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都县传统村落野记苗寨,一条条弯曲的羊肠小道穿越盘旋在大山、村寨之间,小道上常常遇到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乡村医生,他就是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野记卫生室村医平洪谦。 像往常一样,今天又是平洪谦为高硐村野记六组68岁老人罗洪锦送药上门的日子。每到五六月份当地雨水较多,罗洪锦老人的风湿病遇到天气变化时疼痛难忍,常常依靠平洪谦隔三岔五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只要喊平医生,无论怎么忙他都来到,平医生是我们寨子公认的,服务态度好,工作做到家。”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村民罗洪锦说。 清晨,平洪谦像往常一样带着医药箱,踏上了前往罗成坤老人家的小路。罗老是村里的慢性病患者,平洪谦定期会上门为他检查身体,并送去必需的药物。然而,当平洪谦敲响罗老的家门时,却无人回应,打电话也没有接听,平洪谦的心里涌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急忙叫来了邻居,一起打开门探望。门打开的瞬间,他们发现罗成坤老人已经安静地离世了。平洪谦心中五味杂陈,但他迅速冷静下来,通知了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在这悲伤的时刻,平洪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让他成为了村民们的支柱。 “我们去打工了,平时都是平医生来看我爷爷,来送药我爷爷吃,爷爷过世了,平医生打电话来我们才知道。”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杨啊闹说。 在这个小山村里,平洪谦用他的医者仁心和责任心,为村民们带去了健康和温暖。 平洪谦今年40岁,曾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一次孩子突发疾病,经村医及时救治后转危为安,这使他深刻认识到学医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自学医学知识。2013年,通过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乡村医生培训定点培养后,于2016年成为三都县第一批乡村医生。他坚守初心,驻扎野记寨医疗服务点八年,逐渐赢得了当地苗族群众的信任与尊敬。 “以前没生病的时候,看见平医生他们背药箱上上下下,我没太理解。自从我患上痛风病以来,开始慢慢理解他,心疼他们。”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野记六组村民罗洪锦说。 随着群众健康需求提升,2016年贵州省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加强防病治病能力,全力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在此背景下,平洪谦转变服务模式,从“坐等患者”到“主动上门”,使行动不便的人群也能在家享受医疗服务。 “平医生来照顾我们老人,我们生病了,天气冷出门不方便,他拿着药来到家服务好得很。”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村民杨世英说。 平洪谦用实际行动解决了山区苗寨看病就医难题,也树立了村医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正是有了他们这样的村医敬业的精神,让三都县在2019年全面完成“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建设。 “黄金抢救时间对于突发性疾病至关重要,而村医作为基层医疗的第一响应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县正通过医疗共同体建设,加强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病患在关键时刻能得到及时救治,从而挽救更多生命。”三都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莫秋容说。 不畏条件艰苦,坚持驻守基层一线,为群众解决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等就医难题,做好群众健康守护者。 “尽管村医工作条件较为艰苦,但平医生依然坚守岗位,为村民的健康事业默默奉献。他用自己的医者仁心和责任担当,真正让偏远山区群众健康得到了保障。”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党组织副书记李光超说。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平洪谦一心扎在医疗事业上,家里的农活和家务事基本上都留给了妻子一个人做,不时还要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尽管如此,说到平洪谦的工作,妻子还是非常支持。 “有一次女儿突然之间晕倒了,及时得到村医急救,所以我感觉村医很重要。后来小平有机会去学医,我很支持他村医的工作。”平洪谦的妻子杨丽说。 入村医之路8年来,平洪谦立足岗位、恪守职责、不断进取,扎根偏远山村、走遍野记村266户群众家,为1144名乡亲的健康当好“守门人”,他用一名中共党员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村医一心为民的初心情怀。 “我深知在村里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责任重大,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我热爱的事业,每当看到乡亲们病情好转和康复,就是我最大的鼓舞和骄傲。接下来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在苗寨,做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三都县普安镇高硐村野记卫生室村医平洪谦说。
信息来源:灵绣三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