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译文: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之前,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于九龙山,自号“九龙山人”。对于书法,动辄期望自己达到古书法家的高度。平时不随便做画,只是在游览时,乘酒酣之际,于长廊白壁上,尽情挥毫泼墨。有人要用金币购买他的一小张字画,他便立即拂袖而走,闭门不接待,虽是富豪贵人也不顾及。
在京师,月下闻吹箫声,他便乘兴画出《石竹图》,第二天访到吹箫之人,把这幅画送给他。这是个商人,送他一床羊毛织红地毯,请他再画一幅。绂便把先送的那幅要了回来,当面撕毁,将赠物送还给这个商人。
有天退朝,黔国公沐晟在后面叫他的名字,绂不答理。同僚告诉他,黔国公在叫你,绂说:“不是没听到,想必是来向我要画。”晟赶上来,果然是请他画画。绂只是点头而已。过了几年,晟写信来问,绂才做画。不久,他说:“我的画直接送给黔公不可以。黔公的门客平仲微,是我的朋友,看在友人情面我才给他做画,等到黔公有机会跟平仲微索要就可以了。”其节操之高,超越世俗。
平显次陈东之韵题夏圭溪山清远卷诗:「画家粉墨尤精好,赏鉴谁能察豪杪。良由天质发自然,惨淡经营信挥扫。圭森父子鸣赵季,邱壑胸襟气深杳。墨卷波涛苍海立,笔缩烟云天地小。冥搜远寄作此图,绎思通灵古来少。东南四万八千丈,玉室璇台势倾倒。共归贾客怀故乡,怅望清猿与幽鸟。空悲白发岁年徂,不得痴儿公事了。」神游翠壁揽长萝,梦濯灵溪藉纤草。金庭之魂可些招,应蹑元踪追二老。沧海遗珠
舟过横里怀平松雨先生故居并序。
平显,字仲微,杭州人。洪武中官广西藤县令,谪戍滇南,沐国公英延为西席。故居在北关外之横里,地有仲墅、洛山,水名十二里漾。松雨轩集中有句云:万顷水云横里北,百年丘陇洛山阳。又云:藕花官漾十二里,桑荫邻村数百家。又云:水竹空思仲墅村。至今过之,风景宛然,惜乎先生之不能终老于是也。
出门天宇晴,暖风吹我衣。片帆一何驶,沙燕相随飞。不断故乡山,新绿初生肥。谢村已回首,仲墅望依依。宽漾十二里,中有诗人扉。幽栖如此少,远戍竟尔违。桑阴看浴蚕,草舍闻呼豨。当从田父饮,莫叹季女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