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渊 教授简介

平渊,浙江大学长聘教授、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浙江省特聘专家,兼任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现任职于浙江大学药学院及良渚实验室。他深耕高分子药物与基因编辑递送领域十余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先后在新加坡科学技术局材料工程研究所和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17 年底加盟浙江大学,聚焦新型药物制剂及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的教学与科研事业。

核心研究方向与技术突破

平渊教授团队的研究核心聚焦于药物递送技术在基因编辑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专注于解决基因编辑临床转化中的精准递送与安全性难题,构建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体系:

光控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团队发明近红外二区(NIR-II)光控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可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热能的递送载体,精准调控 Cas9 基因编辑工具在靶组织的表达时序与空间定位。该技术有效降低基因组水平的脱靶效应与非靶组织毒副作用,还可实现局部热疗与基因编辑的联合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并拓展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入选《Advanced Materials》前封面论文。

巨噬细胞特异性 RNA 编辑平台:针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靶向编辑难题,开发基于聚 β- 氨基酯(PBAE)的巨噬细胞特异性编辑平台(MAGE)。通过筛选 123 种聚合物得到的四臂分支结构 PBAE29 载体,可高效递送 CasRx RNA 编辑工具,精准抑制巨噬细胞表面 SIRPα 和 Sig10 等 "Don't Eat Me" 信号分子,显著提升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该成果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精准策略。

炎症靶向基因编辑前药递送系统:创新性提出炎症靶向功能的基因编辑前药递送技术,通过 "智能识别、靶向攻击、精准治疗" 的设计逻辑,在实现疾病治疗的同时克服组织脱靶问题,大幅提升基因编辑治疗的安全性,被视为撬动千亿级精准医疗市场的潜力技术方向。

学术成果与荣誉

科研产出:迄今为止已在国际 SCI 刊物发表论文 80 余篇,其中近五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Nanotechnology》《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40 余篇,学术成果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

荣誉奖项:凭借在领域内的突出贡献斩获多项重要荣誉,包括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科学家奖章(2023)、《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B》新锐科学家(2021)、药剂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JCR Emerging Leader Award(2019),其团队研究成果还获浙江大学 2020 年度十大学术进展提名。

科研项目与学术影响

项目主持:近五年牵头多项国际、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项目等。其中,主持的 "Pivotal Life Sciences Sponsorship Program" 为 2023 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唯一资助项目,彰显其研究的国际认可度。

学术兼职与交流:担任《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及《自然综述:药物发现》中文版等国内外权威期刊编委。常以学术带头人身份开展交流,曾以《基因编辑递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为题在多所高校举办专题讲座,系统分享载体设计、技术转化及罕见病治疗展望等前沿进展。同时,他积极推动基因编辑研究的伦理规范建设,深入解读中外科研伦理审核体系,强调技术发展中的安全边界把控。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