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景印本弁語

唐王仁昫撰《刊謬補缺切韻》,後世簡稱《王韻》,是隋陸法言《切韻》的增訂本。刊謬者,刊正謬誤;補缺者,增加韻字和增補訓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寫本《王韻》,自宋至清藏於內府。除了敦煌遺書外,今人獲見的傳世唐寫本甚爲稀少,此故宫藏唐寫本《王韻》乃是完帙,尤爲珍貴,堪稱吉光片羽,國之瑰寶。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典籍的傳承與整理,於中訓詁文字音韻自必受到重視。戰國秦漢之際的《爾雅》便是經典詞語訓釋的彙集。兩漢時期,隨着以漢民族爲主體的統一國家的形成,文化進入了高速發展期。識字教育普及的需要、五經博士的設立、今古文經之爭等等,都促使漢語言文字學的研究走向專業化。揚雄、許愼、劉熙等語言學家和他們的不刊之作,开闢了方言學、文字學、詞彙學、語源學等分支領域,作爲字書之祖的許愼《說文解字》對後世影嚮尤爲深遠。公元二世紀上半葉即漢順帝時,反切注音的方法可能已經出現。反切注音使語音的辨識、分析精密化。於是在字書通行之後,出現了彙集並歸納反切注音的韻書,魏李登《聲類》實爲嚆矢。韻書是按韻編排、依韻檢字的字典。在中古時期,韻書與字書相輔而行,合之則雙美。蘇轍《類篇序》對字書與韻書的配合關係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今夫字書之於天下可以爲多矣。然而從其有聲也而待之以《集韻》,天下之字以聲相從者無不得也;從其有形也而待之以《類篇》,天下之字以形相從者無不得也。既以盡之以其聲矣,而又究之以其形,而字書之變曲盡。」(今本《類篇》不載序的作者,魯國堯先生指出蘇轍《欒城集》卷二十五有此序,題曰《類篇叙》,注「范景仁侍讀託譔」。此可證作者爲蘇轍。)南北朝時期,與梁顧野王《玉篇》配合的是陸法言《切韻》。北宋真宗時,先令陳彭年等修《廣韻》,隨之修《大廣益會玉篇》以相配。仁宗時修成《集韻》,因爲「有形存而聲亡者不可以貴得于《集韻》」,(承王繼如先生示知,「貴得于《集韻》」之「貴」字,當依四部叢刊本《欒城集》、《文獻通考·經籍考》之十七、倪濤《六藝之一録》卷二百四十校作“責”字。又倪氏已指出《類篇序》爲「穎濵蘇氏」所作。)從而又詔修《類篇》與之配合,字書之「篇」與韻書之「韻」配套,宋時謂之「篇韻」。(「三代篇韻」之説始見魯國堯先生《盧宗邁切韻法述評》,爲何九盈先生所推許。)漢語、漢字的性質決定了中國文化的韻書、字書的「雙軌制」而又「合二歸一」的特色。

南北朝時期韻書的編撰熱潮又與文學創作新的價值取向密切相關。魏晉之世,文學的價值被提升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曹丕《典論》云:「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與此相應的是注重文學作品的聲律美成爲自覺的要求,力求使文學語言從形式上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的美學效應。釋慧皎《高僧傳·經師論》云:「始有魏陳思王曹植深愛聲律,屬意經音。」《文心雕龍·聲律》云:「故言語者,文章神明樞機,吐納律吕,脣吻而已。(略)凡切韻之動,勢若轉圜;訛音之作,甚于枘方:免乎枘方,則無大過矣。」南朝文士沈約、謝朓、王融、周顒等進一步將聲律美明確爲文學創作的基本要求,於是周顒著《四聲切韻》,沈约著《四聲譜》。在名家的感召下,綺麗唯美成爲社會風尚,韻書自然也就列入文學創作的必備工具書,由此在南北朝形成了顔之推所説的「音韻鋒出」的局面,僅《隋書·經籍志》即記載了這期間出現的十七種韻書。

