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氏宗祠•陵园•碑匾

一、中华平氏宗祠记

中华平氏宗祠原名“平家祠堂”,位于河南省义马市义马村之南,二千米香山庙沟口,北纬34、72°,东经14、93°。按五行属水,定方位属金而生水,水生土……乃锡兹祉福,惠我志疆,东依白虎山,层林尽染,西望青龙岭,连绵逶迤,南迎朱雀,四季呈瑞,北托玄武,五方吉祥,柳皇姑堆,黑狐白月,压旨山麓,柳女献丹,奎木运斗,福播中华龙马腾槐,荫庇香山。

稽考平家祠堂,原建在义马村千年古槐东五十米处,始建贞观十年(637),正堂二间始祖当、晏二公各居其一,逮及北宋天符元年(1098)增建为三间。踵而明建文三年(1401)扩建正堂,东西两边均为五间,内置石碑三十有二,镌刻始祖当、晏二公辅佐成帝、哀帝、平帝,三朝圣君运筹帷幄,及历代先祖徙居古之新安艺麻(义马)繁衍生息概况,至若鲜花着锦,春露秋霜,四俎豆常新。其门楼耸峙,飞檐拱斗,诸染琉璃,“孝思堂”镏金闪烁,缮厢房,几净窗明,雄狮捧球,双龙含珠,匾书魏碑篆体“平氏宗祠”苍劲有力。谁知文革之时,风云变幻,千载福荫圣地毁于一旦。先祖圣像,宗祠匾额庶几销声匿迹,孝思堂祭祀大厅皆为社会公共场所。

越十载,风雨飘摇,沧海桑田,义马族人尊祖敬宗、仁孝传承、念及始祖平当、平晏父子明经丞相,立“乾其都”以为族誌,且世代相传,二世祖晏公不受王莽“金匮藏书”之惑,携家东迁古新安艺麻露头沟,不幸含恨辞世,千年古槐黄楝冢福荫苗裔,渥泽后昆、甘露滢滢、螽斯蛰蛰,宗祖之灵魄焉不魂归故里,祠今残垣断壁頽废待缮,子孙何心安不报恩宗祖于万一?

幸时逢盛世,春和景明,国民富裕、人文至尊,河南义马平氏乘中华平氏撰修国谱之东风,兴中华平氏万宗朝族之感悟,佥定重修中华平氏宗祠,宗族理事平保群、平丰军、平铁亮倡导,阖族宗亲不谋而合,勠力同心。纷纷表示困难再大也要重修平氏宗祠,多数以低保度日家人乃纷纷慷慨解囊。一次性捐资近十万元,第一期工程从征地备料,施工,从二零一五年九月六日乙未年七月二十四日启动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乙未冬月二十一日,历时四月竣工。二零一六年丙申十月十五日为当、晏二公塑像,二零一七年元宵金像落成,二月二十二开光。二零一八(戊戌)元宵立碑,二期工程于二零二零年开工修建,总体投资为58.6万元,在重建中华平氏宗祠期间,宗族理事会领导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大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顶风冒雨坚守工地,克服重重困难,筚路蓝缕,为宗祠的修建作出了重大贡献。

期间中华平氏宗族联谊总会会长平卫祥、名誉会长平庆然、总会领导平林山、河南分会会长平华杰、安徽淮南分会平庆春、平怀兵一行四人和总会副秘书长平顺祥等先生对中华平氏宗祠的重修作了指导和良好的建议。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五日郑州会议期间总会长平卫祥先生父子带头捐资,具体捐资名目见《功德榜》,对此义马平氏家人表示深深的感谢!重修的中华平氏宗祠占地一千平方米,正殿塑一世祖当公、二世祖晏公、景公、昱公四尊金身座像,内置“孝思堂”,石碑十四通,陈设焕然一新,罗列有序。

今者祠宇琉璃辉宏,气势磅礴,牌楼耸立,鳌鱼负剑,二龙揽珠,双狮对峙绿荫铺地,鸟语花香,烛光闪烁,青缕缭绕,潺潺流水,集乾坤之紫气,人杰地灵,浴日月之毓光,物盖华宝。

兹当宜祀之日,我中华平氏同宗之人,少长咸集,望山瞻拜,云礽蕃衍,世受恩光,蓼莪常怀,无限敬仰,溯源之念玉壶迎复福禄无疆,敬祈圣灵,魂飘福地,万古一脉,浴沐祖荫厥后永昌。

 

                                         河南义马平氏宗亲联谊分会

                                             二〇二〇年十月二日

二、中华平氏宗祠赋

圆中国梦之吉祥,仰当公祠之灵光。中华平氏,修国谱,缮祖庙,巍峨祠宇辉煌。鳌鱼负剑,双龙揽珠流光溢彩,霓虹丹翔。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龙鳞琅瑯。隆崇嵂崒雕檐映日画栋浮云,华榱璧珰。碝碔砆,飞阁逶迤罢池陂陀,紫气腾扬。

桂殿宫,绣,壮观雅洁廊宇;牌楼耸峙,骖辆盈门庄严肃殿堂。

层台叠翠,锦缛蘼芜,影横旷野,青缕袅绕潺潺流水,鹤舞梧桐,奇葩修竹,古柏苍苍。寒蝉对歌,鸣莺婉啭;蛰声入梦,蝶影芬芳。

极目拾级,万仞之巅穷睇流,遐被

倬彼云汉,天高地迥云掩弦月,律吕调阳。织歌白云,韶籥遄飞含霞饮景,青霭绛。黛云远,香尘暗陌绿海平芜,秀樾横塘。

东倚青龙岭,层峦尽染;西白虎山,烟波荡漾。南迎朱雀,四时献瑞北托玄武,五方呈祥。柳皇姑堆,黑孤拜月,压旨山麓,柳女奉丹,奎木运斗,翕赫流光。眺秦岭之起伏连绵,星分翼轸;望黄河之浩波澎湃,脉接楚湘。连亘五湖;襟带三江。吞吐中原万象;包罗九域千祥。

