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历代先贤文选
一、 唐太宗百字箴
唐太宗乃封建社会最贤明的君王。他文治武功,绝世无双;他统治下的王朝,国力强盛,万国进贡;他治国理政,驭臣治民堪称经典;他在处理家庭关系方面也是楷模,戏剧《三哭殿》就是明证。他留下的《百字箴》很有教育意义,现录之望荥邑堂平氏族人借鉴。
耕夫役役,多无隔宿之粮;蚕妇婆婆,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匙饭百鞭,寸丝千命,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贵可长久矣。
二、平子奇文选
批录
督部堂周大人,名天爵。原评:
利弊清晰,明通博大。
武昌府教授龚老夫子,号洁田,名传圭。评:
合观数篇,考据详明。事几晓畅,笔亦足以达难显之情,竟似古文作家。惜其仅缚一衿,困守乡闾。闻因前言公事,冤遭褫抑。不能上迅苍天,可叹可叹!然为国计民生起见,不畏强御,侃侃而谈。令我县堤工弊政,了如指掌,非其学识有国人耶!若皆缄口不言,是生民休戚壅于上闻,斤斤自守,何补于世?我辈既不能熟悉堤工利弊,又不肯慷慨建言,有愧此君多矣!
陈水利时务策状
为谨敷利弊,敢献刍荛,恳祈全览,采择施行事。自古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当未平之洪水。帝造勋华,挽既倒之狂澜,臣惟皋禹,今水决荆堤,淹没尽楚疆千里,民同鱼鳖灾深。惟监利一隅,告决告冲,纷纷未靖;议修议废,碌碌无谋。生本上庠弃物;举世庸材,前以罪违当路,不附邑绅,后虽患切剥肤,率皆箝口。奈天时益剧,人事转疲,忧患重遭,田庐复没,同室之灾既切,缨冠之救难辞。贾长沙恸哭而上书,情实专于求治;王武子齐衰以御火,势因急于持危。况生遭逢大人拯溺救焚,心惟恐后,兴利除害,政在必施。前总运漕枹鼓,无不宣之令;今临楚省巨川,有必济之功。大德庇民,忧每先形于赤子;小心为国,言无下弃于刍荛。事苟伤乎国体,虽在权势而必惩;计足利乎民生,不以贱愚而见弃。生草野戆愚蠢,罔知忌讳,所呈水利,便宜一切浮浇,时政屡渎,多篇录成一卷,有可饬行者,仰祈宪断;有堪题奏者,上达圣聪。姑怜管测蠡窥,见无高远;深望山藏海纳,补有涓埃。伏乞留中全览,采择施行,生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驳废江堤议
荆州楚南之险要,湖北之藩篱也,江堤之政最重焉。治堤之法,在修筑宜坚,防护宜力。得其人,虽数十年而不见一溃;不得其人,或十年而数溃。考之郡志邑乘,前事可按也。今上下江堤皆溃,其存者亦洗刷去半,估修非二十万金不济数年民土,较(乾)隆(嘉)庆时已浮征百倍。此时正经费有常,派土无出,官民两困,事处万难。则此日之纷纷议废者,亦其情也。而生独以为不然。生闻疏凿之法,莫善于神禹;河渠之兴,莫详于汉志。齐桓有曲防之禁,恶其壅塞害民;战国罪白丹之徒,恶其以邻为壑。秦虽失道,建筑万里之长;汉甫中兴,大开水利之便。晋魏之朝,士大夫喜清净。而民间事宜,即有留心水利者,多视为草野粗才,鄙夷而不屑道。凡汉代兴筑之政,俱不能效法一二,以享其利。杜元凯出而救之,决壅疏塞,不得不为目前燃眉计。而天下之大利,又不久失焉。唐代复修之,水利又兴;宋代恳屯田,其利益普。元代有天下,至未年,官多不习于水利,朝廷又深恶此水害。议开古来穴口,其时故道已多淤塞。其后开决数处,卒无大利。决尽江堤,民地俱弃。而出泽之险,卒资寇盗之巢窝;府库之空,由失农桑之大计。此善处国民者之所以取也。明代大筑荆堤,我朝因其良法。近二百年而政未改,法益加密焉。自古及今,或筑或决,虽各有便宜,然以历代之大势揆之,筑者多,而决者少;筑者享大利,决者不久失大利。失大利者,其法疏;享大利者,其人存也。汉唐宋明享国最久,传多循良;晋元之末,官多残政,则夫衰朝之废典,其不敢拟于圣世之良规也久矣。