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语避讳代称

※向熹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存在一种汉语避讳的礼制,就是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帝王或父母尊长的名字,必须换成别的说法或写成别的字。如果犯讳,特别是犯了皇帝的讳,就会招致严重后果。这种避讳礼制大约起源于周代,经汉魏六朝至唐宋而达到高峰,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末。历史上因避讳而改换的人名、地名以及事物名不少,给古书阅读和古代汉语研究带来影响,值得注意。

一、汉语避讳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用一个字(词)代称本名,包括语义代称、语音代称、文字代称、综合代称等。

1.语义代称。就是用意义上与本名相同或相关的字代称本名。古代学者认为避讳代称字必须与本名同义。《颜氏家训·风操》篇:“凡避讳者皆须得同训以代之。”两汉二十一位皇帝名讳都有一定的同训代称字。据《汉书》注引荀悦云,西汉十二帝的避讳代称字是:高祖刘邦,“讳邦之字曰国”。高后吕雉,“讳雉之字曰野鸡。”惠帝刘盈,“讳盈之字曰满。”文帝刘恒,“讳恒之字曰常。”景帝刘启,“讳启之字曰开。”武帝刘彻,“讳彻之字曰通。”昭帝刘弗陵,“讳弗之字曰不。”宣帝刘询,“讳询之字曰谋。”元帝刘奭,“讳奭之字曰盛。”成帝刘骜,“讳骜之字曰俊。”哀帝刘欣,“讳欣之字曰喜。”平帝刘衎,“讳衎之字曰乐。”

据《后汉书》注引伏侯《古今注》,东汉九帝名讳的代称字是:光武帝刘秀,“讳秀之字曰茂。”明帝刘庄,“讳庄之字曰严。”章帝刘炟(dá),“讳炟之字曰著。”和帝刘肇,“讳肇之字曰始。”安帝刘祜,“讳祜之字曰福。”顺帝刘保,“讳保之字曰守。”桓帝刘志,“讳志之字曰意。”灵帝刘宏,“讳宏之字曰大。”献帝刘协,“讳协之字曰合。”除“炟”不见于古籍,其他都是比较常见的字。下面举几个例子。

避高祖刘邦讳,以“国”代称“邦”。《说文》:“邦,国也。”“国,邦也。”互训同义。《诗经》里的“国风”先秦本称“邦风”。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简所存《孔子诗论》第三简:“邦风丌内勿也”,第四简:“邦风氏也”。汉代避讳改称“国风”。《史记·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秦代称已归附中央王朝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叫“属邦”。《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属邦。道官……收人,必署其禀年月日,受衣未受,有妻毋有,有者以律续衣食之。属邦。”汉代避讳称为“属国”,管理属国的官称“典属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属国,秦国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

避高后吕雉讳,以俗名“野鸡”代称“雉”。同物异名。《史记·封禅书》:“野鸡夜雊。”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野鸡,雉也。吕后名雉,故曰野鸡。”高承《事物纪原》卷十:“野鸡,即雉也。汉吕后称制,避其讳故也。……至唐高宗讳治,又帝小字雉奴,故相承避讳至今也。”宋陆游《杂题》诗之四:“黍醅新压野鸡肥,茆店酣歌送落晖。”

避汉景帝讳,以“开”代称“启”。两字同义。《说文》:“启,开也。”《左传·哀公九年》:“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汉避讳称“微子开”。《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司马贞《索隐》:“此名开者,避汉景帝讳也。”金星晨升于东方,又名“启明”。《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汉避讳称“开明”。《大戴礼记·四代》:“《诗》云:‘东有开明。’”孔广森《补注》:“金星附日而见,昏曰长庚,晨曰开明。今《诗》字为启明,如记或汉避孝景讳改。”二十四节之一名“启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又名“惊蛰”。《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汉避讳,称“开蛰”,也称“惊蛰”。《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开蛰不杀,方长不折。”《汉书·律历表》:“中营室十四度惊蛰。”后世“启蛰”“开蛰”之名并废而“惊蛰”存留至今。

