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纪事 [北宋] 计有功 撰
平曾
曾谒华州李固言,不遇,因吟一绝而去,曰:“老夫三日门前立,珠箔银屏昼不开。诗卷却抛书袋里,正如闲看华山来。”
曾恃才傲物,竟殁于县曹。薛平仆射出镇浙西,主礼稍薄,曾留诗以讽之曰:“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薛大夫。毛发竖时趋剑戟,衣冠俨处拜冰壶。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明日过江风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吴。”薛闻曾出境,遣使追还,縻留数日。又献絷白马诗曰:“白马披鬃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雪中放去空留迹,月下牵来只见鞍。向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控耳边寒。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孙杨子细看。”河东公曰:“若不留绊行轩,即得观其毛骨。”遂以殊礼相待。
唐以府元被绌者九人,曾其一也。曾长庆二年同贾阆仙辈贬,谓之“举场十恶”。曾后谒固于蜀,幕中皆名士,曾轻忽无所畏,遂献雪山赋,李览命推出。不旬日,再献鯸鱼赋曰:“此鱼触物而怒,翻身上波,为乌鸢所获,奈鲂鲤之何!”李览之,遂不至深罪。
太平广记 [宋] 李昉 撰
平曾
唐平曾恃才傲物,多犯讳忌。仆射薛平出镇浙西,投谒,礼遇稍薄,乃留诗以讽曰: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薛大夫。髭发竖时趋剑,衣冠俨处拜冰壶。诚知两轴非珠玉,深三缣恤旅途。今日楚江风正好,不须回首望句吴。薛闻之,遣吏追还,留数日。又献絷白马诗曰:白马披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雪中放出空寻迹,月下牵来只见鞍。向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整耳边寒。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孙阳仔细看。薛睹诗曰:若不留绊行轩,那得观其毛骨。遂殊礼待之。后游蜀,谒少师李固言。时幕客皆名士,曾每与诸客评论言笑,弥日侍于李侧,轻忽无所畏。遂献雪山赋云:雪山虽兹洁白之状,叠障攒风,夏日清寒,而无草木华茂,为人采掇。以李罕作文章,发于专经也。李览赋命推出。不逾旬,贡鱼赋,言:此鱼触物而怒,翻身上波,为鸱鸢所获,柰鲂何?李览赋笑曰:昔赵元叔之狂简,袁彦伯之机捷,无以过焉。然爱其文彩,投者无出于曾,虽有忤,不至深罪。又作潼关赋刺中朝:此关倚太华,黄河虽来往攸同,而叹有异也。出云溪友议。
平曾,唐诗人,穆宗时人。恃才傲物,多犯忌讳。元和中,曾投谒浙西观察使薛苹,礼稍薄,遂赋诗讽之。苹追还,又献《絷白马诗》自傲。以府元被绌者九人,曾其一也。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同贾岛辈贬,尝为人称为“举场十恶”。开成间,往游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固言幕,与幕僚袁不约、来择、郭圆等善,而于李固言则轻忽无所畏,曾赋《雪山赋》。李览,命推出。不旬日,再献《鯸鱼赋》曰:"此鱼触物而怒,翻身上波,为乌鸢所获,奈鲂鲤笑何。"李览之,遂不至深罪。又作《潼关赋》讥刺朝廷,卒以恃才傲物,没于县曹。能诗,今存诗三首。
絷白马诗上薛仆射
平曾〔唐代〕
白马披鬃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
雪中放去空留迹, 月下牵来只见鞍。
向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控耳边寒。
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孙阳仔细看。
留别薛仆射
(薛平仆射出镇浙西主礼稍薄曾留诗讽之)
平曾〔唐代〕
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薛大夫。
毛发竖时趋剑戟, 衣冠俨处拜冰壶。
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
明日过江风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吴。
谒李相不遇
平曾〔唐代〕
老夫三日门前立,珠箔银屏昼不开。
诗卷却抛书袋里,正如闲看华山来。
唐诗纪事 [北宋] 计有功 撰
平曾
曾谒华州李固言,不遇,因吟一绝而去,曰:“老夫三日门前立,珠箔银屏昼不开。诗卷却抛书袋里,正如闲看华山来。”
曾恃才傲物,竟殁于县曹。薛平仆射出镇浙西,主礼稍薄,曾留诗以讽之曰:“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薛大夫。毛发竖时趋剑戟,衣冠俨处拜冰壶。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明日过江风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吴。”薛闻曾出境,遣使追还,縻留数日。又献絷白马诗曰:“白马披鬃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雪中放去空留迹,月下牵来只见鞍。向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控耳边寒。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孙杨子细看。”河东公曰:“若不留绊行轩,即得观其毛骨。”遂以殊礼相待。
唐以府元被绌者九人,曾其一也。曾长庆二年同贾阆仙辈贬,谓之“举场十恶”。曾后谒固于蜀,幕中皆名士,曾轻忽无所畏,遂献雪山赋,李览命推出。不旬日,再献鯸鱼赋曰:“此鱼触物而怒,翻身上波,为乌鸢所获,奈鲂鲤之何!”李览之,遂不至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