冬去仙鹤遨顶,秋来俎豆溢香;夏至惠风拂面,春到紫燕绕堂。

高朋满座,荷众族之拱托;胜友如云,祈平氏永无疆。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风驰电掣,紫电青霜;人杰地灵,姬水共姜水之源,同气连枝,奕世永彰。

溥彼韩城,卓乎砀山;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抑抑威仪,维德之隅;有孝有德,如圭如璋;子胥乐兮,烝畀祖妣;聿修厥德,令闻令望绥我眉寿,介以繁趾,烝衍列祖,以孝以享。

鞉磬祝圉,吉蠲为膳;龙旂招展,横竹吹。娇红殢白,蜚纤垂鬓,错翡翠之葳蕤,谬绕玉馁;扬袘戎削,噏呷萃察,若神仙之仿佛,桑榆晚唱。

灯红阑珊,敛昏移晷,若华夕曜,霁色茫茫;玉壶光转,月华斗柄,晃彩琬琰。社鼓锵锵。

花插金瓶,香焚宝鼎;为酒为醴,我享我将。酥糕什果,绿醑瑶觞。牲帛冥纸,馐献盛装。忔闻如见,春杓秋尝。

爰始爰谋,缮祠于斯;于穆清庙,肃雍其相。缵戎先绪,饬躬纲常。

猗欤那欤!泱泱平氏,昌盛至上。钟鸣鼎食之族;诗礼传家之邦。簪缨迭笏,代啟贤良。凤翥鸾集,瓜瓞绵长。门庭阀阅,四海景仰。

嗟乎憾哉!顺一介寒儒,耄年在望。非谢家之宝树,有四海之贤芳,才疏学浅,诚恐诚惶。聊作曹丘,追以此赋,不揣固陋,不甚彷徨。爰谨俚语,愧抒衷肠。

工祝致告,祖赉孝孙永观厥成,世代隆昌。

赫赫河内郡,巍巍明经堂。

                                          湖北洪湖平顺祥撰

                               二〇二〇年十月

三、中华平氏部分宗祠记

河南义马平氏宗祠即“中华平氏总宗祠”,是中华平氏二世祖晏公长眠之福地,也是中华平氏主要发源地之一。现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国边陲,乃侨居海外的平氏宗亲,大都源出于此。二〇一五年筹资重建,二〇一九年竣工。  

河南汝州平氏宗祠已有八百余载历史,几经风雨侵蚀,兵燹战乱,毁坏严重,公元二〇〇四年筹资。重建临街房,二〇一二年修葺祖堂,二〇一三年清明一世祖当公塑像开光。

河南内黄平氏宗祠,因代远年湮,现已残破不全,以平双春为首的内黄平氏宗族理事会及广大平氏族人,正着手筹资准备扩建。

江西上饶广丰枧底镇平氏宗祠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近代规模最大的平氏宗祠之一,耗资一百四十余万元,二〇一五年竣工。

江西修水平氏“汉丞相府”即修水“平氏宗祠”,始建于宋元时期,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平氏宗祠之一,二〇一〇年筹资扩建。

江西南丰后举平氏宗祠,古朴典雅,气势宏伟,是家族议事、聚会、祭祀的最佳场所,二〇一四年竣工。

湖北荆楚平氏宗祠,始建于二〇〇七年,二〇〇八年竣工,此次修谱建祠耗资近四十万元。于二零一八年进一步缮修。

贵州平氏宗祠坐落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二〇一二年竣工。这里山水秀,地广人稀,平氏族人遍居全省各地多达几十个地方,近则三五十里,远则几百里。这里的平氏宗亲用长达十年时间筹资终于完成平氏宗祠的建造工作。值得全国平氏宗亲学习,是家族的榜样。

福建霞浦平氏宗祠:这里平氏族人由江西上饶迁入,凭尊祖敬宗的赤诚之心,耗巨资兴建了庄严神圣的平氏祠堂,二〇〇九年竣工,是全国平氏学习的榜样。

广西宾阳平氏所建宗祠名为“平氏堂”。于二〇〇八年四月竣工,面积约129平方米,各位宗亲自愿投资。

江西南丰平家岭平氏宗祠:广大平氏族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历尽艰辛,终于完成了平氏宗祠的建造工作。

江西上饶广昌平氏宗祠:宗祠竣工,完成了广大族众的共同心愿,列祖列宗神主各享其位,香火鼎盛,接受后裔永远的祭拜。

部分地区还建了平氏家庙,亦称平氏宗祠,分别是山东菏泽平氏家庙、江西广丰东井村万安社庙、云南马关的观音庙等。

 

 

《中华平氏总谱》编委会

                                            公元二〇一九(乙亥)年秋月

 

 

河南汝州夏店平氏祠堂志

坟栽黄楝,祠前植槐,是平氏后世的建祠祖规,据此及各方面之查证与年岁之推算,始建于南宋末年。夏店平氏因没有原始资料记载传流,据以上诸条件及义马宗亲提供的资料考证是由义马迁于此,坟祠同时兴建,已有八百余年之史迹。

夏店街平氏祠堂系夏店世代子孙纪念先人之场所,数百年来坟中黄楝生枝雄伟挺立,坟旁枝繁叶茂,可遮一亩二分大的荫凉。每逢炎夏,附近晚辈避纳凉、谈天说地之胜地。祠堂门前大槐树则更是树枝粗壮、蔚然可观,游览之士每逢过此莫不惊讶赞叹!观罢总是依依不舍、流连忘返,众乡亲好友目所共睹。大跃进时被毁,真是令人遗憾!

