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南汝州平氏宗谱序

序言

吾族自家谱失传,其详不可得闻也,谨将诸父兄闻其略者以志,间有难以入序者,姑将庙中碑上所存以志不忘。

大明嘉靖三十九年

普照寺香亭存

志高

大明隆庆丁卯年

普照寺碑存

仲和继甫继善继美继周

大明崇祯元年

西堂碑存

应选应聘应魁应祥一心可道可路笃恭(员生)温恭所爱所奇

大清顺治八年

北关帝庙碑存

宽然、方九、林九(疑与玖是一人)、一元、之汉、步林、庣

大清康熙五十二年

普照寺碑存

步汉、世言、定坤

大清雍正六年

八角庙碑存

杰、论(疑是伦)、宗义、宗武、宗聖

大清雍正七年

八角庙碑存

易、宗茂、宗洪、宗京、宗奇(疑是宗岐)、守旺、运开、运魁、懹桂

大清乾隆二十九年

西街西堂碑存

山、龙惠、汉卿、学恕、运高、运政

大清乾隆庚辰年

普照寺碑存

宗经宗鲁守程

大清嘉庆二十年

北关帝庙碑存

汉广、天

 


平际华

清同治十二年

 

 

序言

根据现时形势,目睹各个姓氏都在续谱认宗,义马同族曾于一九八八年间抵夏店探访认宗,双方往返多次倍感亲切。我们夏店平氏家族诸位长者与热心家族事务者有鉴于此,于一九九二年元月间共议,把平氏家族世系在第一次平凤廷,第二次平学古整理的基础上,第三次重新整理,以光前祖遗德,并存史资志启迪后人。

这次修订志书,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参考了义马同族提供的资料,并博览群书,考经查典,遍访先贤新秀,对我平氏源渊,名人业绩,文物史料,分枝迁居等方面的情况,尽可能做比较准确而详尽阐述,并研制出《周期记世图》,做为后人认祖归宗之依据。

遗憾是,由于水平有限,资料匮乏,先祖之丰功伟绩和辈序世系已无法查考,只好暂付阕如。我们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人定比先人强。想我中华氏族,素以忠孝为本,惟愿后世子孙既能建功立业为先人争光,又能著书立说,为祖宗增辉,并使本志书日臻完善流芳世。


平进杰

一九九二年春


《周期记世及图案》序

 

物本天源,人本祖宗。古人以孝治天下。今崇传统之美德。综观达官显贵,乃至夫野老,俱求其诗礼传家,伦常继世,孝思不匮,祀事孔明焉。想我平氏后裔,古从圣贤礼乐之训,今沐尊老爱幼之风,数典忘祖者鲜矣。然而千年支派,百世源流,本宗子孙遍及中外,辈份字系,各不相同,异乡遇亲无法称谓,他系归宗难续族谱,即后世子孙命名立字亦有犯讳之忌也。

 

余尝闻圣哲先贤之裔,孔、孟、程、朱、邵、刘等氏,若干年即到各地寻根续谱,循环往复者数矣。劳师动众,费时耗资甚巨,方保后世辈次不乱。孝悌固然可钦,亦为智者所不取。然则何以事半功倍,一劳永逸?数千年来,求索者众,有成者寡,孰能找出合乎逻辑之潜在规律,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远见卓识及有效方略?余未尝闻也。

 

公元一九八八年之仲春,义马同族至夏店认宗,共同讨论后世辈字诸多问题,众至遂坚,力图研究出切实可行之方案,既慰先人在天之灵,又供后世遵循沿袭。本宗第二周期十四世平进杰汝州市夏店人也。年且八旬,不辍耕读,智能堪佩,孝义可钦,彼奉先思孝,不辞劳苦,费神耗资,寻根溯源,引经索典,查访稽考,历数年之艰辛,大有所成。且研制出周期记世图案,光前益后,善莫大焉。

 

彼借鉴天文、历法、钟表之科学原理,赋以朝阳献瑞万物勃发之象征,创意独特而又精巧,缜密而又实用,余为之拍案称妙,甚慰。若依此法,只需排出六十个辈字即可沿用一仟六佰余年,以保本宗长幼有序,世次不紊。而且汉族各氏宗派均可参用,该书图文并茂,解说较详,读之明理,用之便捷。若当今或他年贤孝智能者详加推究,助其问世流传,以弘孝悌之德,则吾愿足矣!后人不亦乐乎?