魏晋以后,避讳代称无定字,数量大增,情况也大大复杂起来。代称字与本名既不一定“同训”,也不一定同类。避曹操父曹嵩嫌讳,魏晋时北方人以“蔓菁”代称“菘”。丘光庭《兼明书》卷五:“北人呼菘为蔓菁,与南人不同者亦自有由也。盖鼎峙之世,文轨不同,魏武之父讳嵩,故北人呼菘为蔓菁,而江南不为之讳也。”“菘”是白菜,“蔓菁”是芜菁,即大头菜,不是同一种蔬菜。避南朝梁武帝萧衍小字,以“绢”代称“练”。《颜氏家训·风操》:“梁武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为绢,乃谓销练物为销绢物,恐乖其义。”又周密《齐东野语》卷四:“梁武帝小名阿练,子孙皆以练为白绢。”“练”是煮过的白色熟绢,“绢”是一种薄的丝织品,用生丝织成,两者工艺不同。避后赵高祖明帝石勒讳,以“辔”代称“马勒”。《广韵·德韵》“勒”字下引《邺中记》:“石虎讳勒,呼马勒为辔。”又《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八引北魏刘芳《毛诗笺音义证》:“辔是御者所执者也,不得以辔为勒。且旧语云马勒,不云辔,以勒为辔者,盖是北人避石勒名也。今南人皆云马勒,而以控为辔,反复推之,此为明证。又《诗》称‘执辔如组’,又曰‘六辔在手’,以所执为辔审矣。”马勒是带嚼子的马笼头,辔是马缰绳,都是御马之物,但不是一回事。《现代汉语词典》:“辔,驾御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辔头,辔。”似与古义不同。宋避太祖赵匡胤之祖翼祖赵敬嫌讳,以“鸱”代称“獍”。唐长孙无忌等《唐律义疏·十恶·逆恶》:“枭鸱其正,爱慕同尽。”曹漫之等译注:“别本‘鸱’作‘獍’,应是原文。宋人避宋太祖祖名敬的同音字讳改。”旧说,枭是猫头鹰一类的鸟,生而食母。又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獍之为兽,状如虎豹而小,始生,还食其母。”“枭獍”连用,比喻忘恩负义的恶人,古已有之。杨衒之《洛阳珈蓝记·永宁寺》:“若兆者,蜂目豺声,行穷枭獍,阻兵安忍,贼害君亲。”宋人改“獍”为“鸱”,“鸱”是鸟,“獍”是兽,是不同类的动物。南唐避吴越文穆王钱镠嫌讳,以“金樱”代称“石榴”。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钱武肃王讳镠,至今吴越间谓石榴为金樱,避钱镠讳也。”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亦云:“吴浙人避钱氏讳,改‘刘’为‘金’,果有石榴,呼曰金樱。”按石榴果实球形,内包含许多种子,多汁而味酸甜;金樱果实成梨形或椭圆形,有刺,成熟时成橙黄色。两者是不同的植物。可以看出,避讳代称字和本名有的同义,有的不同义。同义关系并非语义代称的必要条件。

2.语音代称。即以音同或音近的字代称本名,与字义无关。汉语语音是发展的,所谓音同音近,随时代而起变化。上古、中古、近代各有不同,古代同音的字现代不一定同音,现代同音的字古代不一定同音。这是大家都了解的。

音同。有的是代称字和本名声、韵、调并同。东汉避光武帝刘秀叔父刘良讳,以“梁山”代称“良山”。《山东通志》卷六“寿东县梁山”注:“邑志云:‘本名良山,因梁孝王游猎于此,故名梁山。’考县本名寿良,因光武帝避叔讳改名寿张,则山之改‘良’为‘梁’,以此。”“良”、“梁”同音,《广韵》并吕张切,阳韵开口一等来母平声字。南朝宋范晔避父范泰讳,以“太”代“泰”。《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宗林。”李贤注:“范晔父名泰,故改名此‘太’。”“泰”“太”《广韵》并他盖切,泰韵开口一等透母去声字。明避熹宗朱由校讳,改“校”为“较”。《明史·礼制五·庙讳》:“天启元年正月从礼部奏,凡从点水加‘各’字者,倶改为‘雒’,从木加‘交’字者,倶改为‘较’。”清刘锡信《历代讳名考·官制》:“明熹宗讳由校,《明史·礼制》礼部奏倶改‘校’为‘较’。”两字《广韵》并古孝切,效韵开口二等见母去声字。