荆江之堤,七百余里,而监邑居其半。两代添设水利之职,实晋元所未有。所以水利而防水患者至矣。今县主治监三载,始经一灾。其于江襄南北堤工,下流经水之路与蓄水之渚,古今河道有无淤塞,或高或下,宜疏宜筑,治内境外一切情形,未必周悉无遗,乃听其群议沸腾,弃废荆楚之命堤。虽在朝廷不吝以区区一监,与水争咫尺之利;独不思城门失火,池鱼畏其殃乎。监邑无江堤,下流无门户。县主以各子其民之心为心,大人能勿以唇亡齿寒之忧为忧乎!生是以知其势有不能也。且夫民者邦之本,地乃赋之源。苟夫地,何有财;苟无民,何有邑。人土财用之源绝,而天下之势将有不可胜言者矣。况自明迄今,水利之职,几半天下,合五百年而未有所更张。乃一经灾变,欲举江堤而弃之,是举全楚水利职官尽投闲散也,生知大人之所不取也。自五月溃口后,生闻邑人之议,未周悉实情,复以僻壤穷乡,见闻又寡,自逞草野愚痴,言无忌讳,即欲献之县主,又恐不能恕其狂惑,以致未献。今实在忧戚之中,益不敢以亡议僭言,渎冒明威。但事在国计民生,罪或可原。所言未必尽为通达治体之论,虽与邑人之议多不合,而为国民之计无不同也。夫荆堤绵长,犹人一身也;当阳则首也,江陵则肩也,监邑则胸腹也,旁通潜沔,则脉络诸窍也,毛埠则足也。惟今之策,止宜导引脉络,疏通诸窍,无为胸腹之疾则可。若欲举千里之楚疆而尽为渚,逐亿万姓之生灵而化为鱼,其谁然此议乎哉?生知大人之所必不取也。诚惶诚恐,顿首献议。
论李赓廷宜加处置状
生秉性刚褊,势不自量。痛恨李赓廷,朋比为奸,贻害堤政,祸及生民,一误再误,事已彰明,而法竟漏网,既已不晓事体,又不自知退避,无耻极矣。生见李赓廷又在打干采米粮,准备明年土夫,则一邑深遭溃口之大害,赓廷一人独享溃口之大利也。今日官司民非常之灾异,转为赓廷意外之吉祥也。此件重大要工,若再落其掌握则明年堤工,不卜而可知其必溃。生若不知,生不敢言;生既知之,又不敢不言。生若以残喘之余生,欲与群小絜较短长曲直以求其一伸,则是意起于私,而实为明公大人之所弃恶也。生以为姑息容一凶人,以贻亿万人之祸;何如执法除一凶人,以造亿万人之福为愈乎!彼赓廷之为害于监邑也,已非一朝;其贻祸于堤工也,亦非一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朱三工之溃,士民之控者三余人,卒亦无如何者,彼固巧于逃法而诡于藏身也。所以然者,赓廷于一切公事皆蓦名顶替,置身局外,事有不利,犹之行船遭风,彼早登岸,而覆溺之患不焉。前唐主知其奸,黜抑不用,后夤缘邓主,得岳继光之先容,赓廷在上乡,士民畏如虎狼;邓主信用,又为虎狼而付之翼。今复夤缘劳县主故人,皆莫敢撄其负嵎之威。其先告赓廷者,皆罗织鍜练无遗。乡民见其倚势作威,无复敢言,言者无不得祸。窑圻裁革之局,抗法私设,上年荐刘遵和管,今年荐胡玉昆管。此辈皆赓廷之羽翼,此局乃赓廷之房屋,实乃赓廷之钱铺。征收之土费,任意挪移。则赓廷之孙,将来长守此局,得安享无事之利。公事暗地把持,何必出名再作挡风抵浪之身。因又荐其腹心胡光治于邑之总局,彼此照应私局,下乡绅士不得而知。私局现钱不给,领修尽予空券,堤工催急,则不得不支用赓廷盐米货物,虽抬价、短量、小称,亦所不辞。所以上乡领修支用赓迁盐米者,十居八九一网利尽。去今两年,赓廷明不管局,而上乡公事,县主无一委托办理。赓廷知县主任用意坚,每于县主驻工回署,无时无事不加意弥缝张罗,以坚信用之志。本年上乡加派重土,称民乐输,概是假名呈词。即原估堤土,亦止有填补浪坎,并无加高培厚。虽由县主详请实出,赓廷一人私见,总计本年上乡领修土费,不过一万五千余串,所加派实征四万串有零。赓廷亦明知其太浮,难以弥盖,故尔自创新法,采买木板簟席防护,入水即浮,硬性木板又不能受载桩枪以悍湍与硬木相撞,堤面破如切瓜。所买办搪柴,又极细烂,并不堆积沿堤,预备随急应用,限远夫皆到私局搬运,夫以危险在旦夕之堤工,从数十里外搬运烂细之柴料,岂能济此急乎?即能运到埠头,而时势已失,柴已成灰,乡民既若搬运窎远,又无桩枪,所以淡心撒手,此皆赓廷以乡痞狡狯之私智,造作变法害政,不便民情,深为可恨。