我们中华大地由我们中华民族之子孙捍卫。每个家族之遗业由后裔来管理。平氏先人之遗德遗业由我们平氏世代子孙继业承担,世代子孙们!在先人面前:追祖功,应无尚尊崇恭敬逊谦;憶宗业当竭力爱戴保护兴建,故此全族共议立石以誌流传。黄楝古槐虽然失去往日仪容,但记忆常留人间。

摘自河南汝州《平氏族谱》

 

 

 

 

 

河南汝州平氏祠堂之沿变

夏店平氏祠堂系平氏纪念先人之场所。自宋朝末年由义马迁此,坟祠同时兴建,至今将近八百年。第一次重建上屋。于民国二十五年间,由文正公(字子端)主持,木匠白玉衡、泥工平文元于三月二十五日竣工。据说施舍三十亩土地,每年清明节扫墓时全族人汇聚一起共餐老坟社。解放后土地被没收。

解放后,平氏祠堂因公家常年占用,外人不知内情,以公房看待处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根据国家政策,平喜法同族人先后赴乡、县洛阳地区据理说服各级领导,平氏祠堂终归平氏所有。

摘自河南汝州《平氏族谱》

 

祠堂老坟竖碑记

八十年代间,平氏祠堂由陵头卫生院夏店分院所占,此时平氏磋商族事,但没有经济来源,平喜法与族人商议,动员族人集资立碑。后老坟及赵窑下沟老坟各一,祠堂一,命名为集资孝义碑。此三碑由平进卿(乳名庙安)撰文与一九九零年竖立。

平氏祠堂因公家常年占用,外人不知内情以公房看待,想出卖平氏祠堂,当时国家下达文件,恢复各宗教堂,平喜法等族人曾多次赴乡县洛阳地区,根据国家政策据理一一说服各级领导。平氏祠堂终于归平氏所有。

九十年代末,平氏祠堂由平增来平二贵等人接管,一次竖立石碑六:(一)平氏渊源(二)夏店平氏祠堂誌(三)周期记世图案(四)周期记世图案之说明(五)后老坟碑记(六)赵窑下沟老坟碑记。

○○四年因修关湾路(关帝庙至湾子街)祠堂临街后移。同年四月下旬,平氏召开家族会议,拟定集资重建计划。(一)集资到会者推举平富贵、平增来、平二贵、平保善为建祠总负责,平原来、平长、平景山、平进法、平山林监工,约西关建筑队刘平定、潘占魁同全体职工于五月一日施工,六月六日竣工,为示族人集资重建功德于二○○五年二月特立碑一。以上七碑由平进杰撰文。

                                          摘自河南汝州《平氏族谱》

修建坟 修葺宗祠记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滋养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使我们的民族久弥新,彪炳史册。我们平氏家族也在中华大家庭的团聚中,容,生生不息,族旺不殇。数千年来,勤劳善良的历代先祖,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

岁逢盛世,国运隆昌。平氏家族在这片黄土地上,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倔强的脊梁,燃起炽热的赤心,奔向光明的未来。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对先辈的敬意油然而生,光宗耀祖的愿望与日俱增。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份;汝州夏店平氏理事会一行八人,应邀参加了在湖北仙桃举办的中华平氏联谊筹备会,深受启发和震。回来后多次召开常务理事会,缅怀先祖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研究光前裕后的远景规划、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决定次年内完成三件大事;1、修建坟院,2、修缮祠堂。3、续修家谱。经理事会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制定了捐款办法,成立了秘书组和财务组。腊月发出倡议,次年初春募集善款,并走村串巷,挨家挨户采集信息。一场声势浩大的建坟院、修祠堂、续家谱活动在汝州平氏家族中普遍展开。

灯节过后,吾同富贵公、五卿公、选民、建军、党申诸君到汝州市城建局,请进五出面协调,由该局设计院设计图纸,按最低标准收费。经多次协商修改图纸定稿,并作出预算。选民、党申立即找施工队洽商有关事宜。常务理事会决定龙年龙抬头之日动工,象征着夏店平氏宗族龙年展宏图,盛事慰忠魂,代代思祖德,辈辈出贤人。

吾受理事会委托,负责建坟修祠事宜。虽然才疏学浅,却能殚精竭虑。宁肯丢下家里种植的平菇和果树,情愿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族事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农历二月二日举办了隆重祥和的开工典礼,拉开了修建坟院的序幕。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本着节约的原则,切实把乡亲们的血汗钱用到实处。而且所有理事会成员全部参加,秘书组的成员也挤时间参加,争先恐后地把脏活、累活提前干完,减少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建设成本。尤其是进法公年古稀,大干苦干,始终如一;山林公负责原料供应,尽职尽责;五卿公多次亲临现场指导,九安、建军、书现诸君乐于奉献,出力很大;河口村进甲、老四诸公离家甚远,往返不便,也踊跃献力,使族众深受感动……

祠堂始建于宋末元初,有三间上房、三间临街和四间北厢房。民国三十五年由文正公主持重修上房。二〇〇四年因修关湾路,临街后移,由第二届理事会增来、二贵、富贵、宝善诸君负责建房,原来、平常、景山、进法诸公监工。将北厢房和临街扩建改为双层水泥结构。自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起,我带领工匠将所有房屋重新粉刷装修,并在堂屋塑起始祖像,使祠堂内外焕然一新,富丽堂皇。

