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匀东镇有个营盘寨,原名叫“凤凰寨”。因清同治年间,清将张文德统军万余人,来匀围剿民教义军,在阳安建了三十个清军大营,史称“梅花穴营”;又因最大最多的营垒在凤凰寨侧,久而久之,凤凰寨就易名营盘寨了。只不过最初都匀人发音为“营潘”,其实“营潘”就是“营盘”之义。 

  营盘之地,有山川之险,又有清水江水运之利,东进王司可达内外套,北上丹寨可走黎平从江榕江,沿清水江而下入沅江,为水陆要冲之关键,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商贾盘桓逐利之所。该寨有望族平氏,其族之兴衰,为当地历史发展的晴雨表。究读地方史,《平氏谱稿》是一部探索地方史难得的有用之书。

  农学商并举扎根凤凰寨 

  营盘寨,原名凤凰寨,与总地名阳安隔清水江相望,是一个临水向阳的农耕理想之地。据《平氏谱稿》载,阳安营盘平氏始祖名纪,是一个有“修职郎”“职称”的教书先生。配氏不详,育有二子,一子名曰朝杰。朝杰育三子,长名章、次名治、三名安。其中,治为恩进士,安为优贡。至此,平氏在阳安地区,依清水江之利,借寨周边良田和阳安重教之风,扎下了“农、学、商”全面发展的根基。 

  据《都匀县志稿》载,阳安有渡二,一名流东渡,何远猷置,一名阳安渡,平福临置。并有田资修缮。由二姓经理。 

  据营盘人介绍,古渡名已不清,但现有狗场渡和阳安渡这两个渡名是实实在在的。 

  而狗场渡岸,有寨曰“小成”。而《都匀百寨地名赋》有:“营盘有小陈之寨,古来奸盗居处”。《赋》所言“小陈”即今天的“小成寨”。每品《赋》,至此大惑——为何是“奸盗居处”?近日与李涛先生到营盘探“营”,当地人高兴的带我们探狗场渡,告诉我们:过去,狗场渡岸小成寨,为旅店饭馆林立之地,热闹非常。原来“小成”者,实乃“小城”也。由此寨名可见,当年阳安渡商贸十分发达,商贾云集,纤夫攘攘。俗话说,行人上百,形形色色。这难免会有“捡柳子”混迹其间,故有此贬义之言。

  平氏凭陶朱之术资冠乡里 

  阳安二渡就在营盘寨脚,这个商贸发达之地,平氏有何作为呢? 

  平氏不仅代代都有“文曲星”,而经商也十分有道,是富甲一方的大家望族。其中的杰出代表叫平安平安为何许人也?乃置渡者平福临是也。 

  据《平氏谱稿》载,“(平氏)有讳安者,善陶朱术,资冠乡里”。何为“陶朱术”?一直以来,当地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平家过去有个叫平安的人,做生意很成功,富甲一方。但不知平安做何营生,众人误解“陶朱术”为制陶业或经营陶器的买卖。 

  其实,“陶朱术”之典来自“陶朱公”。 

  我国春秋末期有个大政治家、大战略家、大商人,史称范蠡。范蠡为政,决出吴越两国的成败,重要的是,他功成能退,保全了身家性命。为商,三迁不死守一行一地,洞悉占据地利对经商的作用。他认为,陶这个地方是天下交易便利的中心之地,并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的方法,在商业运作中获得巨大成功。他的这种商业思维和经营技巧被后世称作“陶朱术”,也是经商成功的代名词。人们便敬称范蠡为“陶朱公”,被世人尊为中国古代商圣和财神。 

  “陶朱术”如此了得,善“陶朱术”者平安,财富又如何呢?据《平氏谱稿》载,“置良田千余亩”均为旱涝保收之田。为富并非不仁,置阳安渡以便商家走客和寨邻乡亲,置有渡船田数十亩,以资渡船长久运行。于家族教育大计,设助学公田百余亩,以助族中学而有进的贫寒子弟,完成学业等,奠下了营盘平氏,注重教育、乐而好施、重义尚礼的家风。

  《平氏谱稿》中的亲谊 

  《平氏谱稿》是平氏旧谱和家庙毁于清咸同之役之后的新起之作。由于咸同之役之后平氏仅存三四人,又全是老弱,所以对原家谱世系,难以道清说明,就连使用的家族字辈,也不清楚了。现用字辈都是后来重起的。不过,修《平氏谱稿》者,通过对历代祖坟墓碑的考读,还是将平氏至阳安后的世系交代得有条不紊的。 