顔之推《顔氏家訓》云「夫九州之人言語不同,生民已來固常然矣」,陸法言《切韻序》言「江東取韻與河北復殊」,方言歧異若此,更與縱向的語音歷時演變相叠加,給文學創作、欣賞和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情況必須得到全面而有力的梳理,南北士人通用韻書的编製被提到日程上來,這也是隋代政治大一統的時代要求,《切韻》遂應運而生。陸法言,名詞,臨漳人。祖先爲鮮卑族,由步陸孤氏改姓爲陸。其父陸爽在北齊擔任中書侍郎,入隋任太子洗馬。隋文帝開皇初年陸爽的同僚,一羣音韻學家、人文學者、詩人共八位在長安陸家論韻,「捃選精切,除削疏緩」,作爲子侄輩的陸法言當時「燭下握筆,略記綱紀」。經過十幾年跌宕起伏的人生,陸法言因父禍獲罪罷官,屏居山野,阻絕交遊,遂以當年諸賢論韻時記録的「綱紀」爲基礎,「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作參考資料,撰定爲「時俗共重,以爲典規」的《切韻》。這一年是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六〇一)。《切韻》全書五卷,平聲分上下兩卷,上、去、入三聲各爲一卷。平聲五十四韻,上聲五十一韻,去聲五十六韻,入聲三十二韻,共計一百九十三韻,周祖謨先生認爲《切韻》的「語音系統是就金陵、鄴下的雅言,參酌行用的讀書音而定的」。(《問學集》第四四五頁)《切韻》是漢語音韻學的經典,唐、宋韻書幾乎都是它的支裔,數以十計的增訂本統稱爲《切韻》系韻書。據《封氏聞見記》記載,《切韻》共收録一萬二千一百五十八字。惜乎陸法言原本已佚,敦煌遺書中最接近《切韻》原貌的早期寫本殘卷,收字少,常用字大都没有訓解,類似於同音字彙。韻紐首字先出訓解,後列反切、又音及此紐所收單字數。遺憾的是,這些寫本殘缺甚多,首尾尤甚。

科舉是唐代遴選人才的重要制度,詩賦是科舉考試的关鍵內容,詩賦必須押韻,押韻需要標準,唐代賦予《切韻》爲詩賦創作服務的任務。《封氏聞見記》云「隋朝陸法言與顔、魏諸公定南北音,撰爲《切韻》,以爲文楷式」,可見《切韻》至唐時成了官方認可的標準韻書,而南北朝諸家韻書因之逐漸佚失。儘管唐代語音比南北朝又有所改變,可是上層讀書士人仍然以《切韻》作爲讀音的依據。《玉海》卷一一五「唐明經舉、明經著令」條載:「〔開元〕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詔,今之明經、進士,則古之孝廉、秀才。近進士以聲韻爲學,多昧古今;明經以帖誦爲功,罕窮旨趣。」此亦可窺見應試者對讀音的重視,以至「進士以聲韻爲學」成爲一時風氣,大規模傳寫《切韻》成爲社會的廣泛需求,「家家競寫,人人習傳」,應當是有唐一代傳寫韻書的真實情況。傳寫必然使文本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人爲的增删、訛誤自不可避免。此外,考生希望《切韻》內容能更加豐富以備查檢,於是《切韻》出現了衆多的增訂本,僅藤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著録的不同撰人的「《切韻》五卷」就達十六種之多。其中著名的有唐高宗儀鳳二年(公元六七七)長孫訥言爲《切韻》作箋,中宗神龍二年(公元七〇六)王仁昫爲《切韻》刊謬補缺,玄宗天寶十年(公元七五一)孫愐作《唐韻》,凡此均使陸法言書有了或多或少的改變,甚至面目一新。新編既出,舊韻式微。至宋代雕板印書蔚然成風,唐五代寫本日漸凋零。如李清照在喪亂流離之際只留下「寫本李、杜、韓、柳集」和「南唐寫本書數篋」相隨,《宣和書譜》云「彩鸞以書《唐韻》名于時,至今斷紙餘墨人傳寶之」,可知唐五代寫本在北宋末年已是罕見的寶物了。因此故宫博物院藏唐寫本《王韻》歷經千餘年仍存,且爲全帙,其珍稀程度自然是更勝一籌。