本次修建祖坟、宗祠,总投资十三万元,投入义务工六百多个。我平氏族人大都能够孝义当先,以宗族事业为重,慷慨解囊,献策出力,任劳任怨,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将激励后人。然而尚有一二族人,心存疑虑,认识尚浅,不愿捐资,不愿出力,甚至冷嘲热讽,心有情绪。诚望永记亲情,慎终追远,尊亲荣祖,共勷大业,携手前行。

 

七十五世裔 德海

○一二年冬月

 

 

江西修水二〇一〇年宗祠重修记

庚寅初春,靖林小学危房改建,方还于我平氏宗祠原址。古人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族人认定修复宗祠时机已成,故筹建重修之。上以报祖,下以联族,可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三月初九成立宗祠重修理事会,由桂福、建华、国荣、平华、肖波等三十六人组成。理事会职责分明、井然有序,发倡议、收丁费、募捐款、寻宗亲,为建祠而奔跑。新祠五月十八日动土,七月二十一日兴工,占地一千二百多平方米,耗资六十多万元。落湖源蟹形,旧址原向。族众踊跃,言献策,慷慨解囊。差旅误工,分文不取。承建者石坳樊荣亮等,精心施工、夜以继日。历时半年,大功告竣。腊月二十六为众先祖考妣牌位点光安座。崭新的祠堂依山傍水、坐东向西、高大雄伟、宽敞明亮、雕梁画栋、古朴庄严,村舍小院、相映生辉,稻香麦熟、燕舞莺歌,行人车辆、流连忘返,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光辉浑然一体!

想我祖,自元享公夫妇浙江分迁至此,经宋、元、明、清、民国、共和九百多年,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宗祠曾三兴三迁,人才辈出、可歌可泣,我后裔一直以(汉丞相府、明经世家)而感自豪。文革期间,祠堂被改为学校,面目全非,族人梦寐以求三十多年。

今日得以重修,是天时、地利、人和也。

吾以为立身则存礼仪,世则崇忠信。我平氏后裔,事居各方,一脉相承、血水相融。当承忠孝仁义、弘扬祖德家风,穷则思变、居安思危、荣辱与共、肝胆相照,不仅修建好物质的祠堂,更要修建好精神的祠堂。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为祖国之繁荣,家族之昌盛,团结拼搏、奋勇前进!

平氏第三十五世孙国荣受托代笔

时维公元二〇一〇年庚寅岁腊月

 

游塅平氏宗祠简概

 

修水游塅平氏原友谦公宗祠位于马坳镇张家山下,坐东西,右边群山环绕,呈众星拱月之状,故称月形;左面山峦起伏,如万马奔腾之势,取名马形;前有良田千亩,视野广阔,公路纵横、车水马龙,财丰物阜、人杰地灵,实乃风水宝地。然世事沧桑,几经兴废,文革时期,破旧立新,宗祠毁于殆尽。

年冬,族众商议在旧址重建宗祠,预计筹资百万,拟在二二二年开工兴建新祠,规划占地一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四百平方米,砖混结构,仿古模式,高大雄伟、气势壮观,届时祠宇将重焕雄姿。

 

江西修水撰文

 

 

 

 

重修祠堂记

祖庙之设所以妥先灵而重宗庙也,故先儒有言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少,我祠之造自国朝康熙己巳历十有三年。始创成功迄今二百余年矣,且叠遭兵焚,祠宇倾败,几至瓦解。自光绪七年,余等接管理二年,各房聚资修整,换柱梁、凑砖瓦,用费二百金之数。奈祠无蓄积,余等竟力经营,众皆踊跃从事,日夜辛勤,不数月而告成焉。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继。愿后之人继先人之志,允不朽,以志云尔。

裔孙 寿实 培先 肇修 尚经 仝撰

摘自江西上饶《平氏族谱》

 

望远楼记

国恩乡情,皆不容已,乘兴登临,目湖光水色之潋滟,顾云山烟树之微茫。天宇一碧,日月出没;鸟飞于上,雀跃于下;棹歌菱唱,悠扬断续;忽远忽近,则夫望远也。固足以游目骋怀,以吟以游矣。平子景初建楼于堂室之正位,且陪以两间,则其事犹有可徵者如家庙。列以昭穆,修洁祀事,禴祠蒸尝之以时,朔望荐献之有期。宗族偶聚,长幼秩如,使继无或隳,百年如一日,于以竭孝敬,顾不在兹乎。他如文集,子孙力藏。修春秋礼乐之教,习冬夏诗书之传;研穹经谈道之功,励拾紫取青之志。后先相望,绳其祖武。于以裕后昆之泽,可不在斯乎!是则楼名望远者无或殊;而楼之所以期待者,有攸在也。所谓善继人之志,而启后人无穹之修也,诚在此。虽然作之者固在于前人,述之者犹在于后人。为平氏之继承者,尚当远绍前人之志、前人之行。盖致奉先之孝,益笃诵读之功。修斯楼,有隆无替可也。经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平氏后世之子孙,其差承之乎?若夫山水林泉,屏缭楼之前后左右,凡可以资眺望者,固不能殚述;操觚之士,又为之赋者矣。