  该《平氏谱稿》开篇为解江之《平氏宗祠叙》,继之为组织修谱者平和之《序》,其下为周尔谟之《平母何太君传》,再继之为平一邦之婿杨和轩新拟的《平氏字辈》及平氏名人诗(为新家庙用)。余下是家规,以宗支簿作结。 

  而《平氏谱稿》所涉及的亲谊解江、周尔谟和杨和轩等三人,皆当世之名流,能应平和之邀,为《平氏谱稿》作文写序等,可见平氏到了民国又复振为一方名门望族了。据平荣贵讲,小围寨解家,平家先辈有姑妈嫁在解家,故清末贡生、时任贵州省公署总金库主任的解江才会应邀作序,是门当户对的姻亲关系。难怪解江在文中称平和(字贵三)为“贵三昆弟”,称赞营盘平氏自平安之后,又有平一邦、平正邦和平明、平和等贤而有才者,注重族人教育,铸就了平氏尚儒重义、知恩图报、勇于担当的家风。

  平氏英杰及其他 

  据平荣贵讲述,阳安“平孔周何”四姓,为一方大族。因同时入主阳安地区,故过去四姓立有公庙(此庙疑为“土地会”议事之所)。但从都匀阳安孔姓的家谱分析,其他三姓来匀没有平氏早。据《平氏谱稿》描述,平氏来匀先居平堡(今黔南师院处),有数十祖坟在平堡西面的仫佬坟,再迁庆云宫。因原家谱失于清咸同之役,十世以上的祖人名讳,无记矣。至于入黔始祖名、来匀时间及官职等,仅以“明洪武年间一世祖从征黔苗遂家于匀”而一笔带过。而孔姓,是有官职的。但“孔周何”居好一点的阳安,平氏居相对差一点的营盘的因由,值得研究。 

  不过,从匀城垣至阳安,平氏始祖已属于“文化阶层”,至阳安第三代,学、农、商三行并举,为平氏英杰辈出扎下了扎实根基。据《平氏谱稿》载,平氏从第十一世祖平纪起,至十六世,就有修职郎、恩进士、岁进士、贡生、廪生、监生等14人。平大魁、平一邦在清都匀府清代恩岁贡之列。 

  由于尊儒重义和忠君报恩之思想根深蒂固,在咸同之役都匀知府鹿丕宗数征邦水义军之败战中,平氏有数人阵亡。《都匀县志稿》有“平正邦监生,阳安人,攻邦水贼阵亡”,族中平一邦也类似记录,皆入都匀府昭忠祠。不仅如此,平正邦还是营盘乡练之练首。 

  清咸同之役,平氏所居营盘寨,为争战争夺焦点地,其族正置十五世“登”字辈、十六世“邦”字辈和十七世(单名)。其族仅十六世就有19人记录为:死于乱、下堂、不知所踪、无嗣者、因战而没、青殁、死于幼等。十七世单字无字辈,也说明了战争对家族文化延继的损害,是十分深重的。

  破千古之谜的平氏家庙联 

  《平氏谱稿》承修和组织者为平和等,而平一邦之婿杨和轩可能是主笔,至少是主心骨。杨和轩为清末廪生,时为都匀私立敬业两等学校校长。其不仅帮助平氏重排了新的字辈,还亲自为平氏家庙的布置费了不少心思的。如其所作的家庙联就很有意思。其中联曰:秀吉远条扬日本,宴缨支派一阳安。又联曰:河内名流传国内,江南世族偏黔南。这两联讲述了平氏得姓的来历之一,又讲了平氏之后有人在日本很有名声,也讲平氏有世族的尊贵和曾经的居住地。 

  前些年,听说日本有人到中国的湖南、贵州和云南等地寻根问祖,难道“丰臣秀吉”是平氏之后,其联所云真是令人浮想联翩。 

  平氏经商以善陶朱术自许,但其家的生意为何现已不能详了。但营盘人讲,狗场渡对面有个集市,其名就叫“狗场街”。其场主要功能是大宗物资的集散地,如外销的木材、桐油为大宗,而洋布及其制品等为内销的主要产品。平氏的经营项目就应与这些和服务业有关。自从公路和桥架通后,水运式微后,狗场渡及狗场大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完成了其使命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章来源:

http://cnepaper.qnmeitiyun.com/html/2022-05/27/content_52014_14862882.htm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