有的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唐避武则天曌嫌讳,以“昭”代称“照”。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四:“武后讳曌,以鲍照为鲍昭,刘思照为思昭。”锺嵘《诗品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曹晖校异:“照,《全梁文》《稗史》作‘昭’,为袭唐人避武后讳改。”“昭”宵韵平声章母,“照”宵韵去声章母。辽避太宗耶律德光偏讳,以“广”代称“光”。《旧五代史·范延光传》:“范延光字子瓌。”《辽史·太宗纪上》:“范延广以兵二万屯辽州。”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延光,《新五代史》引本传作‘延广’,此避太宗德光名改。”“光”,唐韵合口平声见母,“广”唐韵合口上声见母。宋避太祖赵匡胤四世祖赵朓(追尊僖祖文皇帝)讳,以“眺(tiào)”代“朓(tiāo)”,去平异调。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予家藏《海陵王墓志》,谢眺文。”谢眺即南朝宋诗人谢朓,此避宋讳改。“眺”去声,望也。“朓”平声,晦而月见西方。金避海陵王完颜亮讳,以“良”代“亮”。《金史·百官志一》:“正六品曰中良大夫。”原注:“天德(海陵王年号)作中亮。”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按海陵名‘亮’,避讳甚严,绝无天德创制内侍中亮大夫之理,疑此处‘良’‘亮’二字颠倒,应正文作‘正六品上曰中亮大夫’,小注为‘天德作中良’。”“良”“亮”平去异调。

双声音近。汉避宣帝刘询嫌讳,以“孙”代称“询”。《汉书·艺文志》:“《孙卿子》三十篇。”颜师古注:“本曰荀卿,避宣帝讳,故曰孙。”《后汉书·荀淑传》:“荀淑,荀卿十一世孙也。”李贤注:“卿名况……著书二十二篇,号《荀卿子》。《荀卿子》避宣帝讳,故改曰‘孙’也。”《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荀子》二十卷,荀况撰。况,赵人,尝仕楚为兰陵令,亦曰荀卿。汉人或曰孙卿,则以宣帝讳询,避嫌名也。”“荀”“孙”二字心母双声,真文韵近。五代避后梁敬祖朱茂琳偏嫌讳,以“武”代称“戊”。《旧五代史·梁太祖纪三》:开平元年六月“癸卯司天监奏:日辰内有‘戊’字,请改为‘武’。从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戊’字本作‘茂’读,亦以李唐讳,改云‘武’。”清周榘《廿二史讳略》:“敬祖讳茂,并讳‘戊’字……改戊己之‘戊’为‘武’,改戊己校卫为‘武己校卫’,殷王太戊为‘太武’。‘戊’‘武’音近,后人遂讹‘戊’为‘务’,失其本音。”“戊”“武”明母双声,《广韵》候麌异韵。北魏避献文帝拓跋弘讳,以“洪”代称“弘”。改洛阳弘光门为“洪光门”。《晋书·冯跋载记》:“冯升洪光门以观变。”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按本当是‘弘’字,避魏献文帝拓跋弘讳改。”宋避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讳,亦以“洪”代称“弘”。《宋史·边珝传》:“解褐袐书省校书郎,直洪文馆。”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按唐代于门下省置弘文馆,五代沿置。此处‘洪文馆’原当作‘弘文馆’,盖宋人避宋太祖父弘殷讳而改。”“弘”“洪”匣母双声,登东异韵。宋避光宗赵惇嫌讳,以“端”代称“敦”。《新五代史·吴世家》载吴大丞相南唐追尊义祖“徐温字敦美”,马令《南唐书》卷八作“徐温字端美”。又北宋大学者周敦颐避光宗嫌讳,亦改名“端颐”。杜范《杜清献集》卷十九《黄浩传》:“知德化县,首兴县学,葺濂溪周端颐书堂。”“敦”“端”端母双声,魂桓异韵。