前乡贡生进士直隶真定府 儒学教谕同邵萧禧撰

摘自湖北《平氏宗谱》

望远楼家谱记

吾宗肇源河洛,散处四方,发迹于晋、豫、雍、并者,指不胜屈。近代则唯山阴会稽为望焉。沔阳一支由浙之崇德而来也,皆吴越之同谱也。按千一公仕宋,宋南渡时随驾至浙,卜居于嘉兴府崇德县之东北偶街。其子翠岩宋拜学士,筑室于语儿乡四都八字桥之北,自署“翠岩书舍”。其孙泽之元援浙江儒学提举,历代世居焉。元末兵乱,安理公又迁邑东之五都尊贤里。明洪武四年,安理公授沔阳马骨畈湖官,因奉父正卿公讳道清及弟安道、安仁同赴任,居沔阳。安仁复回崇德,居五都洗粉里,负郭祖田数顷,近语儿乡之北即尊贤里也。至懒斋公构居,周植松竹茂盛。在东门外观音亭观音桥为世业。历代坟茔基址在焉。安理公卒,定居沔阳长子景初始迁沔城之北,为江北上门,其地旧名古城,基定子午向。前楹“终慕堂”,次“寿庆堂”,后层“望远楼”,左前“愚斋”,再左“柳轩”,转左后“翠雨轩”,右前“静轩”,又“作斋”,又“师古轩”,左前“澹庵”。乾方造平政桥,过桥西抵团洲,对河构别业名“积庆堂”。当望远楼落成之日,诸名人赋诗成帙留示子孙,是其属望后人之意甚深远矣。安道则择居下门宣德中,其侄景德复振祖业,卜宅于城西五里,曰漕河,又置业于城北二十里,曰中河,是时各房称殷盛焉。伯鲁公三世发科之后,食饩明经者,代不乏人。及明季流寇之乱,因复分散。若荆州之府城,江陵之白子塔、丫角庙,监利之乾港河、毛家口,汉阳之火巷、猪耳山,竞陵之茆湖,潜江之南城,皆聚族而居之。著名者在沔阳之达路、小沙口、洪善庙;北则洪庙、麻港、西港、两湖岭、杨三垸;东则沙湖镇、三角垸;西则朱家河等处,实繁有徙。而旧居则寥寥无几矣。景初公叙:自千一公一下每五代衍为一图,取五世宗亲之意。基址坟茔各绘一图,详注地形方向。其孙伯鲁公重辑概书订为全卷集,其若干卷,发凡起例尤为谨严,深望后人照例修续,付之剞劂,世守而无失也。不谓世远年凐,莫为修理。余过沔署阅州志,见祖秩、涟、沂三公名炳州乘,晤族弟芹章检查旧谱,残缺失次,磨灭几尽,心焉伤之。因综其大略,以俟后之君子,倘能修辑,汇为全书付梓,则上可慰列祖,而孝子顺孙矣。是为记。

康熙三十八年 锡山汉英双河氏书

摘自湖北《平氏宗谱》

 

 

 

我姓祠宇,创修于魁(作者名德魁)之曾祖克豫公,乾隆九年甲子岁(1744年)之孟冬建立两重,基趾八分,皆出自公,载入谱中充公。至道光七年(1827年)水灾,祠宇之右垸溃口,尚克保全。接次灾变非常,至二十二年(1842年),祠左堤溃,冲扫门首成渊,周围之墙尽行倾圮,仅存间架。祖先牌位幸获抢救,收检无缺。嗣后族疲,无力修整。延至二十七年(1847年),魁始与阖族公议重修,丁寡费轻,又无积贮。又六年,至咸丰三年(1853年),始克另行重建一层,以作正殿。先年所建前两重,年代久远,朽坏不堪整理,任其废坠。咸丰元、二、三年(1851年至1853年),红巾混乱,海内扰攘,族人奔走迁徙,救死惟恐不赡。虽在巨族,犹不敢于乱世大兴土木,而况我族之疲贫极甚者哉。癸丑(咸丰三年,1853年)冬,正殿初成。魁衰老身病,益惧其不克蒇事。甲寅(1854年)春,神龛始就。率族众奉进祖先牌位,上足以供春秋享祀,而安我先灵焉;下足以聚孝子慈孙,而听我教训焉。至于及时修理,更加巍焕,是在后之贤能子孙。

坦夫

摘自湖北《平氏宗谱》

 

 

虞臣公义捐基地祖堂总序

吾祖发迹河南,继迁浙江,转迁沔邑,散居各邑各村。先世沂公之叙,分明较著矣。但迁沔一支,自明初以至道光壬午岁,祖庙未修,宗谱未纂,赖有族祖虞臣公讳治者,以职任大夫,家为巨富,见祖灵无凭,宗支失秩,本慈孝之心,愿捐祖堂基地一形,东至私祠三十五弓,西至李三十五,南至国忠九弓二分,北至河十一,计田三亩。当差过割饷名平大公并出资独建爰鸠工庇材,鼎建宗祠,约计兴工三年,费钱数千余串,构得正殿一层三间,立壬山丙向,修供閤族祖先牌位,前左右造两厢,再前造拜殿一层三间及正殿、拜殿檐下均砌以方长大石阶,前围以石栏,雕刻花草,拜殿对面起讲楼三间,外面八字朝门,造作石库。门面雕刻双凤朝阳,两傍镇有站坐二鼓,至今犹历历可考。上嵌“平氏宗祠”四字,以大方石刻之。内面明楼一座,上悬《望远楼谱序》,以继景初公垂裕后昆之意,楼前左右两长厢高接拜殿,拜殿之前,造墨池字藏,又在祠之左间壁造书房三间,专聘文武两师,收族中子弟教习其间。每年清明,邀族人祭奠,灯彩辉煌。并嘱族中能文者汇集谱帙,以永其传。治公有志未逮,突于道光辛丑岁弃世。公“降服男”兰圃、男莳圃二公即欲继志承成。无奈咸丰四年,红巾窜沔,将祠毁坏,仅存朝门。幸修建之初,虞臣公在祠堂之右间壁造支祠三大间,前设花园,花木山石俱全,至今仅存金银、桂树并柏树。此三树枝干从盛,远迩闻香。支祠中供立支祖牌位,清明一同祭奠。越明年,兰圃公与弟莳圃公商议,嘱余向族众知会,将支祠祖先迁居左边书房,将支祠屋宇移作公祠,立壬丙兼子午向,是以规模始有大概。庶几祖灵赫赫,宗支于以永茂矣。今幸谱工告成,付之剞劂,亦以鉴怜虞臣公之义举也。是为记。

