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升华平氏传统底蕴
联谊海外,开创旺族辉煌基业
————致中华平氏各位宗亲的一封信
亲爱的各位平氏宗亲,海内外的各位家人,大家好:
在这盛世升平,年登大有之际,有着尊祖敬宗优良传统的平氏宗亲,寻根问祖,不忘初心。中华大地的平氏家人时时刻刻不忘追宗溯源,纂修家乘,蔚然成风。崇尚道德礼仪,弘扬姓氏文化。彰显其家族的团结与和谐,繁荣与昌盛。
黄山谷曰:“世之有氏,为族者,唯有载其所从出,考其所由分”。潜室陈氏曰:“宗法为诸侯之庶子,恐其后流派寝多,姓氏纷错,易致淆乱,则人同知尊祖”。可见滤清姓源,查明根祖,以致人情相亲,人伦不乱。所以,对于中华平氏的姓氏来源,作为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有责任向大家说明。
其一、据北京华夏姓氏研究会,北京姓氏文化咨询推广中心的《通志•二七•以邑为氏》、《姓氏考略》称:平源出韩氏,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史称:平氏、姬姓,韩哀侯少子婼食采平邑,因以邑为氏。又称:源自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平氏,则是“以邑为氏”的韩国公侯之后,当时的韩侯公侯,本为春秋时期握有实权的晋国大夫之一,周威烈王时(公元前425---403)与赵、魏三次开始瓜分晋国,则为诸侯食采于韩,这一支平氏则当时繁衍于现在的河南、山西、陕西、河北一带。
本支平氏的历史名人有春秋战国时期姬文王之后姬武子。司马迁在《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曰:“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韩厥为韩、平、何三姓的共同始祖。韩、平、何三姓家谱历代都有记载。韩厥,晋景公时大司马(元帅)六卿之一,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甲子)助程婴、公孙杵臼藏孤救孤(赵武)之义,挽救了赵氏灭族之灾,赵武改名赵武子,认韩厥为父。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中央电视台把这一历史典故编为电视连续剧《赵氏孤儿案》多次播放。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周威公二十三年(前403)韩厥仍孙韩虔与魏斯,赵籍共灭智氏,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377年哀侯即位,公元前375年韩灭郑,哀侯建韩国迁都河南新郑。公元前371年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引起二人不和,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剑刺韩廆,兼及哀侯。哀侯长子若山即位,称懿侯。少子婼食采山西平陆县(今临汾市西南)于是以邑(原称县为邑)为平姓。
《汉书》记载婼公裔孙(有传十三世孙)平当,字子思,成帝汉平元年(前28年)为给事中,绥和二年(前7年)加封骑都尉,使领河堤,汉哀帝中建平三年(前5年)九月以光禄勋御史大夫。十月晋升为丞相,公元前一年三月二十八日病故,葬陕西平陵。御赐樽酒灵寿杖,封爵关内侯。
当公长子晏,字子婴,又字元佑,汉哀帝(前1年)领机事,晋爵丞相,父子同为丞相的历史上只有韦、平二家。元始二年(公元3年)为尚书令,以长乐少府为司寇,赐爵防乡侯。后受王莽迫害,携家东逃,于公元20年病逝。葬河南弘农郡,彭池艺麻路头沟(今河南义马市义马村)因当地修铁路迁葬香山平氏祖茔。今年遵照总会指示,在当地修建了中华平氏远祖宗祠。平鉴,字明达,燕郡蓟人(今北京市大兴区)齐州刺史,历牧八州,父胜,安州刺史。见《北齐书》第二十六卷,《列卷》第二十八。平恒(412---486)字继叔,燕国蓟人。(今河北)祖视,父儒并仕幕容为通宦,中书博士幽州别驾。后拜著作佐郎迁秘书丞。平安(?----1400)滁州(今安徽淮南)人,小字保儿。父定,从明太祖起兵,官济宁卫指挥佥事,从常遇春下元都,战殁。安初为太祖养子,骁勇善战,建文帝时,拒燕旅战白沟。为北平都指挥使,后府都督佥事,永乐七年(1409)三月,帝巡北京时自杀。见(《明史》卷144)《成祖纪》《革除逸史》今安徽淮南,河南浚县、内黄、徐州、贵州三都等地平氏宗亲都是平安的后裔。
近代颇著声名的有平刚、字少璜,贵阳青岩余庆堡人,生于光绪三年丁丑(1877年)十九岁考取秀才,1905年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革命,后任中华氏民国众议院秘书长,1951年病故,贵州省人民政府已建平刚革命烈士纪念馆。其历代名人,举不胜数,各地谱牒都有记载。