迭韵音近。代称字和本名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唐避高祖之祖李虎讳,以“武”代称“虎”。《晋书·刘聪载记》:“曜堕马,中流矢,身被七创,讨虏傅武以马授曜。”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武’当作‘虎’,唐修《晋书》避讳改。《通鉴》八十八作‘虎’。”“虎”“武”迭韵(模麌同用),匣微异声。唐避高祖之父李昞嫌讳,以‘景’代称‘炳’。《宋书·隐逸传》:“宗炳字少文。”《梁书·宗夬传》:“祖景。”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炳’字各本作‘景’,姚思廉避唐讳所改。”“炳”“景”迭韵(梗韵),帮见异声。晋避文帝司马昭讳,以“邵”代称“昭”。《宋书·州郡志二》:“邵武子相,吴立曰昭武,晋武帝更名。”同书卷三:“邵阳男相,吴立曰昭阳,晋武改。”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一十五:“邵阳县,本汉如陵县,后汉改曰昭阳,晋武帝改为邵阳,居邵水之北。”清刘锡信《历代讳名考》:“昭陵县,后汉置昭阳,晋改邵陵、邵阳,避祖讳也。”“昭”“邵”章禅异声。避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原名亿讳,以“翼”代称“亿”。《宋史·韩亿传》:“韩亿字宗魏。”《辽史·圣宗纪八》:“宋遣韩翼、田承说来贺顺天节。”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按翼原名亿,因奉使辽庭,避太祖耶律亿名,改‘意’,又改‘翼’。”“翼”“亿”迭韵(职韵),喻影异声。

声韵并异而音近。晋避景帝司马师讳,以“司”代称“师”。杜佑《通典·职官十一》:“初隗嚣军中尝置军师,至魏武帝,又置司官四人。晋避景帝讳,改为军司。凡诸军皆置之以为常员,所以节量诸宜,亦监军之职也,而太尉军司尤重。”“司”之韵心母,“师”脂韵审母,声韵倶近。唐避太宗李世民偏讳,以“事”代称“世”。《南史·陶潜传》:“僶俛辞事,使汝幼而饥寒耳。”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辞事’,《宋书》(卷七十五)作‘辞世’,此避唐讳改。”“事”志韵床母,“世”祭韵审母,声韵倶近。宋避太祖赵匡胤之父弘殷字玄朗讳,以“元”代“玄”。《新唐书·房玄龄传》:“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王令辑《十七史蒙求》卷五:“元龄留杜,萧何追曹。”宋宁宗庆元刊本《本草衍义》“玄”字下注云:“犯圣祖讳,今改为‘元’。”清避圣祖康熙皇帝玄烨偏讳,亦以“元”代“玄”。梁章钜《南省公余录》卷四“文字敬避”:“《会典》中载,恭遇圣祖仁皇帝圣讳,上一字敬避作‘元’字,如有偏旁及字全书者,倶于本字敬缺末笔。”“玄”先韵匣母,“元”元韵疑母,声韵亦近。

3.文字代称。就是变换或增减字的偏旁笔画或改用别的字体以达到避讳代称的目的,不关字音和字义。

变换偏旁。魏晋间避魏武帝曹操讳,以“掺”代称“操”。《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以歌八阕。”陈奇猷校释引魏了翁《答张治书》:“魏晋间曹操改为掺。”北齐避高祖高欢讳,以“劝”代称“欢”。《魏书·尔朱彦伯传》:“张劝等掩袭世隆。”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此传和下《世隆传》的‘张劝’,当亦《魏书》避齐讳改,本名实是‘欢’。”唐避太宗李世民偏讳,以“洩”“絏”代称“泄”“绁”。《诗·邶风·雄雉》:“泄泄其羽。”唐石经作“洩洩”。《论语·雍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阮元《校勘记》:“字本作‘绁’,唐人避太宗讳改作‘絏’。”陆德明《释文》作“绁”云:“本今作絏。”张参《五经文字》:“絏,本文从世,缘庙讳偏旁今经典并准式例变。”五代避梁太祖朱温父朱诚讳,以“咸”代“成”。清吴任臣《十六国春秋·吴越八·成及传》:“成及字弘济,钱塘人……天宝初,避梁庙讳,改姓为咸。”

