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记述了清明扫墓的食事,说,他家是墓前供十大碗菜,八荤两素,所谓「十碗头」。并引绍兴平步青作《平氏祭簿》说,上坟要用三牲鹅、鱼、肉,且是熏鹅,不知是什么道理。直到晚年,他还回忆儿时扫墓,就地泊舟会饮的情景,吟诗说:「烧鹅吃过闲无事,绕遍坟头数百狮」
平景孙手书祭簿一册,三十一年四月从杭州书贾得来。五月廿三日重订讫记。知堂。
《激祭值年祭簿》,为一册朱丝栏稿本,版心下题“安越堂”。安越堂为平步青之堂号。本书是平步青手定稿本。书中详细记录了山阴平氏一族的祭规,包括除夕、元旦、元宵、清明、孟冬送寒衣的祭祀成规,以及诞讳祭祀成规和祝文成式等。从其中《值年房逐年交代清帐》一文可知,此祭簿从同治十一年( 1872 )起,记至光绪十六年( 1890)。题记下钤“作人”印,卷末钤“周作人印”蓝印。平步青,字景荪,号栋山,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周作人在民国癸未年( 1943 )撰写《两种祭规》,称:“案头放着两部书,草草一看似乎是很无聊的东西,但是我却觉得很有意思,翻阅了几回之后,决心来写一篇小文,作为介绍。”
文中着重介绍了这部《澈祭值年祭簿》:“山阴平氏的《澱祭值年祭簿》,约在光绪十六年,为平步青所订定,手写稿本。”并肯定其价值和意义:“祭规本来只是宗祠或房派的祭祀规则,想来多是呆板单调的,没有什么可看,但是祭祀是民俗之一重要部分,这祭规正也是其中的-种重要资料,况且汪平二氏都是绍兴大家,又经过两位名人的手定,其文献上的价值自然更是确实无疑的了。”周作人是中国现代反封建意识较强的文人,但他对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一切民俗资料,则是非常珍重的。尤其是记录乡土风俗的资料,他更不愿吝惜自己的称赏。
由于同乡的缘故,周作人还着意收藏了平步青的多部著作,如《樵隐昔呓》、《越吟残草》、《安越堂文集》、《葛园丛书》、《读经拾沈》、《读史拾沈》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