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华平氏迁徙古代地名考

(一)平邑:

1、山东平邑夏、商、西周时期为颛臾国,南部商代属倪国、西周属邾国地。春秋时期,北部仍为颛臾国,余之分属鲁国之武城、东阳、邱與、卞等邑。战国时,先属费国、鲁国,后属齐国。秦朝属薛郡。西汉境内置南武阳县、南城县,分属兖州泰山郡、徐州东海郡,并一度置平邑侯国、南城侯国。(当时不属古韩领土)

2、河南南乐平邑在县东北四公里,属谷金楼乡。《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太平寰宇记》卷五四魏州南乐县。《史记·赵世家》:(献侯)十三年,城平邑。现有前、后、中、东四平邑,是一古老村落。(当时不属古韩领土)

3、战国韩长平邑战国中晚期之韩长平邑(上党郡)的区域,西起少水(金沁河)以东,(据刘泽民等主编《山西通史大事编年》153页,山西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北括涅(霍山以南)地(《中国历史图集》第一册3336页,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南达野王(今河南沁阳)、轵(今河南济源),东北、东以浊漳河与赵国上党郡为界。(《史记·魏世家》:“昔者魏赵,断羊肠,拔阏与。”《正义》:“羊肠坂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阏与故城在潞州及仪州”。)

战国时期的韩上党城(郡治)所在,文献无确载。但肯定不在长治盆地。《汉书·地理志》所记今长子城西的古城遗址,是秦至西汉时期的上党城(郡治),壶关、长治之上党城更晚,这一点,近代史学界郭沫若、谭其骧、范文澜、杨宽等都有肯定的论述。我们研究认为,战国时的长平城即韩上党城(郡治),理由有三:其一,《史记·赵世家》、《韩世家》、《白起王翦列传》、《战国策》、《汉书·冯奉世传》等文献载,公元前262年,在 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韩国决定把上党郡十七城市邑割让给秦国以企望止息战争。韩上党郡守勒拒绝执行这一决定:韩恒惠王才派冯亭赴上党接替勒。冯亭先后与赵将廉颇、赵括在长平战守三年,最后,“战死于长平”。按当时地方官守土抗敌之制度推断,大战之时,作为郡守的冯亭,不可能远离上党郡治所在的城,那么,此“战死于长平”之长平,当是指狭义的长平城左近。其二,此记载和高平民间传说的冯亭之死地是吻合的,据《高平县地名志》、《高平金石志》载,故长平城南的高平寺庄村,原名“义庄”,系因长平之战末期,冯亭率残部突围,出长平城南门,经寺庄村东北的白骨岭往西南,企图与驻今永录乡三军村的赵括会合,在今白骨岭南、永录尸骨坑处遭秦军重兵截杀,冯亭惨败,义不降秦,投古井自杀。后人为纪念冯亭,称此村为“义庄”。后演变为寺庄。其三,从战国晚期韩长平邑(上党郡)的辖地、地理形势等因素考虑,如长平邑(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及与其接壤的赵上党郡城(和顺县古阏与城。见《水经·清漳水注》;刘伟毅《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秦河东郡古端氏邑城(沁水县郑庄镇西城村)的交往、守御等等因素考虑,郡城也只有设在故长平城处最为适宜。战国早期的韩上党郡城则可能是浊漳西源西北的古阏与城,即今沁县册村镇乌苏村。

(二)下邑:

1、国都以外的城邑。《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晋杜预注:“郿鲁下邑。”孔颖达疏:“国都为上,邑为下,故云鲁下邑。”

2、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移治今河南夏邑。明初改今名。公元前208年,刘邦取砀,攻拔下邑,即此。

3平陵平陵陵邑位于陵园东北,今李都村、庞村一带。《汉书·宣帝纪》载: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正月,募郡国史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第二年又“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今在陵邑遗址内发现当年制骨、制陶作坊遗迹和部分建筑遗址,出土较多有火烧和锯过痕迹的骨料及板瓦、瓦当、残陶器、铜鼎、铁铧、镢、镂角、逼土等、遗址内汉瓦残片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由此推测,当年陵邑内建筑必是鳞次栉比,相当繁华。