增加偏旁笔画。晋王羲之避曾祖王览讳,以“揽”代称“览”。《兰亭集序》:“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清何琇《樵香小记》卷上:“《兰亭序》‘后之揽者’句,‘揽’当为‘览’。或云通用,或云误笔,其实乃自避家讳,故加扌旁。右军,览之后也。”辽避兴宗耶律宗真偏讳,以“崇”代称“宗”。《辽史·圣宗纪七》:“(开泰八年十月)戊子遣耶律继崇、郑玄瑕贺宋正旦。”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继崇,《长编》作‘继宗’。盖史臣避兴宗讳,改‘宗’为‘崇’。”清代避孔子讳,以“邱”代称“丘”。俞樾《茶香室续钞》卷三引叶名沣《桥西杂记》:“雍正三年奉上谕:孔子圣讳,理应回避,令九卿合议。九卿议:以凡系姓氏,倶加‘阝’为‘邱’;凡系地名,皆改易他名。”

减省偏旁笔画。晋避景帝司马师讳,以“帅”代称“师”。潘岳《藉田赋》:“甸帅清畿。”李善注:“《周礼》曰:‘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郑玄曰:‘师犹长也’,然‘师’而为‘帅’者,避晋帝讳也。”杜佑《通典·职官十二》:“以景帝讳师,故改‘太师’为‘太帅’。”避南朝宋尚书令傅亮父傅瑗讳,以“爰”代称“瑗”。《南史·恩幸传》:“徐爰字长玉,南琅邪开阳人也。本名瑗。后以与傅亮父同名,亮启改为爰。”避南朝梁武帝萧衍嫌讳,以“寅”代称“演”。《南齐书·张岱传》:“兄太子中舍人寅。”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寅,《宋书·张茂度传》《张敷传》并作‘演’。此盖子显避梁武帝嫌名改。”避宋钦宗赵桓嫌讳,以“九”代称“丸”。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笼上牢丸,汤中牢丸。”“牢丸”即汤丸。苏轼《游博罗香积寺》:“岂惟牢九荐古味,委使真一留仙踪。”俞正燮《癸巳存稿》引《老学丛谈》:“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饼。宋讳‘丸’字,去一点,相承已久。”避辽兴宗耶律宗真偏讳,以“直”代称“真”。洪皓《松漠纪闻》卷一:“女真即古肃慎国也……五代时始称女真。后唐明宗时曾寇登州渤海,击走之。其后避契丹讳,更为女直,俗讹为女质。”

改用别体字。所谓别体字,指古文、籀文之类。晋避康帝司马岳讳,以“嶽”代称“岳”。《晋书·邓嶽传》:“邓岳字山伯,陈郡人也。本名岳,以犯康帝讳,改为‘嶽’,后竟改‘岱’焉。”按《说文》:“嶽,东岱,南靃、西华、北恒、中泰室。岳,古文,象高形。”南朝避梁武帝萧衍嫌讳,以“諐”代称“愆”。《南齐书·郁林王纪赞》:“十諐有一,无国不失。”《梁书·武帝纪中》:“婴諐入罪,厥涂匪一。”清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卷十二:“齐梁‘愆’皆写作‘諐’。”《说文》:“愆,过也。諐,籀文。”宋明两朝禁百姓用“天”字,以“�(tiān)”代称“天”。洪迈《容斋续笔》卷四:“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为名。”明何孟春《余冬录》卷一:“正统十年《进士登科录》,凡‘天’字皆作‘�’或‘霄’。云出内阁意。”叶盛《水东日记》也有相同的记载。《玉篇·艸部》:“�,古文天字。”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棄”字唐石经都作“弃”(去中间的“世”)。《说文》:“弃,古文棄。”