音韻學的基礎是今音學(「今音」近人稱作「中古音」)。今音學的開山著作是陳澧《切韻考》,陳澧並未見到陸法言《切韻》,他所據的資料係《廣韻》。二十世紀初,法國人伯希和來華,出示敦煌韻書殘卷的照片,中國學者始見《廣韻》之前的某些韻書的真面目,王國維、劉復、姜亮夫、潘重規等學者都致力於敦煌韻書的研究,於中王仁昫《刊谬補缺切韻》即《王一》尤受重視。一九四七年,故宫博物院公布宋跋本《王韻》,中國學者唐蘭、魏建功、周祖謨、李榮、龍宇純、邵榮芬等紛起研究,皆有重要論著。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发見之學問》云:「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于新发見。」敦煌本與宋跋本《王韻》的發現與研究,使得學界獲知比《廣韻》更接近《切韻》的韻書,這極大地推進了今音學。而宋跋本《王韻》是全帙,學術價值自然更大。

在漢語韻書史上《王韻》上承《切韻》,下啓《廣韻》。《王韻》刊正《切韻》的錯謬之處,據唐蘭先生統計共有十二處,文繁不録,詳見本册影印件的跋尾。關於補缺,《王韻》除了在《切韻》的基礎上增加兩韻,還添補了一些小韻,寫在《切韻》原小韻的後面。據蔡夢麒等統計,《切韻》大約有小韻三千四百個,《王韻》當有小韻三千六百四十四個。有的小韻還增加了同音字,也寫在每個小韻原收單字的後面。《王韻》共録韻字一萬七千零五十九個,比《切韻》約增加了六千多個。《切韻》以注音爲主要目的,訓釋則簡略,《王韻》在正字形、加訓釋方面下了很多工夫。現代學者依據《王韻》,利用數據庫的排比統計手段,把從《王韻》到《廣韻》之間的韻書逐韻逐字比對,取得了很多開創性的成果,充分顯示了《王韻》上推古音、下證今音的樞紐作用,把《切韻》系韻書的研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讀者可參閲熊桂芬《從切韻到廣韻》。

《王韻》在《唐五代韻書集存》裏單列爲一類,現存三種寫本。兩種殘卷零葉出自敦煌,藏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編號 Pelliot chinois 2129的殘葉僅存王仁昫序;編號 Pelliotchinois 2011的殘卷兩面抄寫,存四十二面,學界稱作敦煌本《王韻》,又簡稱《王一》。第三種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寫本,此本爲流傳至今惟一完整無缺的唐寫本韻書。因有宋濂跋語,故稱宋跋本《王韻》,又簡稱《王三》或《全王》。凡二十四葉,以兩紙合爲一葉。除首葉外,均兩面書寫。共四十七面,每面有朱絲欄。前八葉每面三十五行,自第九葉《耕》韻起每面三十六行。近脊處多有粘損,推測原書當爲册子裝,至宋始改爲龍鱗裝。每葉相去約一釐米,錯叠鱗比,裝爲一卷。卷首有王仁昫自序和陸法言序,序文首行題「《刊謬補缺切韻序》」,下注云「刊謬者,謂正訛謬;補缺者,謂加字及訓」。其下又記全書總字數,共爲六萬三百七十六字,下雙行小注「舊三万三千九百二十二言,新二万六千四百五十三言」,按,新舊字數相加差一字。次行題「朝議郎行衢州信安縣尉王仁昫字德温新撰定」。全書「顯」字缺末筆,其他唐帝名號皆不嚴格避諱。韻目數字和每紐字數用朱筆寫,其餘墨書。全書分爲一百九十五韻,韻次同於《切韻》,但增多了與平聲《嚴》韻相承的上去兩韻。反切大都依據《切韻》,而重點在於增字加訓。每紐第一字下先出反切,次出訓解,最後注一紐收字總數;異體或又音一般列在訓解之後。先出反切便於按音檢字,對讀者來説更爲便捷。宋跋本《王韻》總體框架保持了《切韻》原貌,首尾俱完,非其他斷簡零篇可比。