临邛: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十六国成汉后废。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复置,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并入邛州。西魏、北周时为临邛郡治所,唐、宋为邛州治所。《诗·陈风》篇名。诗序:“《宛丘》,(讽)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焉。”后人或释为情诗,诗中写到当时的舞蹈,舞者持“鹭羽”,用“击鼓”和“击缶”来伴奏。伏羲氏建都于陈(今淮阳),在宛丘作八卦,葬于淮阳城。

豫章:《左传·定公四年》记:“冬、蔡侯、吴子、唐侯楚,舍舟於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顾栋高认为:“北起颖、毫、庐、寿,西接光、黄,南过安庆,过江以至九江、饶州二府,皆是豫章之地。”汉代豫章郡,其他即今江西,治所在今南昌。《水经注·江水篇》记:“江水又东,得豫章口,夏水所通也”,说明今湖北江陵县也有古名豫章者。《水经注·清水篇》记:“清水……东过宛县南……又南……又东南……左有豫章大陂……南过邓县,东南入于沔”。则今河南新野于湖北襄阳之间又有一个豫章,《左传》载昊师如郢经豫章当在“汉东江北”,即杜预注之汉水东与长江以北之间。《左传地名补注》“自豫章与楚夹汉”条认为豫章即今德安府安陆县东三十里之章山也,章山即安陆东豫章山。古豫章不止一处,有淮南、汉东二处,或有淮南、江南二处,右有淮南、汉东、江南三处等说:或以西起豫鄂间的淮南、汉东,东至皖西的淮南,南包括赣北的鄱阳湖一带,都在豫章范围之内,或专指安徽寿县至合肥一带。

九江:《书·禹贡》:荆州,“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后人解释可分为三派:A、《汉书地理志》:浔阳,《禹贡》九江在南,诸儒一般皆主此说,但九江的江源又有不同说法:《汉书注》引应劭、郭璞《山海经注》、《尚书》都认为源自大江,派分为九:《书正义》引郑氏则认为九江各自别源,出自山溪,《经黄释义》引六朝人《浔阳记》、《缘江图》,并列举九江名目,而二书互有出入。B、《晋太康地记》:九江,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如彭蠡(今鄱阳湖)的湖汊水(今赣江)及其八大支流合称九江。C、宋人胡旦、朱熹、蔡沈等皆以注入洞庭湖的沅、湘等水为九江,各家所举名目也不尽相同。按《禹贡》下文导山、导水都义。浔阳在汉代虽地属扬州西境,于《禹贡》应属荆州东境。

江州:州、路名。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分荆、扬二州置江州。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其后或柴桑(今九江市西南)、或治半州城(今九江市西)、或治浔阳(今九江市),或治湓口城(今九江市西,隋废桑县复置浔阳县,定治于此。浔阳县先后改名为螽县、温城县。唐改名浔阳县,五代南唐又改浔阳为德化县),并析出瑞昌县。东晋辖境相当于今江西、福建两省,湖北陆水以东,长江以南及湖南舂陵水上游以东地区;其后渐小,唐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瑞昌、德安、彭泽、湖口、都昌等县地。元至元中改为九江路,1361年明朱元璋改为九江府。

晋陵:古县名。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因避东海王越世子毗讳,改毗陵县置。治所在今常州市。明洪武并入武进县。东晋、南朝为晋陵郡治所,隋先后常州、毘(毗)陵郡治所,以后至元朝与武进县先后同为常州、常州路治所。

庐陵郡: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分豫章郡置。治所在石阳(今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泰和西北),辖境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晋仍移石阳,南部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吉州为庐陵郡。

雷池: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及龙感湖东流,经今安徽宿松至望江县东南,积而成池(湖),称为雷池。自此以下,东流入江,故雷水又有雷池之称。东晋时庚亮《报温峤书》:“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叫温峤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东。后来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成语“不越雷池一步”源出于此。

楚:古国名,芈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秭归东南),常与州发生战争,周人称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疆土扩大到长江中游,后建都于郢(今江陵西北纪南城)。春秋时兼并周围小国,不断与晋争霸,楚庄王曾为霸主。城西北到武关(今西商南西北),东南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东北到今山东南郡,西南到今广西东北角。楚怀王攻灭赵国后,又扩大到今江苏和浙江、福建。在秦统一战争中,屡次被秦打败。公元前278年郢都失守,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前241年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3年为秦所灭。

