部左侍郎 | 嘉慶7年-嘉慶9年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65577號 |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 实录卷之八十六》
甲寅。谕内阁御史王苏奏、新放江苏学政平恕、请另行<闲>放或酌量改调一摺。内称平恕前在江苏斥革生员多名人人切齿。即商贾小民。无不痛恨。似平恕实有不公不法之处。因令军机大臣传到王苏、询以平恕有无别项劣迹。令其据实直陈。旋据王苏登覆。仍不过称平恕办理甄辅廷擅责生员一案。众心不服。又称平恕考试生童、并无别项劣迹等语。平恕前在江苏学政任内。如果有贿卖生员、去取不公等敝□大。该御史当指明据实参奏。朕必严为惩办。至其因甄辅廷案内斥革生员多名一事。先经照部议镌职。今该御史以业经议结之案。仍列弹章。并称或另请<闲>放。或酌量更调。试思平恕如不胜学政之任。既不宜于江苏。岂复宜于他省若平日并无劣迹。此次复经<闲>用。益当顾惜声名。用息浮议。固不肯苛刻以敛怨。亦不应宽纵以沽名。傥平恕约束士子。仍不得当。或另有案据。亦何难将平恕罢斥治罪。岂有国家<闲>任学臣。因籍隶本省之御史、摭拾前事。一经劾奏。即行更换。是举错之权。操之言路。势必如明季科道纷纷讦奏恶习。成何政体乎。所有江苏学政。仍著平恕去。御史王苏、著交部议处。
平恕 行书 节录古文 立轴
识文:尔乃开虚幌,敞华筵,闺门之秀士咸集,京邑之清流毕萃。万株果树,色杂云霞。千亩竹林,气含烟雾。激樊川而萦碧濑,浸以成陂。望太乙而邻少微,森然逼座。尚书未至……入处士之庐,斯人若在。
款识:平恕。
钤印:平恕私印(朱) 宽夫氏(白)
茅元铭 周系英 司能任 乔溎 平恕 韩克均 曹汝渊 宋世犖 行书 八屏
作者:茅元铭周系英司能任乔溎平恕韩克均曹汝渊宋世犖
材质:纸本
形制:八屏
题识
1.铁君年老先生政临。时辛酉夏仲栗园茅元铭。
2.晓亭大兄同年属。系英。
3.晓亭大兄属即请教腕。可亭弟司能任。
4.晓亭大兄大人雅正。秋浦弟乔溎。
5.铁君先生正。余山平恕。
6.晓亭妹丈同年雅属。芸舫韩克均。
7.晓亭大兄先生正。春浦曹汝渊。
8.小艇大兄大人同年诲临。临海弟宋世犖。
钤印:元铭、耕亭、臣系英、湘潭周氏、司能任、胜其、乔溎之印、秋浦、平恕之印、宽夫氏、韩克均印、芸舫、曹汝渊印、春浦、世犖私印、宋氏卣勋
作者介绍:
茅元铭,字耕亭(又作赓廷)、号栗园。丹徒人,乾隆三十七年2甲6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历任浙江副考官、福建、广东主考官、广东、河南学政。武会副考官、顺天会试同考官、庶子、少詹事。嘉庆九年,升詹事。又擢内阁学士。十年,降侍讲学士。书法尤工,所临三希堂帖馆阁,名流无不叹服。
周系英,字孟才,湖南湘潭人,清朝大臣。乾隆五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嘉庆十年,督四川学政。十四年,入直南书房,擢太常寺卿。寻改直上书房,授三阿哥读。上谕:“不但授读讲习诗文,当教阿哥为人居心以忠厚为本。”系英请加授资治通鉴,以知古今治乱兴衰之故,悉民间疾苦,上韪之。转光禄寺卿,督山西学政。任满回京,仍直上书房。十九年,擢兵部右侍郎,母忧去,服阕,补吏部侍郎。
韩克均,字德嶷,号芸舫。山西汾阳人。清代官吏。嘉庆初进士。官至贵州省、云南省、福建省巡抚。
宋世荦,字卣勋,临海人。乾隆五十三年举人,以教习官陕西扶风知县。地当川、藏孔道,夫马悉敛之民。计亩率钱,名曰“公局”。世荦多所裁革,无妄取。时教匪初定,州县多以获盗迁擢。扶风民有持斋为怨家所讦者,大府飞檄至,捕而鞫之,皆良民,释弗顾。罢归,揅求经训,熟於谐声、假借之例,著周礼故书疏证六卷,仪礼古今文疏证二卷。
清代诗文集汇编
第四〇三册
留春书屋诗集十二卷 平恕撰 清道光九年刻本
第七二〇册
樵隐昔寱二十卷 平步青撰 民国六年刻香雪崦丛书本
安越堂外集十卷 平步青撰 民国十三年四有书局铅印本
《钦定满洲源流考》是清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阿桂、于敏中、和珅、董诰等人奉诏编撰的满洲民族历史的书籍。九月初八日乾隆帝钦定书名为《满洲源流考》。至五十四年正月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陆费墀完成校对,正式上呈。此为四库全书底本之一
版式:四周雙欄,版心花口,書口刻「欽定滿洲源流考」。單紅魚尾,尾下記卷次,下記葉次。
行格:半葉九行,行二十字,抬頭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字數相同。