少堂预记

摘自湖北《平氏宗谱》

 

 

 

 

克豫公献田建祠(节录)

乾隆九年(1744年)平克豫献太马院白家湾基地一所。载关弓七分。献与阖族建立祠宇。凭族户首天佑吉六十门长。

乾隆甲子年(乾隆九年,1744年)建立祠宇。因向不就,合族置平治七厘以就向。

(录自民国三年版族谱·题目为编者所加)

摘自湖北《平氏宗谱》

 

 

牮葺家庙正殿题壁

家庙正殿,咸丰三年(1853年)坦夫公建立中殿三间,以妥先灵,厥功钜矣。但势太高耸,座墙屡坏。光绪五年(1879年),綗章先生任事,加修拖檐,并增新房两间。我族可谓继武有人!先生曾嘱予刊碑纪事。恨石料不就,容后勉办。今年(1906年)六月十一,恶风暴作,柱向吹斜一二尺许,正脊撑脊尽皆倾折,西南山墙尖顶亦倾圮数丈。幸天假之缘,南垸稞资颇裕,遂得籍此牮正加修。勉迪前光嗣后。但愿先灵默佑,看守得人,续整有人,则阖族幸甚!予亦幸甚!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一月二十六日

抚户 葵阳介扶氏志

摘自湖北《平氏宗谱》

 

附遗嘱 葵阳再笔

遵綗章先生钧意,寄语后贤:家庙层数不宜多,整修维艰。本届整修祠宇,培补基地,耗费多金,已有明证。綗章先生之言,后之贤者务宜谨遵。

 

家庙荆树记

平姓家庙,在容城西北十余里,墙宇高峻,正殿横楹五间,门檐之前,庭院旷阔,厥广齐殿,厥深三四丈许。佥曰:此留以修卷棚、便升降者也。予于牮葺殿楹之腊月,即其左偏院墙之次植以紫荆,以饰其隙,盖以摹仿古人庭荆故事也。嗣时厥后,每有事入,辄临观之,所植历年浸长,颇不负予封殖之劳。阅两三载,遂有花开可赏。现树势益荣,竟丈深有奇矣。枝干扶疏,萼簇蓊郁,绯红斗紫,映掩庭廊。每有客入座,自窗櫺内望见之,莫不啧啧称异。今兹岁纂修通族《会谱》,适与舜阶校雠牖下,维时旭照斜临,晓风轻拂,则见枝摇花舞,片片霞彩横飞,绚烂夺目,不觉沁人心脾之至。舜阶咤谓予曰:“吾闻紫荆向兆昆弟之祥。我玉沙平氏两始祖,原同胞埙篪也。今方同修《会谱》,而此花遂从旁竞荣,得毋有所感应乎?昔人云:花能解语。若此类者,真堪动人称赏矣。请先生为此树作之记。”予思夫从植林卉,有何灵异。其有时人,以是感彼,若以是应者,殆亦因衅而然者也。繄彼紫荆,纵或能应式好之兆,特不过若榛楛表恺弟之仪,桥梓肖尊卑之分而已,岂能复如屈轶之指,佞蓂荚之纪时,梧叶之知秋,与黄杨之阨闰,其神奇煊古烁金乎?昔予之方植此树叶,虽亦袭古人之陈迹,取其种类而种之,吾亦未期其果有灵异也。吾惟将此芳本舒其坎不拳其根,,碎其土不害其长,密而筑之,令守祠者照顾之,而勿拔勿摇也。以故不下十年之久,遂至枝繁叶茂,花蕚娜傩若此欤。感应姑勿计,但愿以此树木之方,移之树人焉。吾族多贤,父兄尚其体吾人之意旨,以栽培其子弟,蕃其种类而种植之,顺其天性而长育之。致力封殖,养成拔地参天之质。俾异日硕茂实蕃,良工哲匠遇之,一望而诩为宜栋宜梁之选。得与谢树齐荣、楚材抗盛,斯乃为有光根本之地矣。又何得犹让三槐五桂,犹标芳躅于前途哉!此鄙人作记之微意也。然兹紫荆,业能挺秀于家庙之庭院矣。自当传语来叶,仍期勿剪勿伐,以遗留嘉卉于无穷也。若其株守田真之轶事,引为平氏之休徵,于理未必遂戾,但所见犹未闳也。予以此语舜阶,舜阶复称善相属,遂于是乎书。

民国三年甲寅夏五前任抚户 葵阳介氏撰

摘自湖北《平氏宗谱》

荆楚平氏宗祠记

吾平氏宗族,源生姬姓,乃西周裔胄。战国间韩国君封少子婼于平邑,其子孙乃以邑名为氏。而后绵亘千古,世代相传,既成河内望族。乃至千一护驾南渡,卜居嘉兴崇德。明洪武年间,安理仕沔,良材徙监,明星棋布,拱于荆楚。遂干发百枝,枝繁叶茂,一脉相承,再无异乎者也。