在此,我们認爲有必要爲一位《王韻》功臣補充必要的史料,以表彰之。據《王韻》自序,王仁昫作書之緣由,是因爲時任江東道巡察黜陟大使侍御史平嗣先讀了他「退食餘閑」所撰的《字樣》等書後,非常欣賞,建議他作《刊謬補缺切韻》,以補陸法言書「苦字少、闕字義」之不足。這樣,平嗣先這個歷史上不甚有名的人物,因爲大有功於《王韻》而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周祖謨先生指出,《魏書》有平恒字繼叔,燕國薊人,《北齊書》有平鑒字明達,燕郡薊人。王仁昫説平嗣先是「燕國鼎族」,可知一定也是薊縣人。因官於京師,所以説「京兆冠蓋」。現對平嗣先的生平仕履補充如下。郁賢皓先生《唐刺史考全編》河北道冀州收録「平嗣先(平嗣光)」,繫於開元二年(公元七一四)。郁書引《册府元龜》卷一五二:「先天三年正月(略)冀州刺史平嗣先久闕温凊之禮,并解見任。」郁書指出先天無三年,疑即開元二年。又引《全唐文》卷七五〇杜牧《李玕貶撫州司馬制》:「昔開元致理之初,冀州刺史平嗣光闕温凊之禮,遂奪其官,放歸田里。」同書劍南道蜀州又收録平嗣先,繫於開元十二年至十三年(公元七二四至七二五),引《金石苑》卷二《唐玄宗賜青成山張敬忠敕》注云:「開元十二年歳次甲子閏拾貳月十一日下,十三年正月一日至益州,二日至蜀州,專撿挍移寺官節度使判官彭州司倉參軍楊璹、蜀州刺史平嗣先、青城縣令沈(從簡)。」《金石續編》卷七《青城山常道觀敕并陰》、《蜀中名勝記》並同。《金石補正》卷五三誤作「牟嗣元」。今按,郁書所引《册府元龜》係據宋、明刻本,「先天三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開元三年」,與《樊川文集》「開元致理之初」正合。Pelliot chinois 2129和項跋本《王韻》皆作「平嗣先」,可證《樊川文集》「平嗣光」與《金石補正》的「牟嗣元」一樣,均係訛文。又,《唐玄宗賜青成山張敬忠敕》見於更早的明曹學佺《蜀中廣記》卷六,文字與《金石苑》略有出入。綜合上述史料,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平嗣先的生平。世爲薊縣人,曾在京師做官。中宗神龍二年任江東道巡察黜陟大使侍御史,建議王仁昫作《刊謬補缺切韻》。玄宗開元三年在冀州刺史任上,因事亲不孝,遭彈劾免職。後又起用,玄宗開元十三年官至蜀州刺史。音韻學史上的《王韻》序文反之又可補苴《唐刺史考全编》「平嗣先」的條目,起到了證史的作用。

學術界對宋跋本《王韻》,從語言學、辭典學、書籍史、書法史等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成果卓著。關於語言學研究的價值,周祖謨先生《唐五代韻書集存》序言有非常全面的論述,讀者可以自行參考。宋跋本《王韻》的獨特價值,还在於可由此探求《切韻》原本甚至更早的南北朝時期韻書的面貌。上聲《广》韻、去聲《嚴》韻下均注「陸無此韻目,失」,由此可知陸法言《切韻》原本只有一百九十三韻。韻目下又注明了《切韻》之前吕靜、陽休之、夏侯詠、杜臺卿、李概的分韻情形,可據此大致瞭解六朝韻書的分韻情況,考察《切韻》與五家韻書的關係。誠如唐蘭先生所言:「王書之最可貴者,實在韻目。(略)若由此目所注,上迹六朝,追考秦漢,則古音嬗變不難明也。」

從《切韻》、《王韻》到《廣韻》,儘管其間相距四百年,但其音系一脉相承,僅存在一些較小的差異。有的差異反映出語音演變的痕迹,比如全濁聲母的清化,是漢語語音史上的一項重要的音變,在宋代已經基本完成。通過比較《王韻》和《廣韻》的反切異同,可以發現《王韻》記録了全濁聲母清化正處於進行狀態。蔡夢麒等列出了二十六例表現在發音方法清濁上的反切差異,其中「褿僵酲緧緰鼟鱄汫彗畼柫檗」等十七例在《王韻》中存在着同一發音部位的清濁異讀,這些異讀恰恰表現出音變發生過程中新舊讀音並存的現象。