五代十国之一楚国。公元896年马殷据今湖南之地,907年受后梁封为楚王,建都长沙,其疆域曾达到广西东部。951年为南唐所灭,共历六主,四十五年。

萧梁:南朝之一。公元502年萧衍代齐称帝,国号梁建都建康(今南京),史称萧梁,亦称南梁。疆域初同南齐后期。一度趁北魏衰乱向北有所扩展,侯景之乱后丧失殆半;长江以北沦为北。

南唐:五代十国之一。937年李界代吴称帝,建都金陵(南京),国号唐,史称南唐,曾灭闽、极盛时有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和福建、江西、湖南及湖北东部。975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三主计三十九年。

湖北省:简称鄂。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省会驻武汉市。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秦置南郡,汉属荆州,唐分属江南西道、淮南道、山南东道及黔中道。宋为荆湖北路、京西南路、淮南西路及夔州路。元属湖广中书省,明属湖广布政使司,清置湖北省。西部为巴山、巫山、武当山等所构成的鄂西山地;背部有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等;中南有幕阜山;中部为长江和汉江的冲积而成德江汉平原,多胡泊洼地。平氏道源、道清后裔居此。

荆州: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东汉治所在汉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其后屡经迁移,东晋时定治江陵县。晋以后辖境渐小,唐约有今湖北松滋至石首间的长江流域,北部兼有荆门、当阳等县。上元元年(760年)升为江陵府。州境在三国时位于三国接壤地带:兵争激烈。东晋、南朝时是长江中游的政治军事重镇,重要性仅次于首都南所在的扬州,治所在江陵。清辖境相当今湖北宜都至监利间的长江流域。一九四九年解放后为荆州地区行署,现为荆州市。

后梁:南北朝时期萧氏在江陵建立的政权,554年,梁岳阳王萧降西魏,次年被西魏立为梁帝、都江陵、有江陵附近数县,为西魏、北周的附庸,587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计三十三年。

恩施:在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北邻重庆市,三国吴置沙渠县,隋改清江县,元入施州,明改施州卫,清改恩施县。为鄂西南通往川湘两省公路要冲。

宜昌:①县名,在湖北省西部,长江沿岸,西陵峡口,焦枝铁路通过境内,向称川鄂咽喉,县城驻地小溪塔镇。汉置夷陵县,明入夷陵州,清改东湖县,一九一二年改宜昌县。②宜昌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置治所在东湖(今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长阳、五峰、鹤峰、巴东、秭归、兴山等县市地。③宜昌市。一九四九年以宜昌县城区及近郊设市,明为夷陵州治,清为宜昌府治。名胜有三峡,建国后所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为世界之最。

襄阳:①县名,在湖北省北部,邻接河南省、汉江中与唐白河在境内交汇,汉丹、焦枝、襄渝铁路经过境内。汉置襄阳县,当华北、华中陆路交通要冲、军事重镇。名胜有诸葛亮隆中隐居处。②襄阳郡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置,治所在襄阳(今襄樊市)。辖境相当今湖北襄阳、南漳、宜城、当阳、远安等县地,其后缩小。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襄州为襄阳郡。③路府名。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襄州置府,治所在襄阳,辖境相当今湖北襄阳,谷城、光化、南漳今湖北均县以东、枣阳以西和蛮河以北地。一九一二年废。宋时曾为京西南路治所。一九五零年以襄阳县襄阳、樊城两镇合并设立襄樊市。

孝感县:在湖北省中部偏东、澴水流域,京广铁路过境。南朝宋置孝昌县,五代后唐改孝感县。

豫州:古九注入一町《书·禹贡》:“荆、河为豫州。”《尔雅·释地》“河南曰豫州”。荆即荆山(今湖北南漳西)河指黄河,即黄河以南为豫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东汉治所在谯(今安徽豪州市),三国魏以后屡有迁徙,辖境亦伸缩不常。东晋南朝时治所最北在悬瓠城(今河南汝南),最南在邾城(今湖北黄冈市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江苏、安徽长江以西,安徽望江县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区。北魏治所在县瓠城。隋大业初冈改洛州为豫州(后即改河南郡),乃后先后改此为溱州、蔡州。地处中原冲要,为东晋、南北朝时军事重地。