避諱:玄、弘、泓、絃、舷、弦,缺末筆。元代玄,邱代丘,宏代弘。
附註:
各冊皆有改訂貼簽、貼黃。第二冊封箋有「宋銑恭校」貼黃。第三、六冊封箋有「纂修官編修臣宋銑臣平恕恭輯」。第四、五冊封箋有「纂修官編修臣平恕候補部員臣曹錫寶恭輯」。第七冊封箋有「纂修官編修臣平恕臣邱庭漋恭輯」。第八、九、十、十一冊封箋有「纂修官侍講臣平恕恭輯」。第十二、十三、十四冊封箋有「庶子臣平恕恭輯修撰臣戴衢亨恭校」。第十五冊封箋有「庶子臣平恕候補司業臣曹錫寶恭輯修撰臣戴衢亨恭校」。第十六、十七、十八冊封箋有「庶子臣平恕編修臣邱庭漋恭輯修撰臣戴衢亨恭校」。
《滴天髓阐微》有平恕传胪造:戊辰 乙卯 己卯 丙辰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1752 1762 1772 1782 1792 1802 平传胪造,己土生于卯月,杀旺提纲,乙木元透露,支类东方,时干丙火生旺,局中不杂金水,清得尽者也。若一见金,不但不能克木,而金自伤,触其旺神,徒与不和,为不尽也。 辛巳山人:此造应更正为:戊辰 乙卯 己卯 丙寅,按日上起时法应为丙寅非丙辰),以此可见古人抄书多误。生于1748年3月23日乾隆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寅时,二月初七午时惊蛰,惊蛰后18日乙木司令,4岁行大运。己土得根得助,寅卯辰汇木局且乙木透干司令,时干丙火生旺,用印化杀。辛酉大运,甲子流年,丙辛合用,甲木克劫,七杀攻身,不禄。
南宋岳飞史料研究——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
2018年5月29日 “语句违碍”之处,由于需要修改的地方实在太多,彭元瑞便把家藏的本子拿出来用作底本,由平恕(字宽夫)、陈崇本(字伯恭)进行校改加工,不仅“删其偏谬之辞”,解决...
子 平守緖 人名权威资料(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
《平上去入》平宽夫侍郎官翰林日,新置一妾,同僚贺之。李松云先生以《诗韵含英》一部为贺,平纳之而不解其意,且怪其仪之轻也。明日李来,平诘其故,笑曰:“此非四声韵乎?以尊姓第一字略作一读(音豆),下三字一气连读,则得之矣。”平大惭,先生大笑。
刘衍文-雕虫诗话⑵又如《笑笑录》、《埋忧集》诸书载纪以《诗韵》赠平某娶妻事,考之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一《笑柄平上去入》条,乃李松云戏赠平宽夫侍郎纳新妾事。其他张冠李...
甲寅。谕内阁御史王苏奏、新放江苏学政平恕、 请另行<闲>放或酌量改调一摺。内称平恕前在江苏斥革生员多名人人切齿。即商贾小民。无不痛恨。似平恕实有不公不法之处。因令军机大臣传到王苏、询以平恕有无别项劣迹。令其据实直陈。旋据王苏登覆。仍不过称平恕办理甄辅廷擅责生员一案。众心不服。又称平恕考试生童、并无别项劣迹等语。平恕前在江苏学政任内。如果有贿卖生员、去取不公等敝□大。该御史当指明据实参奏。朕必严为惩办。至其因甄辅廷案内斥革生员多名一事。先经照部议镌职。今该御史以业经议结之案。仍列弹章。并称或另请<闲>放。或酌量更调。试思平恕如不胜学政之任。既不宜于江苏。岂复宜于他省若平日并无劣迹。此次复经<闲>用。益当顾惜声名。用息浮议。固不肯苛刻以敛怨。亦不应宽纵以沽名。傥平恕约束士子。仍不得当。或另有案据。亦何难将平恕罢斥治罪。岂有国家<闲>任学臣。因籍隶本省之御史、摭拾前事。一经劾奏。即行更换。是举错之权。操之言路。势必如明季科道纷纷讦奏恶习。成何政体乎。所有江苏学政。仍著平恕去。御史王苏、著交部议处。
王述庵司寇有《闻吴侍讲劾疏》诗云:“腆颜尚冀履花封,快听风雷下九重。豺虎有知应不食,鹰鸥必逐自难容。旁观尚欲舒公愤,当事能无愧曲从。天道恢恢原不漏,昌言真足儆群凶。”盖快苏州总捕同知李之遣戍也。先是,嘉庆四年,吴县令甄辅廷为富产追捕,逮生员吴某,施杖责。时值国忌,吴挟词控于郡司,不得直,四学诸生大愤。会学使平宽夫侍郎(恕)自松江按试还,群往胥门舟次迎恕,平先入人言,拒不纳,诸生哗而散。翊日,紫阳书院试观风,众忿不受卷。平怒,命有司收系百余人讯状。李官同知,为承审之一,夙有睚眦于诸生,迎合锻链尤力,褫衿者廿四人,将科以聚众滋事之律。有持公论者,事得白,平镑秩去。李黜为今,跋扈如故。至是,吴公省兰督湘学,发其私书请托事,乃遣戍新疆,吴人多快之,故司寇有是作。题中“吴侍讲”,即湘学吴公。诗中“当事曲从”语,则讥乎宽大也。当诸生狱急,司寇有致平书,责其袒牧令,虐儒衿,语甚侃直,为时传铺。世但称司寇挖扬风雅,抑知其嫉恶之严,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