比較宋跋本《王韻》和敦煌本《王韻》,哪個更接近《王韻》原本?答案是敦煌本。魏建功先生通過對這兩個版本的韻字的比勘,認爲宋跋本是依據原本系統晚出的抄本,其形成過程應該是先據一個較早的本子抄寫,抄寫以後再加注各小韻的字數,字數的記注像是另一個人的工作,因此出現了種種記注數字與實際字數不相符合的情況。魏先生又指出,宋跋本裏唐朝的避諱字極其雜亂,中宗以下的睿宗名「旦」,敦煌本是嚴格避諱的,宋跋本卻比較隨意。唐蘭與周祖謨先生考證的是《王韻》的著作年代,此爲治音韻學者所熟知,而魏建功先生指出的是《王韻》的抄寫年代,一般人注意不及此,故特爲表而出之。

唐五代韻書中以《王韻》所載異體和俗體最多,對我們從事語文辭書編纂和古籍整理,非常有參考價值。張涌泉先生《敦煌俗字研究》(第二版)歸納出王仁昫載列異體使用的八種表述方式,最值得注意的是「通俗作某」、「俗作某」等字形訛變形成的俗字。這類俗體字往往和「非」、「失」等評判字眼聯繫在一起,这是以正字學爲出發點;但從古籍抄刻的傳承看,習非成是的力量卻不容忽視。《王韻》《晧》韻「嫂,正作,俗作」,《三國志·高貴鄉公紀》裴松之注引蔡邕《明堂論》云:「叟,長老之稱,字與『更』相似,書者遂以爲『更』。『嫂』字『女』旁『叟』,今亦以爲『更』。」蔡邕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已經見到有人把「嫂」寫作「」。可知到《王韻》成書時,「」的寫法至少通行了五百多年。與《王韻》差不多同時的顔元孫《干祿字書》以「」爲正、「嫂」爲通、「」爲俗。《干祿字書·序》云:「俗者,例皆淺近,唯籍帳文案券契藥方,非涉雅言,用亦無爽,儻能改革,善不可加。」《王韻》以「嫂」爲標目字,是取其通。因爲不合六書,「」通行時間再久,也只能止步於「俗」。《漢語大字典》「」字以《集韻》爲據,引證《後漢書·西羌傳》「父没則妻後母,兄亡則納釐」,儘管北宋本《後汉书》亦作「」,但書證仍略偏晚。

需要指出的是,後人認爲不登大雅之堂的俗體字,在《王韻》中卻同樣作爲標目字使用,更顯示出王仁昫的務實精神。大徐本《説文解字》「刅,傷也。創,或从刀、倉聲。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瘡」,非是也。』」徐鍇《説文解字繫傳》指出「創」是「刀創」的正字。在宋初文字學家認爲「非是」的俗體,卻在兩百多年前的《王韻》中與正體字同樣有一席之地:「瘡,楚良反,古作創。」《干祿字書》「瘡創,上通下正」,可以旁證出《王韻》確實反映了唐代社會實際用字的情形。徐鉉的正字觀點在宋初不是個案,大中祥符元年(公元一〇〇八)敕修的《廣韻》以正體「創」爲主字頭,另注「今作瘡」,其下又收「瘡」,注「上同」,體現出《廣韻》在注重實際用字的同時,仍然尊重傳統的正字觀。寶元二年(公元一〇三九)成書的《集韻》纔正式给予「瘡」正體的身份。