前五月内,江水满涨,县主驻工下乡,方恃上乡有赓廷可靠,及乡民抢险,望县主临工发给柴枪,竟百无一有。及问赓廷,推委不当管局。赓廷觉得危险已急,势在必溃。此项防费明明不予乡民,殊难辞说,欲倾囊尽与,实难割爱,此重利付之泥沙,聊以虚词应酬,计制阴陷。俟县主临工,而廖六工已溃矣。赓廷见大事已失,有未经开销之土费,留之则成赃款,又畏乡民乘灾窃发,不得不瞒过县主,与胡玉昆、胡光治对弄瓜分,其所得皆不赀。窑圻抵程集之路不过十里,两胡归家,船钱八百文,业已不轻。受载后,勒增至二千八百文。苟非满载而归,船工敢勒此二人之重利耶?更可疑者,堤市本系木料码头,赓廷不于先时就近买办搪枪,乃于五月二十八日就观音寺极远地方买办枪木,此意一则招摇地方耳目,一则使近地人不得查究用钱之多寡耳。溃后,县主传胡玉昆甚急,赓廷使其暂避匿,以顺县主之甚怒,密地使人进城,讨探县主消息,窥县主待胡玉昆之浅深,以为进退之阶。种种诡谲计策,孰有出于赓廷者哉。原其出身卑污苟贱,武断把持,沮善党邪,累贫暴寡,阴蓄险恶,残辱士林,隳裂旧章,害政误工,毁灭先贤,善绩假呈,陷官胁吏,罪多恶极,孰有过于赓廷者哉。乃举贡生监控告之人,已尽究之公事,一切尚邀县主之宠任,状纸充拣,竟忘府宪戒饬之殊恩。屡次溃口,监临又邀荣借榻为馆主。若非因缘幸会,凑合而成,何得姿意妄为,以至于今。查李赓廷道光十二年以前,并无多田,亦无货店。今家资暴发累万,非得私局公赀滚利,声势逼人,残骇乡民,何致富如此之易?生今处忧服患遭江水,亦知攻计奸谗,危身触祸,如以卵累石,势无完理。然此目前国计民生,事难患切,不得不直陈利弊,冀庆安澜。伏惟大人忧国忧民之心,无时无地不在。犀照必穷之奸,狡兔无可藏之窟,故尔敢于冒死攻谗,渎犯明威,伏愿留中尽览情节,处以机密,恳提检赓廷十六年被控饬发荆府案卷,与举人罗庆懋等之案合查对阅,必得实情确据,重加处置,国民幸甚。生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续 禀
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荆州监利县监生平德魁敬禀者。生以谬见条呈水利时务,于本月初九日迎至江陵长湖恭呈图大人舟次,已蒙收览。初十日,大人进荆州府城。生又随候辕门外两日。闻内信,深蒙全览赏识。十二日,大人亲勘万城堤工,本县“父母”带押生回,沿途至县,共讯五次。其待生浅深之心,不敢殚述;但生所呈九条,其实止有利弊两字,非控讼以求伸情者可比。至于生之前被褫鞋跟,前词注明,亦系弹指堤弊见。今自进以来,赏鉴之后,情虽上达,而身犹禁隔,不知大人如何批发施行。生今羁留班房重地,身实无由得见宪天,本县“父母”又有差票到退月日,传生族人,不解何故。方今楚之士民,皆颂大人精明廉俭,下情毕达。故生之弹指堤弊,譬如卞和之玉,虽刖足而犹献。生身孤危,如鱼在网,惶恐无地。而堤工章程未出,监邑士民皆闻抚恤之项。蒙题奏以工代赈,诚为不世之善政。各属灾民,其深感大人之厚德,而布我皇上之殊恩者,亦奚啻望大旱之雨,而仰三冬之日也哉!夫自古非常之变,必有非常之人以治之,乃能为苍生托命。然以圣上之明举,全楚而托之大人,则两湖政事,凡有可兴之利,有可除之弊,在大人举而掯之无难也,而何有于一邑。生处势危,又无党羽,明知言弊太过,有碍“父母”,故亦不敢求其有必伸之理,惟期剔弊,以扶命堤于将来耳。为此托人抱禀,恳提亲讯,甘就斧钺,生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总督部堂周批;仰监利县劳;将监生平德魁火速开释,令其来省,自行投到;并严拿李赓廷等解辕讯究。
三、坦夫公北游诗抄
王柏心点评
小号字为王柏心(子寿)评语。
登岳阳楼
澧兰沅芷艳芳馨,独上危楼俯洞庭。
湘水常潆千古绿,君山不碍一湖青。
九重天外长沙路,七百年来小范亭。
笑问朗吟仙子后,几人沉醉几人醒?