红安:在湖北省东北部,逆水上游,大别山南麓,邻接河南省,明置黄安县,一九五二年改为红安县。名胜有县北七里坪黄麻起义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故里,二百多位将军故里。

光州: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今河南光山县),唐太极元年移治定城(今潢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地,明扩大至息县。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一九一三年废,改光州为潢川县。濒淮河上游,自古为南北兵争之地。南宋在此置榷场,与金贸易。

淮南:郡,国名。汉高帝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元狩初复为九江郡。三国魏初又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后改为淮南郡,治所在寿春(今寿县,故楚国都)。辖境约当今安徽淮河以南。巢湖、肥西以北,塘河以东,凤阳、滁县以西地区,东晋改名南梁郡。隋大业年间又改寿州为淮南郡。

淮南道: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贞观时,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元时治所在扬州,辖境相当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海、西至湖北应山、汉阳一带。

淮南镇:唐方镇名。至德元年(756年)置,治所在扬州。辖境有所变动,长期领有扬、楚、滁和寿、庐、舒等州,相当今安徽、江苏两省江北、淮南地区的大部分。景福元年(892年)为杨行密所据,天复二年(902年)封吴土,后子孙世有其地,907年唐亡,入五代时为吴国,937年为南唐所并。

淮南路:宋太宗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扬州(今属江苏)。辖境南至长江、东至海,西至湖北黄陂、河南光山,北逾淮水,包有今江苏、安徽的淮北地区各一部分和河南的永城、鹿邑等县,神宗熙宁间(1068年)分为东西两路,淮南东路治所在扬州,境相当今江苏北部(徐州、邳县、沛县、丰县除外)、安徽全椒、嘉山、蒙城、涡阳以不,北及河南永城、鹿邑等县地。淮南西路治所在寿州(今安徽,凤台),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和县以西以,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以东的江北淮南地区。元废。

六安:①郡、国名。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改衡山郡置六安国。治所在六(今六安北)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霍山、六安以东和河南固始县地。东汉建林十三年(37年)并入庐江郡。②军州名。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置六安军,治所在今六安县辖境,相当今六安、霍山等县。元改为六安,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一九一二年废,改州为六安县。③县市名:秦置六县,唐为盛唐县,宋改六安县,明清为六安州,一九一二年复改六安县。一九七八年柝六安县城关镇设立六安市。

安庆:府、路、市名。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所在怀宁(今安徽潜山县,景定初移今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长江以北,枞阳、桐城、岳西等县以南地区。元改为安庆路,明初改名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年)又改为安庆府,清为安徽省会治所,一九一二年废。一九四九年析怀宁县城区及近效设立安庆市。

庐州:州、路、府名。汉置合肥县,东晋改为汝阳县,隋复改合肥县。隋开皇初改合州置庐州。治所在合肥县,即今安徽省会合肥市。辖境相当于今安徽合肥、六安及霍山、庐江、巢县等县市间地。唐宋辖境缩小。元至元中改为庐州路,辖境较隋为大,东有今和县、含山,西至晋湖北英山。明初改为府,辖境屡有减缩。一九一二年废。合肥自元以后为庐山路府治所。一九四九年改设合肥市至今。

江左:古地区名。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魏禧《目录杂说》云:“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各代的根据地都在江左,故当时人又称这五朝及其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左,南朝人则专称东晋为江左。江西省因在江左之右得名江右,故江西省别称为江右。亦指长江下游江南为江右,长江中游江南为右。

江北: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北。古代一般指唐淮南道,宋淮南路地,境城较广;近代则多专指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

江南省: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明南直隶置,治所在江宁(今南京)。康熙元年(1667年)分置安徽、江苏两省,但习惯上仍合称这两省为江南。