《王韻》中被界定爲「非」、「失」、「謬」的俗體,對辭書編纂、古籍整理同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國家圖書館藏南宋紹興本《三國志》,「休」多作「」。《漢語大字典》據《康熙字典》定爲「休」的訛字。清吴任臣《字彙補》云:「,和煦也。見《玉篇》。」《康熙字典·備考》認爲「和煦係休字義,从木,不从术。《玉篇》無此字,《字彙補》誤引」。《漢語大詞典》不收此字形;《中華字海》作「同『休』。字見魏《蘇屯墓誌》」;陳新雄先生在《異體字字典》中研訂爲音虚吕切、訓「氣以温之」的「休」的異體字。以上考證都没能解決這一字形和作「休息」義的「休」是否有異體關係,宋人刻書用此字形究竟是誤刻還是淵源有據?我們通過研讀《王韻》,問題迎刃而解。宋跋本《王韻》《尤》韻:「休,許尤反,正。俗作加點作烋,謬。」《幽》韻:「休,許彪反,美。加火失。」敦煌本《王韻》:「休,許尤反,止。俗作加點作休,謬。」三條釋文互校,可知兩本皆有訛字。校正過的文本應作「休,許尤反,正。俗作加點作,謬」。所謂「加點」,是在「休」的側邊加上一點。音「許彪反」的「休」寫成「烋」叫作「加火」,與「加點」是兩回事。張參《五經文字》描述字形也用「加點」這個術語,如「休,象人息木陰。加點者,非」,再如「沃,烏督反。從夭。或加點,訛」,宋版書中加點的「沃」也是常見字形。《敦煌俗字研究》指出,「休」的加點的異體在《鉅宋廣韻》中作標目字使用。檢《大宋廣韻》、《集韻》、《禮部韻略》,皆不載此異體,可見官頒韻書之嚴謹。對於古籍整理和辭書編纂來説,《王韻》辨析的「休」字「加點」的寫法,今天看成訛字或者異體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休」在唐代曾經使用過这種字形。日本藏初唐時期的《古文尚書》、《毛詩傳》和相當於中唐時期的《翰苑》抄本,「休」字共出現八次,七次加點,可見這一寫法的流行程度。據此,紹興本《三國志》中保留的加點的「休」,就有理由讓我們推斷校刻者所據底本當爲唐寫本《三國志》,早期宋刻本保留的抄本時代的痕迹,對我們校勘古籍大有參考意義。清阮元校勘《左傳》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以宋本、明翻岳本「休」字加點爲非。我們通過研讀《王韻》,就明白宋本、明翻岳本恰恰保存了唐寫本《左傳》的用字特徵,那「非」的判斷自然就要重新考量了。


(影印内页局部) 

宋跋本《王韻》舊傳爲唐人吳彩鸞所書,但無確據可考。魏建功先生從卷中某些字的寫法,判斷抄寫的時代較晚,甚至可能晚於唐代。魏先生的這一假説,可能需要通过對大量的傳世唐寫本古籍字形作窮盡式的排比,纔能得到證明。《宣和書譜》卷五載唐太和中女仙吳彩鸞以小楷書《唐韻》一部,售五千錢,世多得之。太和(公元八二七至八三五)是唐文宗年號,上距《王韻》、《唐韻》行世已有百年之久,《宣和書譜》所云《唐韻》究竟確指何書,很難查證。有趣的是,抄《唐韻》爲業的吳彩鸞在唐代後期聲名卓著,甚至有書手以「鸞」自名。《宣和書譜》卷四云:「詹鸞,不知何許人也。作楷字小者至蠅頭許,位置寛綽有大字法。書《唐韻》極有功,近類神仙吳彩鸞。慕彩鸞,故名焉。」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編定的《石渠寶笈初編》著録內府藏「唐吳彩鸞書《唐韻》一卷」,標爲「上等宙一」,即今之故宫庋藏本。這些目録書顯然是把宋跋本《王韻》作爲書法作品來看待的。宋跋本《王韻》確實值得在書法史上大書一筆,《宣和書譜》云「《唐韻》字畫雖小而寛綽有餘,全不類世人筆,當於仙品中别有一種風氣」。在現存的三種《王韻》寫本中,宋跋本展示的唐代民間書法水準無疑是最高的,結字、用筆中規中矩,合乎法度。尤其是墨書、朱書交替使用,爲我們提供了古代寫本書籍寶貴的實物資料。

一九四七年,故宫博物院購回宋跋本《王韻》並原大影印出版,院長馬衡題簽「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卷首有説明云:「卷共二十四幅,各高二五·五公分,長四七·八公分,每幅相去約一公分,錯叠鄰比,裝成一卷。」原書每幅太長,影印時分成兩面,連同底紙上的璽印共印成九十六面。漫漶之處,另附唐蘭先生摹本。卷末又有唐先生跋語,开篇簡略記述了故宫博物院收購、景印宋跋本《王韻》之緣起,以于省吾、马衡、袁同禮三位先生出力最多。影印本爲宣紙八開單色印刷,綫裝一册,末幅版權頁記録云:「國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出版,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十日初版。一至二百本彩華印刷局承印。」這爲數不多的二百册初印本即使在當年也非常珍貴,今天就更加稀見了。當年影印本甫一問世,立即作爲新材料得到學界重視,李榮先生一九四八年據此重寫《切韻音系》單字音表,並作了必要的校勘;魏建功先生一九四九年寫成《故宫完整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續論之甲》,而在此之前,魏先生已經有了一篇初論來討論這本新發現的韻書。董同龢先生於一九四八年、一九五二年先後寫成《全本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的反切下字》和《全本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的反切上字》,對《王韻》的反切用字情況進行了梳理。