 

余展卷阅之,爱不释手,感概良多,誌其大要,以为序。

 

平文

二〇〇二年仲春

 

序言

家有谱、国有史。史以志事,谱以论昭穆。国史不可少,家史不可无。存史资治、信以颂前贤、资今世,以利后人者也。

吾族平氏,源远流长,黄帝子孙,源出姬姓,始于战国,韩哀侯少子婼食采平邑,以邑为氏,婼公乃平氏之始祖也。

平氏家族自战国至今,长达二千三百八十余年,在中华大地上嗣孙繁衍,遍全国各地。由于朝代更迭,屡遭兵乱,嗣孙迁无常,宗支离散,世系失记。自清末以来始见有谱记,修谱者因交通不便,难以查考,或因根系不明,难以记述。今查验遍阅各地旧谱,时见漏缺紊淆,完好无瑕者鲜矣。今者,凡我宗亲,均有感于修谱之必要、之艰辛、之难为。

时值二零一一年冬,中华平氏联谊会在湖北仙桃召开,各地宗亲畅叙亲情,谈论族源,各抒见,达成共识:认祖归宗是我族宗亲之夙愿,宗谱统一是中华平氏联谊的目标之一。河南平姓有着繁荣昌盛的历史。秦汉时期平氏后裔大部分散居于中原大地,世称河内望族,后因战乱灾荒迁居全国各地。我们河南汝州平氏先祖,一世祖当公后裔,自西汉末世居中原大地繁衍至今,已达1900余年,传七十八世。公元1204年四十八世先祖顺公迁至汝州夏店街已有800余春秋。因明时战乱家谱失传,清末以来始见有谱记,但因条件有限,缺憾甚多。值二零一二年春节之际,经族众公议,力办修建坟垸,宗祠修葺,家谱续修三件族事,实现平氏宗谱统一之夙愿,弘扬尊祖敬宗之门风。

在本次修坟修祠续谱活动中,理事会成员捐善资、出义工、为圆满完成坟垸建设,宗祠修葺,家谱续修立下了汗马功劳,工程筹建组,不辞辛苦,起早贪黑,任劳任愿,令人敬仰。各位理事精诚团结,登门入户,宣传发动,精神可嘉。秘书组通宵达旦,查阅资料,精心编撰,尊祖敬宗之诚可贵。宗亲们慷慨解囊力捐重资,爱族之心可敬。他们的功绩将永远载入平氏家史,万古流芳。

爱国家、睦族众、扬家风、正道义、实乃大有意义之为。我们平氏宗亲只有团结一心,互谅互让,扬先贤之德、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才能使我们平氏更加繁荣昌盛。

余受族众重托,肩担汝州平氏理事会长之职,广结天下平氏,互互动,亲历了中华平氏联谊之盛会,目睹了各地宗亲尊祖敬宗之诚,同根同源共聚之情,无憾此生。今坟院修建完工,宗祠焕然一新,新谱印刷发行,实乃平氏之盛事,家族之壮举。这一族事的完成,了却心愿,实现了期盼。同时也一定达到以后人,不负春秋,仰追前贤,共勉前行。在宗谱即将发行之际,吾将一片诚挚之心,书于笔端。是为序。

七十五世裔 平五卿

公元二○一三年元月

 

续修族谱记

盛世修史,族旺修谱。当今中华,国运昌盛,百姓富庶,华夏子孙,宗族联谊,修祠续谱,已成热潮。

史以记国事,谱以叙族脉。宗谱是一家一姓的生存发展史,记载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漫长程。宗者,子孙之根本,子孙者,祖宗之枝叶,祖为本,木本水源,木无水则枯,水无源则竭。君子思其本,水也流其长。君子思其源,根深枝叶茂。自司马迁编撰史记,是中华民族的编年之史,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而谱者 ,悉载了家族之生卒、迁徙、分居、荣升、恩科等之大事,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故而修谱可以“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可以敦亲睦族、扬善惩恶,可以发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家族中有宗谱,家族成员都按字派(辈)命名,虽历经年或远隔千山万水,同一家族成员均能按照家谱论出辈分之高下和分支之亲疏,所以宗谱是家族的“传家史”,姓氏之典章。

吾族明朝时,因战乱、灾荒家谱失传,清朝中,辈次紊乱,同治年间,际华公始序之,立石于祠、复整理其家谱,粗具其梗概,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学古公又考各庙宇之碑文资证充实,使家谱渐趋完备。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之际,使家谱遭到灭顶之灾,吾祖先贤冒着被批斗的危险,偷偷将家谱保留下来。一九八八年,义马同族兆英公等人,至夏店认宗。进杰公,勇担重任,查经阅典,广博引,寻根求据,历时数载,使吾族之渊源更为清晰,重修家谱更为细致而规范。他还研制出周期记世图,以保证其世系万代相循。正是有历代先贤的不懈努力,精心编著,才使吾族代代相传有序,并为此次续谱提供了可靠依据。