二、魏晋以后,讳无定式,亦无定字,嫌名亦避,二名须讳,大大增加了避讳代称的复杂。

同一本名,避讳可以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代称字,可以同时用语义代称、语音代称或文字代称。避讳代称字大都是比较常用的字,但当它用作代称字时,就往往有了特定的含义,或者成了新的构词成份。兵曹从事“蜀郡任叡”(见常璩《华阳国志》卷八),避晋元帝司马睿讳,改称“任锐”和“任明”,一人有三名字。《晋书》卷五十七《罗尚传》:“尚乃使兵曹从事任锐伪降。”又卷一百二十《李特传》“益州从事任明说尚曰”。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当以‘叡’为本名。按《通鉴》八十五亦作‘任叡’。”陈垣《史讳举例》卷四:“‘锐’取同音,‘明’取同义也。”后赵太祖名石虎,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李虎。“虎”的避讳代称字就有“凤、兽、豹、彪、豺、貔、熊、驺虞、马、龙、蛇、武、虔、符”等14个之多。晋陆翙《邺中记》:“铜雀、金凤、冰井,在邺北城西北隅。”按金凤台初名“金虎”,避石虎讳改“虎”作“凤”。《隋书·礼仪志二》:“苍龙、朱雀、白兽、玄武。”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兽’应作‘虎’,避唐讳改。”《晋书·王献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豹”当作“虎”。《北史·崔浩传》:“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魏书》“彪”作“虎”,此避唐讳改。《隋书·炀帝纪下》:“莫非如豺如貔之勇。”“豺”当作“虎”,“如虎如貔”见《书·牧誓》。《隋书·礼仪志五》:“文貔伏轼。”“貔”当作“虎”,唐人讳改。《后汉书·窦宪传》李贤注引《史记·周本纪》:“尚桓桓,如熊如罴。”《史记》原文作“如虎如罴”,李贤避唐讳改。《隋书·高祖纪上》:“西方以驺虞。”“驺虞”当作“白虎”。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汉人目溷器为虎子……唐人讳‘虎’,改为‘马’,今人云‘厕马子’者是也。”现代仍称“马桶”。《后汉书·孔僖传》:“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当作“画虎不成”。王楙《野客丛书》卷三十:“章怀避唐讳所改尔。”《晋书·音乐志上》:“蛇豕放命。”《宋书·乐志》作“虎兕放命”。唐人避“虎”,改为“蛇豕”。以上所举避“虎”之字皆动物名,“兽”为通称,“豹、彪、熊、驺虞”皆猛兽,“龙、凤”乃神物,以之代称“虎”是相配的;“豺、马”犹为差可;“蛇”则相去甚远了。又《南史·韦叡传》:“且愿两武勿复私斗。”“武”当作“虎”,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虎”“武”叠韵音近,又虎为威武之兽,故“武”可代称“虎”。《晋书·慕容廆载记》:“北平西方虔。”当作“西方虎”。两字形近,遂以“虔”代称“虎”。李商隐《为汝南公贺彗星不见复正殿表》:“臣独限河关,不见符竹。”“符竹”当作“虎竹”,指用以发兵的虎符和征调的竹使符。“虎符”作虎形,以“符”代“虎”,即指虎符,这也是汉语复音词单音化的一个例子。

