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寻根问源 认祖归宗
文章
444
评论
365
加入时间
55年前

留言墙

刘衍文-雕虫诗话⑵又如《笑笑录》、《埋忧集》诸书载纪以《诗韵》赠平某娶妻事,考之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一《笑柄平上去入》条,乃李松云戏赠平宽夫侍郎纳新妾事。其他张冠李...

留言墙

《平上去入》平宽夫侍郎官翰林日,新置一妾,同僚贺之。李松云先生以《诗韵含英》一部为贺,平纳之而不解其意,且怪其仪之轻也。明日李来,平诘其故,笑曰:“此非四声韵乎?以尊姓第一字略作一读(音豆),下三字一气连读,则得之矣。”平大惭,先生大笑。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新仓镇三叉河村(原战斗村)平家潭

这段解读文字就是我写的,许多内容缺乏实证,有些是我父亲告诉我的。
芦川是我们新仓镇的旧称。我们父亲回忆说我们家的堂号是:光绪堂。不太清楚渊源。
文中写到的60多户,有些是外姓
刚又算了一下,应该有40多户。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老人户,年轻的一两代都搬到镇上或县城去了,还有一部分通过上学,工作在外地了。比如我们家,只有老父母在家,我和我弟弟均在外地工作,我儿子、侄女更是在上海、北京工作了。


晚清爱情故事(二)-平步青

对的,小说里把人物改动了一下,比如说莫晋其实是更早几辈的族人。莫元遂是苏州同知,我外公的祖父从小住在笔飞弄祖宅,但因为底下几个弟弟想要谋财害命,所以他连夜经下人保护逃到了苏州屿香公(莫元遂)那里,但莫元遂只有三个女儿,就让外公的祖父兼祧,给他捐了官就保个平安。所以外公的爹作为长房长孙,从小就被送到了苏州。十来岁的时候回绍兴,同时屿香公已故,还要服侍名义上的祖母(屿香公的女眷)。包括清末,我外公的三哥哥逢年过节还要去下大路的平府拜年,因为平家给的压岁钱多。[偷笑]

晚清爱情故事(一)-平步青

对的,小说里把人物改动了一下,比如说莫晋其实是更早几辈的族人。莫元遂是苏州同知,我外公的祖父从小住在笔飞弄祖宅,但因为底下几个弟弟想要谋财害命,所以他连夜经下人保护逃到了苏州屿香公(莫元遂)那里,但莫元遂只有三个女儿,就让外公的祖父兼祧,给他捐了官就保个平安。所以外公的爹作为长房长孙,从小就被送到了苏州。十来岁的时候回绍兴,同时屿香公已故,还要服侍名义上的祖母(屿香公的女眷)。包括清末,我外公的三哥哥逢年过节还要去下大路的平府拜年,因为平家给的压岁钱多。[偷笑]

留言墙

平秩,明永乐三年的沔阳州府学正;平琏,平秩之子,明永乐丁酉年乡贡(举人),字宗器,任潼川训导(州教育局副局长),后任余杭教谕(局长);平沂,平琏之子,明景泰庚午年乡贡(举人)字思鲁,延津(河南新乡)训导。明嘉靖年间州有64坊(牌坊),涉及平家的有三坊:平远坊,在州中街北;步蟾(可能为乡试第一)坊,在江北平琏家;继芳坊,在江北为平沂家。

留言墙

老家河南林州(林县),小店,平家新庄。最早据说是山西高平和长治县交界处的一个村子。长平之战后村子被战火毁了,祖上逃难到了壶关,后再逃到林县。林具常旱,爷爷辈又逃回到壶关,后又回林县再后来又逃荒到山西陵川平城。爷爷是来字辈,往下是本、西、泉、盈等等。

卷五-先哲春秋-第二章-平氏历代先哲

平瑞 满州正黄旗人。初官本旗参领,咸丰年间累擢乌鲁木齐都统。回民叛乱,乌城被围,公力守危城,坚持血战三月。食尽城陷,巷战,自刭死。谥忠壮。
------
这个人是满族人,算不算平氏,还得慎重!

卷五-先哲春秋-第二章-平氏历代先哲

平宪:汉朝乌鲁木齐都统。(来源于江西修水家谱)
---
这段肯定有问题,都统一职,晋朝始有。汉代有中郎将平宪,不知是否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