一九六四年,臺北廣文書局據此縮印爲十六開本,題「唐王仁昫撰,吳彩鸞書」。一九六八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龍宇純《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附宋跋本《王韻》摹本。一九八三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周祖謨先生《唐五代韻書集存》,以影印本爲底本,十六開縮印,略去原書出版説明和唐先生跋語,並貼注「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九九四年,臺北學生書局用周先生所存照片原件製版,重新出版《唐五代韻書集存》。二〇〇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二五〇册收入十六開縮印本,題「《刊謬補缺切韻》五卷」。除摹本之外,縮印本清晰程度都不够理想。然摹寫亦未免錯訛,如《鍾》韻「容」小韻第四字「庸」,摹本即誤爲「傭」。

二〇〇一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晉唐五代書法》,其中「吳彩鸞楷書《刊謬補缺切韻》」即宋跋本《王韻》,影印説明云:「唐。紙本,楷書。葉縱二十六點一釐米,橫四十七點三釐米不等。清宫舊藏。(略)清代原藏御書房,後溥儀以此卷賞溥傑,故散佚在外。一九四七年故宫博物院購回。」該書共收入彩色圖版二十八幅。第一幅展示原書龍鱗裝的外觀。第二幅爲原書首葉局部原大圖,其縱向尺寸與説明吻合,但與一九四七年影印本記載的「高二五·五公分」有出入,未知孰是。其後第三至二十六幅圖版依次展示原書每葉的正面,其中十七幅縮印比例爲原大的百分之二十七,七幅爲原大的百分之六十四。第二十七幅圖版爲龍鱗裝底紙上的璽印,最後一幅選取原書首葉右下約九分之二强作局部放大。彩印本對無緣觀賞原件的研究者有参考價值,可惜由於僅展示原書每葉正面,且圖版比例偏小,以及個別圖版次序顛倒,因此只能作爲藝術欣賞,不能滿足研究者的要求。

二〇〇九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網站對宋跋本《王韻》做了簡介:「《刊謬補缺切韻》,五卷,唐吳彩鸞寫本,韻書,唐王仁煦撰,長孫訥言注,裴務齊正字。素箋厚紙本,龍鱗裝。凡二十四頁,首頁單面書,餘皆兩面書,共四十七面,每面三十五行,自第九頁『耕』起爲三十六行,每行字數不等。朱欄,縱二十五點五釐米,橫四十七點八釐米。」按,「長孫訥言注,裴務齊正字」指的是項跋本《王韻》,該本不僅韻次、收字多寡以及字的訓释等大異於敦煌本和宋跋本《王韻》,而且反映語音的內容差別更大。網站説明誤將兩種《王韻》混淆,而宋跋本《王韻》的縱橫尺寸又據一九四七年初次影印本的出版説明,而與二〇〇一年《晉唐五代書法》所載數據有所出入。

此次影印所据故宫博物院《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初印本,爲安徽大學楊軍所珍藏,該書首頁鈐「胡迺廉印」藏書章。胡迺廉(一九二三至一九九七),字衍孫,後用名李曄,安徽涇縣人。早歲求學北京,多得名師指點,此初印本即爲唐蘭先生所贈。上世紀七十年代,胡先生執教貴州大學,在古典文學、漢語言文字學、古文獻學、歷史地理與中西交通史諸學科造詣頗深。楊軍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問學十有五載,一九九五年治《韻鏡》,先生即以此珍本相賜,同時獲贈者尚有《十韻彙編》、王國維抄敦煌本《切韻》三種、唐蘭抄《切韻》及《敦煌掇瑣》等。今重印此本,並附録周祖謨先生《王仁昫切韻著作年代釋疑》、楊軍《中古韻書韻圖的音節》以供讀者參考。學術一脉,薪火相傳,藉此機缘,我們也向七十年前促成宋跋本《王韻》影印出版的諸多前輩學者致敬,他們以學術爲天下之公器的精神,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們奉行不渝的準則。

此弁語承諸位師友賜教,謹致谢忱。

二〇一七年晚秋吳葆勤、楊軍屬稿於金陵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