今者河内世泽同气连枝,精诚团结。有肝胆相照之情,荣辱与共之义;贫富相济之风,贤愚相亲之德;个个掌荆山之珠,人人握灵蛇之玉,少长咸集,孝悌礼廉。举目望处,无不惠风和畅,桃红柳绿;俯首看时,尽皆化雨宜人,兰幽竹茂。祭吾祖也,则由英姿迈往,豪气干云,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若夫离心背德,分道扬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老幼相欺,兄弟反目;为富不仁,贫贱移志;朋比为奸,阴恶结党。则正义难立,族风难张。鸠鸠恶高,鹰鸷罦罬,阴霾罩于族人,彩霁游于他方。祭吾祖也,则有少亲寡爱,悖祖逆训,满目怆然,感极而悲则矣。

嗟夫!宗祠荣辱兴衰,或异二者之为,和哉?人和族兴,人离族歧;居庙堂之高,不忘其宗;处江湖之远,不弃其族。今者河内统一,政通人和,旧貌新颜,族人颔首相庆之余,乃重修宗庙,嘱予修文撰章,是以记之。

荆州市公安局 七十四世裔 成斌 仙桃市司法局 七十五世裔 功亮 合撰

 

荆楚平氏宗祠的百年沧桑

宝德公(字虞臣、庠生治)祖上三代发迹,成为沔阳首富。公幼时勤学,才智过人。二十岁入东庠,习举子业,屡荐不中,援例同知衔

有一天,虞臣公在书房读书,听见外面门房有呵斥之声,便唤家人询问,说是有一“乞丐”指名道姓要见他,门房见其龌龊而驱逐。虞臣公甚感惊奇,亲自出门观看。见此人虽衣衫褴褛却气度不凡,便马上将其请入客厅延座。言谈之中,始知此人是沔阳城中落魄书生,名叫陆建瀛(字立夫),前来向虞臣公借钱赴京赶考,虞臣公当即赠予百金。

陆公发迹之后不忘虞臣公之恩情,向道光帝举荐公出仕。道光帝诰封公奉政大夫,侯缺。虞臣公便在祖籍大兴土木,建造府邸。有乡人不服,向皇帝告密,称公建造的私宅为王府格局,与其所授官衔不配,有欺君罔上之罪。皇帝命令钦差到沔阳察访。陆公闻讯,火速差人报信。虞臣公闻听不甚惶恐。报信之人便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说临行前陆公吩咐,如公神色慌张便将此物交给公自行观看。虞臣公立即打开锦囊,见其中一张条幅,展开细观,赫然“平氏宗祠”四字。虞臣公大喜,连夜请石匠按照条幅字样,雕凿“平氏宗祠”石匾悬挂于前楹。又召集族人制作昭穆祖碑,请入宗祠。不久,朝廷钦差前来调查,见此匾额,如实上奏。道光帝感虞臣公孝心可嘉,晋封其朝议大夫,授河南盐道,辅佐陆公治理两淮防务。

从此,一座巍巍壮观的平氏宗祠耸立在荆楚大地。

咸丰四年,太平天国起义蔓延到沔阳。因陆公任两江总督时曾力剿起义军,此次到沔阳必将毁我宗祠、石匾,祸及虞臣公子孙 。于是,虞臣公之子兰圃、莳圃公举家外逃避难。行前将祖宗牌位分请到各家供奉,将石匾暗藏。并将停放了十五年的虞臣公灵柩匆匆下葬。不久,起义军到平台四处搜索石匾,未果,恼羞成怒中将宗祠烧毁殆尽。

咸丰十一年,兰圃、莳圃公将原宗祠右侧的私祠移做公祠,复悬“平氏宗祠”石匾于祠堂之上。

抗日战争时期,王劲哉率128师屯军沔阳抗日,取宗祠部分石料、砖木于百子口(现沔城南施家港附近)修筑战争“工事”,宗祠再次被毁。祖宗牌位、石匾分别转移到各家各户。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破“四旧”,分散在各户的祖宗牌位被集中销毁。。宗祠内残留的一对巨型石鼓用于剅沟闸建筑,石狮、石墩、石凳等大量石材除部分用于集体建设外,其余均被填埋于宗祠南面沟中。“平氏宗祠”石匾被国正、耀祥诸公“冒天下之大不韪”暗藏于夹墙之中,得以保全。

一九九七年,沔阳族众在原宗祠祖籍修建纪念碑,将“平氏宗祠”石匾镶嵌于纪念碑牌坊正面。

“平氏宗祠”石匾历百年风雨,饱经沧桑。她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耻辱与磨难,将永远激励后人奋发图强、振兴家邦!

国荣、耀祥、水成诸公口述

摘自湖北《平氏宗谱》

 

 

 

 

 

 

 

 

 

 

 

 

 

 

山东菏泽重修平氏宗祠纪念碑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吾祖汉丞相平当封于平邑今河南南乐先祖讳伯元原籍山西省洪桐县老鸹窝人氏明洪武年间奉旨迁至曹州府西北三十五里杏花村始祖勋高功赫知书达理故后人偶遇邻里危困必以扶之冠婚丧祭有约必信故德名振耀四方仰之吉照历史沧桑六百载吾族人云蒸霞蔚繁衍昌盛至今二十六世已数千众也族人中忠臣良将贤德之士辈出无穷先祖之后昂然屹立于众族之林岂能无宗祠乎

尊祖孝悌乃中华之美德为尽孝悌之心教吾世之责为祖修祠吾祖仁人志士念念不忘清康熙三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合族人平治等同中人平万德其明公买平其行南北地一段长四十八步四尺横十四步三尺七寸五分约三亩耗银二两五钱五分于道光三年十一月一日修建光绪十四年重修中华民国八年修缮至公元一九六六年春拆除三十年后适逢世道升平民飧有余族人为祖修祠之声鼎沸阖族议定在原基重建九六年四月告竣建祠三间青瓦红墙前檐为二滚龙脊四角挑檐凌空欲飞中西结合古朴典雅新颖壮观门楼脊为凤飞云间栩栩如生实乃壮观院占地半亩院前半亩供祭祀之用一九九六年十月一日开光大祭阖族代表云集邻里贺祭纷至鼓乐鞭炮齐鸣实乃光祖耀宗之至吾族永荣矣