东越:浙江福建一带

闽中:福建一带曾设闽中郡

东治:福州市

建康:江苏南京市会稽;建康东南

晋阳:太原市西南

永州:湖南零陵县

河东:山西永济县

浔阳柴桑:江西九江附近

范阳:河北涿县

丹阳:湖北秭归县

武陵:东晋郡名,湖南常德附近

白帝:四川奉节县东边的山上

巴东郡:四川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一带

陇上:甘肃陇县清水等县

秦州:甘肃天水县

西域:泛指新疆、中亚西亚等地

波斯:指伊朗

河阴:河南孟津县东

西周文王的都城在沣陕西户县东

镐:周武王的解城,陕西长安县西南

杜陵:陕西长安县东南

巴陵:河南的岳阳

临川:江西抚州市

仁和:杭州市

长勺:山东曲阜地区

凤翔县:陕西境内

穆棱:赤地名,山东临朐县南穆陵关。

无棣:齐国山东无棣县北

陉楚地:河南郾城县南

召陵:楚地,河南郾城县东

夏阳:陕西城南司马迁故乡

函谷关:河南灵宝县西南

咸阳:秦王朝首都,陕西西安市北

关中:陕西陇县附近

渔阳:北京密云县西北,(山东)

大泽:安徽宿县西南

汉中:汉代郡名陕西汉中县

匈奴:少数民族,原住敦煌祁连山一带

陇西:甘肃临洮

大宛:古西域国名,在大胝东北,苏联,乌玆别克共和国费尔甘纳盆地

大夏:古西域国名,在大胝南阿富汗境内

羌中:甘肃一带

邛崃山:四川中部

河西:黄河以西甘肃西北部一带

塞:古族名,居今伊犁河一带

徐:徐州,江苏长江北山东西部

青:青州,山东中南部

幽:幽州,河北北部至辽宁一带

菡:蓟州,北京西南

冀:冀州,河北中南北部,山东西部

荆:荆州,湖北、湖南及河南及广东、广西、贵州和一部分州治在汉寿(湖南常德市东北)

扬:扬州,安徽淮河流域,江苏南部,江西浙江,福建的一部分

兗:兗州,山东西南,河南东部州治在昌邑(山东金乡县西北)

豫:豫州,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以上为汉代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州)

东汉的都城是河南洛阳

广陵:江苏扬州

彭城:江苏徐州附近

朝歌:河南汤阳县西南

柴桑:江西九江

广平:河北永年县

山右:山西的别称

云梦:楚国的大泽横跨长江南北包括现在洞庭湖和洪湖等一大片沼泽地

凉州:汉阳郡西,甘肃天水县

黄州:湖北黄冈县

岐山:陕西

江东:长江下游南岸一带

江夏:荆州下属的一郡湖北麻城南

睢阳:河南商丘

汴州:河南开封(北宋时,东京指河南开封市)

泗州:江苏盱眙县

润州:江苏镇法市

江表:江南长江以北中原地区

睦州:浙江衢县

崖州:海南岛崖州

鄢:湖北宜城

郢:江陵楚的都城

绎州龙门:山西河津县登龙门

江州:江西九江

长安:陕西西安市,唐代都城

颖川:河南接近西晋都城洛阳

蘭亭:浙江绍兴西南,蘭亭序指此处,王羲之所作

九嶷山:湖南宁远县南,虞舜葬此

甘州:清时府名

东昌:清时府名山东柳城市

西都:西京西汉首都长安

东都:东京,东汉首都洛阳

豫章:一作南昌,唐代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市,本是汉代豫章郡郡名,隋代曾改豫章为洪州,不久恢复豫章郡,唐代又改设都督府。

交趾:古代泛指五岭以南或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中部。明永乐五年,置交趾省,省会为交趾府(越南河内)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宣德二年划为安南国。

下邳:原东海郡,江苏宿县

栎阳:今陕西省

巫山:山东肥城市西北,又名孝堂山《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重庆巫山县东南,即巫峡,宋玉《高庚赋序》:“妾巫山之女……愿荐枕席。”

山西省的平陆县,古国名西虞,传说舜祖先的封地《古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夏虞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在今河南省虞城。

黄龙府:吉林农安(岳飞奉命北伐直捣黄龙,迎接圣上处)

 

中华平氏谱》编纂委员会

〇二一年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