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寻根问源 认祖归宗
文章
441
评论
384
加入时间
55年前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由知县平鄗鼎主修,由李璜主纂,成书八卷付刊。

马武在马武寨的各种作为,因没有文字记载,已无从追寻。可在冷兵器时代,这里的险峻山川,的确曾经是占山为王者的理想之地。《陵川县志》载:“王肇生,山东掖县贡生,崇正初任潞安兵备分巡营南道。时陵川西南界水峪村有回贼久窃据,聚党数千人,劫掠乡村,淫杀狼藉,陡占山险,莫可谁何。肇生履任,即欲剿除,而各属依违讳匿未敢发。乃毅然躬历所部,先遣中军陈承业、指挥张承宠率兵保守陵川县城,自统卫卒乡壮,与河南副使祝万龄,合兵捣其穴。入马武京寨,杀贼首二百级,生擒者三百余。六战焚其巢,所得资财,均给士卒。未几,流贼势合,河北蜂拥蝗集。肇生督战,与贼争险。赋因穷谷而上,遂为流矢所中阵亡。据平鄗鼎祠记。陈承业、张承宠皆死之,邑之王鼎新等为之塑像立祠,祀名宦。

平廷鼎

天池照壁:古人为天池写诗的不少,如宋朝牟孔锡:“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脍。”清康熙年间宜宾知县平廷鼎:“晓来乘露向山塘,风送芙渠十里香。”

平廷鼎

直到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车申田任宜宾知县时,亦认为天池是一个风景名胜之地,列为宜宾八景之一,取名“天池晚照”,并赋有诗,诗前特别加了小序,说:“郡西二十五里有凌波池,一名滇池。四望烟波,渺然无际,池中荷花最盛,产藕,香嫩胜他处。”其诗云:“一片斜阳色,晴波荡画船。相看新涨紫,无数远峰青。鸦背翻风仄,鱼鳞触浪腥。最怜红菡萏,落影满前汀”。

留言墙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宜宾知县平廷鼎游览天池,写诗记游云:“晓来乘露向山塘,风送芙渠十里香。翠盖密擎波自静,碧筒初试舞风长。盘堆瓜李生春雪,影出楼台爱夕阳。槐下枕高眠未足,游人谈笑水云乡。”这首诗的时间是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说明四川经过明末战乱后,天池还有楼台存在,仍不失为风景游览之区。直到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车申田任宜宾知县时,亦认为天池是一个风景名胜之地,列为宜宾八景之一,取名“天池晚照”,并赋有诗,诗前特别加了小序,说:“郡西二十五里有凌波池,一名滇池。四望烟波,渺然无际,池中荷花最盛,产藕,香嫩胜他处。”其诗云:“一片斜阳色,晴波荡画船。相看新涨紫,无数远峰青。鸦背翻风仄,鱼鳞触浪腥。最怜红菡萏,落影满前汀”。

留言墙

天池照壁:古人为天池写诗的不少,如宋朝牟孔锡:“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脍。”清康熙年间宜宾知县平廷鼎:“晓来乘露向山塘,风送芙渠十里香。”

留言墙

书名 《[康熙]四川叙州府志宜宾县》
作者 清 平廷鼎修清樊星伟等纂
版本 清康熙间刻本
卷数 六卷

宜賓縣知縣 平廷鼎,浙江監生康熙二十一年任。


image.png

留言墙

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出身,广州同知,翰林院平圣台题,孝友堪风木雕大牌匾_木牌匾/对联: 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出身,广州同知,翰林院平圣台题,孝友堪风木雕大牌匾【泰兴古玩】【7788书...7788书法收藏

留言墙

挽张之洞联 清 · 平远
已竭救时心,谁可传握火抱冰之志;
频挥感恩泪,我今又浮江泛海而来。

挽张之洞联 清 · 平士履
心持寅畏,学励廉隅,治国本修身,相业于今垂不朽;
经设专科,学开存古,人亡犹政举,儒林从此识归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