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

 山东   平书宪




       品茶,品生活。人生浮沉,如一酩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岁月匆匆,白驹过隙。细想前尘的往事,青春的韶华,虽被生活荡涤得毫无色彩,却残香依然。如一酩清茶,经过滚热的水的浇灌,才能散发幽幽的芬芳。

      我独爱品茶。每天清晨或者傍晚,一支笔,一壶茶,让心中的喜怒哀乐化作浅淡的笔墨,书写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些年,亲朋好友们大多知晓我的喜好,总会选择适宜的时间或地点,送上一些绿茶、红茶或者菊花、荞麦之类的茶品,供我品鉴。对于茶,我是不太讲究的,无论红绿、香苦,只要能让水变变颜色,提神润喉,就很知足了。至于喝工夫茶,细品慢饮,那是最向往,也是最难得的时光。妻儿深知我喜爱品茶,总是不时奉上一片爱心。于是,精致的崂山绿、香喷喷的茉莉花茶,皆为茶桌上的常见。每当酒足饭饱之后,泡上一杯茶,阵阵暖意袭来,一种幸福的感觉便在心中洋溢开来。

      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始终惊诧于茶的神奇。从普通百姓到富贵人家,一片叶子,既能够平凡,也能够高贵,这种能屈能伸的品格,真该让人感叹和赞美!从名山峻岭到山坡洼地,一片茶叶成就了一个传奇!我始终敬畏,当一个事物、一个景象,甚或一件物品,能够上升到文化的范畴,必将拥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渊源深厚的底蕴。茶,作为一种文化,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

      关于描写茶的文字,我始终不敢轻易动笔,既是担心自己识短才疏、孤陋寡闻,又怕自己笔拙墨浅,难以深刻。所以,只是泛泛而谈,触及皮毛。茶圣陆羽曾撰文说,茶有《九难》:“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细细思量,当一片茶叶历经九难之后,润喉润心,真可谓来之不易也。

      愁酒闷烟功夫茶。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爱茶之人,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书如香色倦犹爱,茶似苦言终有情。”碧螺壶内香扑面,绿茶盏内味知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不乏对茶的推崇和赞美。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红楼梦》更是将茶文化描绘到极致,令人神往不已。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酒醉英雄汉,茶引博士文。每每搜肠刮肚之时,总会泡上一杯清茶,看那氤氲的雾气在眼前缭绕,连同细细的、淡淡的茶香袭来,笔端仿佛一下子添了许多柔情和豪情,变得文思泉涌、酣畅淋漓起来,茶的牵引,功不可没。

      茶树对生长环境十分讲究,高山峻岭、云雾仙气,浸染了她的灵气和秀气,也成就了茶的不同凡响。故乡鲁西南平原难有这份机遇和荣光,浩荡的沃野,长满了大豆,高粱,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父老乡亲对茶的青睐和向往。记忆中的大碗茶,是用簸萁柳的叶子熬制而成。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村里在夏天收麦子时,林场栽种了不少簸箕柳,有心的人就摘了大把大把的新鲜叶子,用开水熬制后,放些糖精,冷凉后送到田间地头,以解渴消暑。这种土法制作的农家叶子茶,茶汤淡黄中泛起红色,大碗盛来,咕嘟、咕嘟几口喝下,那叫一个爽快!用荞麦晒干、洗净,炒制的苦荞茶,苦中泛甜,令人回味。而大麦炒熟后制成的大麦茶,闻有咖啡的香味儿,品有麦香的醇厚,是黄土地的馈赠佳品。

      记得有一年,听一位亲戚告诉我,将一泡绿茶用纱布包裹好,放在半开的荷花里,待到晚上,荷花便将那包茶叶包裹得严严实实,茶便吸足了荷花的浓郁。第二天黎明取出来,冲水泡饮,满满的荷花的香味儿。在故乡的荷塘里,我试着做了两次,那甜美的回味至今仍在记忆中漾起。至于决明子茶、桑叶茶、蒲公英茶……这许许多多,带有故乡泥土芬芳的乡土茶品,如今已成为众多城里人养生益寿的稀罕之物。

       故乡的黄土地慷慨而又真实。在她宽厚的怀抱里,虽然难以生产令人翘手称道的名牌茶类,那些所谓的乡土茶,也上不得大雅之堂、名室茶社,但它捧出的特有的味道和丰润,却滋润了多少游子的身心和情怀,一旦捧饮起来,就会想起家的味道、故乡的滋味了。

       一天无空座,四时品香茶,这是闲人雅士之乐。故乡的百姓难有这份心智和心境。常常想起前些年故乡集市上的小茶馆,一排开水壶,一炉旺火烧来,一包茶末冲下,三五知己好友相聚,谈时局论光景,直到色浅味淡,仍然孜孜不倦,那是故乡品茶的风景。而现代戏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那精彩的唱段更是令人叫绝:“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把一个茶馆的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品茶是文化,是功夫,也最富有哲理。从茶的淡淡的氤氲中和淡淡的味道里,能够品出人生和生活的滋味来,那才是品茶中的高手……


作者简介

平书宪,山东菏泽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记者、诗人、作家。现任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菏泽市牡丹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政协委员。系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终身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作品散见于国家和省级新闻媒体、文学期刊,先后有200余件作品荣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山东新闻奖、山东省广播电视奖、菏泽新闻奖等奖项。在国内文学期刊、网络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百篇(首);20余件文学作品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并入选多部图书大典。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