本支平氏郡名为河内郡、河内堂、汝南郡,因先祖当,晏二公发祥于河南,河内,武陟县,砀山,古者河北之地皆谓河内,也有为汝南牧者,所以称“汝南世泽”,又因西汉时有平当、平晏父子丞相,平当为明经博士,平晏以明经任大司徒,因此又称“明经堂”。也有散居各地的平氏,以当地人文典籍,各自命堂号的,如:淮南平氏的“愧餐堂”,江苏丰县平氏为“古丰堂”,浚县内黄平氏为“安乐堂”,江西荥阳平氏为“荥阳堂”等,但大多数地区平氏都是河内堂。
其二,以齐国相晏平仲改为平姓的,晏春林先生在“晏氏源流考”中论述晏氏的起源有三:第一,尧帝的臣晏龙,第二,颛顼帝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第三,炎帝神农氏姜姓后裔,晏婴之父晏弱,但对晏弱祖源各种史书都有不同的记载,晏氏的起源,连他们自己至今还不能确定。有的称晏弱先祖是商代成汤王后裔殷王之孙,右师之子,弱公子婴,谥平仲,婴公子晏圉,次子改平姓,由山东临淄迁徒河南武陟县后分支至江西、南昌、九江、吉安,又由吉安分支湖南邵阳,后又由三支分迁贵州。但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在“晏氏源流”中只提到了唐之晏球,本氏子畜子杜氏,故请复姓王,却只字没提及晏婴后人改平姓。晏婴生于(公元前578---前500年)人,婼公生于公元前370年左右,两者相距近200年,风马牛不相及。作为战国时期颇负盛名的一代历史名人晏婴,其子名讳和世袭源流不但晏氏家谱没有记载,而且历代史书也没任何传闻。
其三:有源出陕西平姓的,相传本支平氏为大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长子定宗简平皇帝贵由后人。帝崩,国内忧外患,三年无君,后人深受迫害。东渡黄河,移居河北邯郸地区,由西迁河南博爱县,至大明洪武年间族人不堪迫害,改姓为平。黄河发水,由西迁山西临汾市,后又入陕西定居,本为蒙古帝国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氏后裔,蒙古族。
其四:日本平氏是由日本天皇在平安时代其中一个所赐下姓氏的皇族,由桓武天皇系称为桓武平氏,仁明天皇系称为仁明平氏,还有文德平氏、光孝平氏。《平氏物语》著有平安时代末期平清盛家族因昌盛一时,又称为伊黎平氏等等,但是日本的命名多以地理生物或官宦命名如:岗村宁茨,三本太郎,龟田大佐等等,又如、俄国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前面是父母名,列宁才是本名,也有本是汉族平氏因迁地为适应当地风俗改为少数民族。可见少数民族及外国人独特的姓氏文化不能和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相提并论。
现有湖北的荆楚,江西的上饶,修水,河南的义马、汝州,汤山,内黄、荥阳、浚县新郑,江苏的徐州丰县,东吕村,重庆的万州,四川的筠连,安徽的淮南,贵州的三都、青岩,广西的滨阳,云南的文山,福建的霞浦,河北的沧州,辽宁的抚顺近二十个省市及地区所收集的家谱和有关历史资料一致认为:平氏源自韩、姬姓,黄帝后裔。我们认为海内外中华平氏宗亲应统为汉族人,又因其肇氏始祖是韩哀侯少子婼。西汉明经丞相平当为一世得姓尊祖。平氏有帝王将相之根,有名门望族之源,天下平氏是一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地区老谱失散,先祖的来源无法考证,往往把只要带有“平”的称为平氏的起源始祖,有的还把晏婴当平氏历史名人叙述,显然盲目崇拜先祖,混淆了平氏血统。我们要认识到在那弱肉强食的年代,一个弱小的支系要生存到现在是极不可能的。即使暂时的幸存,最终也会被历史的漩涡所吞没。还有宋穆公玄孙平氏,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平氏,日本的平氏等等十多位平氏始祖。与我们平氏相比只能说音同而义不同。我们不能轻而易举的把异族和国外没有一点历史依据的平姓人当做平氏始祖来供奉。所以我们特别提请各位平氏宗亲,要以历代平氏家谱为准绳,以历代先祖对平姓源流的论述为主要依据,维护海内外中华平氏纯洁的血统源流。坚决抵制现代所谓的历史学者利用网络微信捕风捉影地编造姓源历史信息。鉴于此,总会决定今年四季度将召开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商讨如下事宜:
1、进一步加强对一些偏僻,信息闭塞的地区平氏家人的联谊走访工作。
2、修改完善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的章程。
3、加速《中华平氏英才传略》的定稿出版工作。
4、加强海内外中华平氏宗亲联宗合族,排列世次,制定中华平氏总谱目录
5、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第三届领导换届候选人名单。
6、研究总会资金来源渠道及相关事宜。
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
二〇一七年九月八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