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書屋詩集 卷五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28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三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29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四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29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十一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30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二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30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一 宣南稿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31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十二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31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十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31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六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31 浏览
留春書屋詩集 卷九 平恕(1748.03.23-1804.03.01),字宽夫,又号余山,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二甲第一名。散馆授编修。充广西、江南主考官,督江南、江苏、广东学政,历任清进士武会试副总裁、翰林院侍读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提督江苏学政,后复任江苏学政。嘉庆五年,由户部侍郎迁兵部侍郎。著有《留春书屋诗集》。 舞文弄墨 2025年10月26日 0 点赞 2 评论 3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