皇帝如是二名,两字须一一避讳,叫二名偏讳。唐太宗李世民是二名,“世”的代称字有“代、系、时、日、事、嗣、俗、太、势、政、中、祖”12个。《旧唐书·崔日用等传赞》:“开元之代,多士盈庭。”《史记》有“三代系表”。白居易《画竹歌并引》:“协律郎萧悦喜画竹,举时无伦。”王绩《裴仆射宅咏妓》诗:“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南史·陶潜传》:“僶俛辞事,使汝幼而饥寒耳。”《南史·袁湛传》:“陈武帝长女永嗣公主。”《南史·徐勉传》:“拨乱维武,经俗以文。”《宋书·礼志五》:“《晋令》,王公之太子摄命治国。”《梁书·元帝纪》:“随势污隆。”《后汉书·王符传》:“历观前政,贵人之用心也。”《南齐书·幸臣传》:“宋大明中出身为小吏。”《后汉书·杜乔传》李贤注引《续汉书》:“累祖吏二千石。”以上12例,均含“世”的代称字。“民”的代称字有“人、萌、士、臣、丁、氏、户、时、百姓、部”10个。唐郭湜《高力士外传》:“俗阜人安,中外无事。”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士农工商,四萌各业,废一不可。”《晋书·段灼传》:“且夫士之归仁,犹水之归下。”沈约《临川王子晋南侯子恪迁授诏》:“子晋可左臣尚书。”《北史·北魏孝文帝纪》:“缘路之丁复田租一岁。”刘向《说苑·善说》:“晋献公之时,东部民有祖朝者。”向宗鲁校注:“《文选》注两引‘民’作‘氏’,当避唐讳。”《南史·刘凝之传》:“顿首称仆,不为百姓礼。”《旧唐书·职官志》:“户部尚书一员。”《晋书·乐志下》:“化若风行,时若草偃。”《北史·周畿传》:“明元即位,为左部尚书。”以上10例,均含“民”的代称字(词)。

与本名音同或音近的字叫做嫌名。同一本名可以有多个嫌名,都须避讳,叫做“嫌讳”。唐高祖李渊之父李昞,除正讳“昞”外,还有嫌名“丙、炳”。“昞”的代称字有“景”和“明”。《晋书·安帝纪》:“临海太守孙景击孙恩,斩之。”“孙景”当作“孙昞”。《隋书·柳裘传》:“父明,太子舍人。”“明”当作“昞”,并唐人讳改。“丙”的代称字有“景”。“丙”、“景”叠韵。白居易《太湖石记》:“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景丁品之。”“炳”的代称字有“秉”。“炳”“秉”音同。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以有也。”古作“炳烛”。陶潜《饮酒》:“日没当炳烛。”“炳”者,明也。“秉”者,持也。义异而并存。宋仁宗名赵祯。避正讳“祯”,以“祺”代称。《宋史·礼制十五》:“天禧初诏以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一日天书再降内中功德阁为天祯节……寻以仁宗嫌名,改为天祺节。”避仁宗赵祯嫌名“贞”的代称字有“正”“真”。《宋史·礼制五》:“加上五岳帝后号,中曰‘正明’。”石刻中岳圣帝碑作“贞明”。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唐太宗真观十七年,以功臣图凌烟阁。”注:“真字避仁宗嫌名改。”本名如是多义词,还得按不同意义用不同的避讳代称字。《宋史·礼制十一》:“绍兴二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渊圣皇帝御名(即钦宗赵桓)见于经传义训者,或以‘威武’为义,或以‘回旋’为义,又为‘植立’之象,又为亭邮表名,又为圭名,又为姓氏,又为木名,当各以其义类求之。以‘威武’为义者,今欲读曰‘威’,以‘回旋’为义者,今欲读曰‘旋’,以‘植立’为义者,今欲读曰‘植’。若姓氏之类,欲去木为‘亘’。”苏洵《管仲论》:“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是以“威”代称“桓”。梅尧臣《邃隐堂》诗:“北望天波门,洹洹宗室宅。”是以“洹”代称“桓”。宋光宗绍熙《礼部韵略》卷首附《淳熙重修文书式》载淳熙绍熙时应避旧讳、诸帝嫌名即庙讳共计252字。数量如此之多,每字代称的情况又相当复杂,要完全掌握,正确应用,够麻烦的了,事实上也无法完全做到。