。
登君山湘妃庙
翠竹苍梧露屈盘,湘娥古寺立峰端。
千秋怨水深无极,十二名山此最宽。
青草湖南悲别梦,白波江上送春寒。
至今风雨闻张乐,犹羡云和曲未阑。
登金陵报恩寺塔
塔影冲霄半接天,金绳铜壁倚云悬。
人攀佛顶仙梯上,窗瞰城头辇路前。
万里山河归一览,六朝风景又千年。
凭栏笑问新巢燕,巷口雕梁几度迁。
雪中别杨州
不辞风雪落纷纷,旋别杨州月二分。
河上归舟行渐远,去时歌管那堪闻。
梅花断送清江水,落叶空飞蜀岭云。
谁换烟花好颜色,都穿一幅素罗裙。
兖州颜子陋巷
巷内声名陃未除,千秋留得大贤庐。
比邻惟孟同安宅,当世无人共广居。
伊吕行藏相伯仲,箪瓢岁月老诗书。
谁从屡空窥真乐,仰止宫墙富有余。
比拟确切。
外祖罗有尚知徐闻县事后加知府衔秋夜
御河遇龙衣贡船
画船灯火杂笙箫,闻奉宫衣入上朝。
星斗高悬增采色,文章珍重贡琼瑶。
美藏黻冕思神禹,藻绣山河想帝尧。
拟献丝纶来阙下,新箱龙兖压金貂。
人情
割肉方嫌瘦,临食不喜肥。
人情无定极,所好多从违。
贤者防心术,往往杜其徽。
山川出云雨,时悬不测机。
饮食起讼师,方且在庭闱。
吾情苟有定,何必怨知希。
可作箴铭。
杨花
日暮东风起,杨花絮已成。
偶因人事感,都觉尔身轻。
客路愁难聚,天涯雪易晴。
谁知漂落处,又向小池生。
风沙
漫天沙漠起,转地大风闻。
人面团黄土,车轮碾白云。
洪濛身忽到,混沌气初分。
待看清尘后,山河赤日矄。
雪后登平山堂
快雪新晴独载船,园林深锁夕阳烟。
不嫌清水梅花冷,也饮平山第五泉。
李花
新雨楼边朗玉姿,春宵月下正相思。
刚逢太白吟诗处,一夜东风雪满枝。
过邹县谒孟庙
大患纵横起,何人任此艰。
天生名世士,予以道之闲。
列国宾师宠,群儒异说删。
岩岩千古象,俎豆比东山。
过项羽墓
江东日暮事难成,不葬咸阳死亦轻。
墓草至今无霸气,离离何处听风声。
羽之无成,一语断定。
抵都中闻家乡原口复溃之音
不难渔猎万人财,复买洪荒水一杯。
我辈有能回马首,邑中何事怨狐骀。
毁家也愿纾乡难,援手知非济变才。
未忍为鱼沧海上,望恩奔向九重来。
桃花
绝世天姿本异常,公门姓字早流芳。
身为潘县百年树,心抱仙源一瓣香。
肯着胭脂为面目,况承雨露在宫墙。
生来国色无双士,不但声名压李郎。
过金陵城
鱼鳞连户口,雉堞压江东。
山脉金埋镇,城头石踞雄。
绕流三峡水,怀古六朝风。
莫滞看花路,秦淮客梦中。
晴江
春雨三篙长,江天万里晴。
云高山脚露,风息水心平。
雁渡深无际,渔归唱有声。
孤舟行自稳,落日送长征。
杨州绝句
伤心今古此风流,廿四虹桥客里游。
写尽骚人无限句,花烟两字是杨州。
夜渡师家庄
绿树村边古号师,秋帆晚挂夕阳迟。
寡交深怨生平志,犹与颛孙梦寐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