欣逢盛世,重修宗谱,光耀先人,启迪后代,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之文明,华夏子孙责无旁贷;传承和弘扬先祖先贤美德,平氏家族义不容辞。中华平裔,宗族联谊,华夏平氏,荆楚相聚,畅叙亲情,追根求源。为不忘根本,尊祖敬宗,和亲睦族,孝思永远,吾汝州平氏理事会,于二○一一年冬月,经族人公议,倡议汝州平氏宗亲,筹资修坟,修祠,续谱,了却汝州平氏先贤多年的夙愿。一纸倡议发出,各位平氏英贤力捐重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尽献尊祖敬宗之诚心。理事会一班人,寻脉络、访亲友,汇众声、集资料,扬家风、正道义、舍小家、顾大家,冒酷暑、顶寒风、筹资金、采信息,执迷于他们挚爱的家族事业中。其忠孝之举,使姻亲中的有识之士,深受感动。特别是韩沛毅、刘留栓、甄奎亮、王二现、王新宽、张建涛、赵俊伟、李富堂、邵更伟、邵留怀、宁红强、刘小涛、鲁志国、王俊杰、邵万振、邵老勇十位知名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在家谱印刷之,平遂民、平广英、平龙太、平修源四位宗亲,虽工作繁忙,但时刻挂念族事,再捐善资,为家族排忧解难。经过全族及亲朋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坟院的修建,祠堂的修葺,家谱的续修三大盛事,昭示着汝州平氏宗族的和谐、繁荣、文明与团结。

此书不仅是平氏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更是平氏家族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

本次续修宗谱,将家谱与宗源的调查作为任,本着尊重史实、传承历史、联谊家族、弘扬美德、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参考了同宗同族提供的资料,并博览群书,考经查典,遍访先贤新秀,对我平氏源渊,名人业绩,文物史料,分支迁居等方面的情况,尽可能做比较准确而详尽阐述,引导后代子孙,在历史的长河中,洞悉宗谱的真谛。我平氏一脉,源于远古轩辕黄帝之后,始姓姬氏。西周时,以周文王姬昌子武王姬发称雄华夏大地,四海升平。有文王少孙叔虞者,受皇兄成王桐叶削珪之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前745年,昭侯封其叔父成师58岁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号桓叔。曲沃桓叔生公子万,封于韩(即韩原,今陕西韩城县)因御敌有功而始封韩姓。万公后三世有韩厥,号献子,晋六卿之一,位重臣,护赵武而不绝赵祀,荫泽子孙十余世。其后赵、魏、韩三国分晋。韩灭郑国立国于新郑,建立战国七雄之一——韩国,韩哀侯少子婼食采平邑,以邑为氏。韩历六侯五王,执政170余年,后被强秦所灭。我平氏子孙为避难徙夏邑,之后当公随祖父又从夏邑迁到陕西平陵;西汉末年晏公受王莽迫害,离家东逃行至河南义马村病故,葬于义马,其子峰公在义马定居;宋朝末年(公元1204年)平氏先祖顺公迁居汝州夏店街,历经八百余春秋,逐渐发展壮大,嗣孙繁衍,人丁兴旺,遍布汝州,成为望族。

遗憾的是明朝时,因战乱、灾荒家谱失传(据先辈口传明朝时,几位先祖一牛车携妻儿下东南逃荒将家谱带走),造成老祖茔(后老坟)一十二代先祖名讳失记,实乃千秋憾事。

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祖宗先辈之恭敬、向往之万一。吾才疏学浅,有负宗族重托。但人生征程漫漫,唯愿吾辈及后人,以忠孝礼仪之心,仁义礼智之举,创光大家门、彪炳史册之业,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此心,日月可鉴。

 

七十五世裔 景森(选民)

于二○一二年冬 谨具

汝州夏店平氏始祖略考

据《通志世族略以邑为氏》记载:韩哀侯少子婼食采平邑,以邑为氏,是谓平婼。韩哀侯之少子婼,实武王子裔孙。故曰:姬姓平,即平姓之根源。婼公乃平姓之始祖。韩国被秦国吞并后,便从河内郡迁至夏邑。

西汉时当祖父以訾百萬,自下邑徙平陵,前四年三月二十八日病故,葬于平陵。

西汉末,帝皇元年晏公受王莽迫害,离家东逃行至河南义马村病故,葬于新安露头沟(今义马头峪沟)东沿,栽黄楝树为记,称黄楝冢,晏公后裔定居义麻村(今义马村)。义马平氏凡立祖均栽黄楝树为标记。当公乃迁义马立祖一世祖。

据考江西修水平氏宗亲家谱,婼公——当公约一十三世

 婼公  周烈王元年封于平邑,慎靓王时卒,

 審公  婼公长子審,生嫡子用

 用公  秦灭韩时迁出平邑

 某公  有为汝南牧者,遂家汝南

十三世 当公  祖父徙平陵,汝州夏店平氏一世祖,公元前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卒,生子三,晏(迁居河南义马)、景(迁居松江)、昱。

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义马四十八代先祖顺公,从义马迁至汝州夏店街定居。顺公乃迁汝州夏店平氏分支鼻祖。卒后葬于夏店村后(今夏南村中间),坟栽黄楝树,名后老坟(也叫黄楝树坟),元朝、明朝时期因战乱、灾荒迁居他乡甚多。大明万历年间,二次立祖建茔于本村西北寨岭,乃夏店平氏发祥之地。公元一九七三年因修建水库,此茔迁徙本村西北赵窑下沟,一脉四支,子孙繁衍。


点赞(1) 打赏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