三、避讳本是一朝一代的事,某一朝代当避之讳,上一朝不会避,下一朝不必避。实际情况要复杂许多。

后代避讳往往追及前代,古代文献中的字常常因此而被改动失真。与此同时,避讳代称字的存留与消失也有不同的情况。

有避讳代称字存留而本名消失的。孔子弟子有漆雕启。《汉书·艺文志》:“漆雕子十三篇。”颜师古曰:“孔子弟子漆雕启后。”汉避景帝讳,改“启”为“开”。《论语·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漆雕开字子开。”本名“漆雕启”则湮没不见。东晋置宿豫县。唐避代宗李豫讳,以“宿迁”代称“宿豫”。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十:“晋安帝立宿豫县,(肃宗)宝应元年,以犯代宗庙讳,改为宿迁县。”自后“宿豫”之名废,而“宿迁”之名至今存留。传说中月亮女神本为“恒娥”。《淮南子·览冥训》:“弈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之以奔月。”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为“常娥”,又类化为“嫦娥”。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毛泽东《蝶恋花》词:“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原名“恒娥”不再出现。前文讨论过的“国风”、“属国”也属这一类。有本名保留而避讳代称字消失的。汉避景帝讳以“开明”代称“启明”。后世仍称金星为“启明”。“开明”是一个多义词,古今并存,但魏晋以后不再有启明星这一意义。“柷敔”是古代乐器,柷以起乐,敔以止乐。《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唐避哀帝李柷讳,以“肇敔”代称“柷敔”。《旧唐书·哀帝纪下》:“帝讳柷,天祐元年九月,中书奏太常寺止鼓两字乐器,‘敔’上字犯御名,请改为‘肇’,从之。”但后世不称“肇敔”,仍称“柷敔”。《明史·周洪谟传》:“笙镛柷敔为堂下之乐。”湖南武冈县,晋置,梁避简文帝萧纲嫌讳,以“武强”代称“武冈”。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邵州武冈县)梁天鉴元年,以太子讳纲,改为武强。”自唐朝恢复“武冈”之名,“武强”遂废。

有本名和代称名都消失而另有新名的。唐代朗州,宋避圣祖玄朗偏讳,改名鼎州。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一:“唐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鼎州。”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宋)大中祥符五年避圣祖讳,改朗州曰鼎州。”宋以后“朗州”、“鼎州”并废而为“常德”所替代(即今湖南常德市)。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最早见于《逸周书》。先秦又名“启蛰”,见《左传·桓公五年》。汉避景帝讳,改称“开蛰”。魏晋以后,“启蛰”、“开蛰”并废,而“惊蛰”留存至今。

有本名与代称词都存在的。其中有的词义色彩和用法上略有区别。汉避吕后讳,以“野鸡”代称“雉”,至今两者并存。但“野鸡”是口语词,“雉”带有文言色彩。皇帝所居之宫为“禁中”。《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汉避元帝王皇后父名,改名“省中”。蔡邕《独断》上:“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孝元皇后大司马阳平侯名禁,当时避之,故曰省中。”后来“禁中”、“省中”并存,而义略别。《文选·左思·魏都赋》:“禁台省中,连闼对廊。”李善注引荀欣曰:“汉制,王所居曰禁中,诸公所居曰省中。”“京师”、“京都”,都指国都、首都。《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晋避景帝司马师讳,以“京都”代称“京师”。《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元年,京都有事于太庙。”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三国志一》:“晋史臣避景帝讳,称京师为京都。”两者都存留至今。晋避简文帝后阿春讳,以“阳秋”代称“春秋”,两词后世并存。1.指孔子所编的《春秋》一书。宋范仲淹《近名论》:“孔子作《春秋》,即名教之书也。”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义。”2.泛称史书。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盖皆指此也。”宋梅尧臣《和钱深推官见寄》诗:“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3.褒贬。《晋书·褚裒传》:“季野有皮里春秋。”《世说新语·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4.年龄。《世说新语·方正》:“天子富于春秋,万机自诸侯出。”《晋书·王献之传》:“陛下践祚,阳秋甚富。”

还有乱用避讳代称字而为后世谚语提供创作材料的。古代正月十五日燃点花灯供百姓观赏,叫做“放灯”。宋朝一田姓州官名登,自讳其名,以“放火”代称“放灯”。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形成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揭露了当政官僚的专横和老百姓的无奈。这是田登之流所想不到的。

汉语避讳比较复杂,这篇文章只就避讳代称的几种情况做一些探讨,也许对阅读古籍,了解古代汉语某些词语的兴衰替代有一点启发,谈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