为彰族人孝悌之心刻石而志之焉

 

设计施工师二十四世—— 继强

      二十一世—— 连喜

      二十三世—— 善斌

书丹  徐万元

铁笔  吴本法

 

                         公元一九九六年农历十月一日立

 

 

贵州都匀平氏宗祠叙

昔孔子称武周达孝曰:春秋修祖庙陈宗器设裳衣,廌时食所以报本也。后世人心不古,若亲亲之义荡然无存,君子忧之乃求所以尊祖敬宗收族之道,於是家有谱焉。族有祠焉。岁时荐祭必使族之人会於一堂,以享以祀。故仁爱孝友之风油然生矣。吾匀平氏望族也。其先世自明代入黔,即以耕读世其家子孙繁衍,科第绵延,族人篶於报本追远之义。尚创建祖宇以隆享祀嗣。经风雨飘摇旋就圮塌。民国丙寅,平君贵三率诸族中昆弟德三恕祥花章可之辈醵资重建鳩工庀材,不数月百事竣。贵三以先德之不可没也。復驰书嘱余为叙其勒石以垂永久。按平氏原籍江南,明洪武间,一世祖从征黔苗,遂家於匀之阳安,十三传有讳安者,善陶朱术资冠乡里尝辟良田千余亩筑堰潴水以资灌溉。又自置田百亩,以遗其子孙之贫不能读者,狗场渡口,水深严峻,不可桥,则创造渡船复捐田数十亩,以瞻渡者。后世继志述事,乐善不倦故其十六世祖一邦,十七世祖明皆争仿效相继,置田数十亩助子孙学费。择族之贤而才者,司其出纳。呜呼!何平氏之多君子也。昔范文正公置附郭常稔之田,遗其族人,后世乐道弗衰。范公贵为宰辅,其以施贫活族为已任,宜也。如平氏历代义举傥亦师范公者耶。贵三昆弟,克承先志,使宗祠焕然更新。又纪述祖德,垂来叶训,蓋训有合族古人尊祖敬宗收族之意矣。余之先世,亦自有明从征,蒞匀咸同乱作祠为贼毁屡议修复卒以人事覊牵不果,於行以视贵三昆弟愧何如也。兹感贵三昆弟能以报本为先务,故勉从所请而叙之。

简任职升用贵州省公署总金库主任亲谊解江撰

摘自贵州都匀《平氏宗族》

 

中华平氏贵州宗祠铭

孔子曰: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宗庙致敬 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怕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者矣。圣人告诫我们:即使没子也得尊敬祖先,一言一行都不能玷辱先祖的英名,修祠建庙,祭祀先祖表示后人团结一体,奉行孝道,那么连鬼神也必显扬他的功德,何况孝子贤孙。

传承尊祖 敬宗传统美德的平氏子孙,时刻不忘追宗溯源,祭奠先灵,既续修族谱也同时兴建宗庙,《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社会的动乱,我们流离失所,浪迹天涯,生活无着,何谈敬祖现在新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人民欢居乐业齐奔小康,尊祖敬宗蔚然成风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把各地平氏宗亲凝聚在一起,我们骨肉相连,欢聚一堂贵州平氏子孙应顺乎历史潮流,抚今追昔,情动意绵春露秋霜,必敬必虔让我们的先祖魂归故里,祭祀千万斯年这就是我们贵州平氏通过族谱建宗祠,追宗溯源,开展平氏宗亲大联谊,联宗合族,尊祖敬亲的旨意所在矣。

据史载:平姓立姓后在河南发展成为河内望,平姓一世祖平当,二世祖平公今安葬于河南义马于祖茔,后裔一支祖从河南次第向南京——浙江嘉兴——江西豫章郡南昌上路,续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江丘,后代再迁湖南宝庆府治邵阳县(今邵阳市)西路,元末明初迁入贵州,今迁居于黔南州都匀、三都、黔东南州丹寨、榕江、黔北遵义,黔东松桃等地即为平氏族人江西支族迁入,一支祖迁入安徽滁县发展,后裔由安徽休宁县于明中期迁入贵州青岩,始祖有平国臣、国宁、国钧四公、国钧公于明永乐皇帝开创黔地,设贵州改罹施鬼国为贵州省城殄灭夜郎王,削平牂柯郡因入黔垣寄籍贵州,国宁公于嘉靖五年(1526)入黔至余庆堡为徙黔治始祖,得福地山水绿,景和清明,物盖华宝,地灵人杰今居贵阳市、青岩、清镇、花溪、织金、平坝、赤水、余庆堡等地即为安徽省休宁县平氏支族迁入,自明初国臣公建文皇帝时大都督至中华民国孙中山大总统秘书长平刚,其簪缨迭士,累代相袭,黔之门庭阀阅,风起云涌。

自是人文蔚起,诗礼传家,瓜瓜锦锦,子孙繁衍,贵州平氏,仁义相浮于四海,诗礼洽于中华,二零零二年由麻光平忠信,排月平忠生,交向平忠伟,杠寨平鸿帮等人发起倡议黔地修谱建祠,原先选址于麻光寨建,因国家规划所限,二零零六年移址交向寨择风水宝地修建今日之祠堂。

族人在兴建过程中心沥血,一任会长平忠信,会员平忠生,二任会长平忠伟,会员平成启,平荣道,平鸿邦先后因积劳成疾过早仙逝,这里,我们对上述人等表示虔诚哀悼和深沉怀念继后三任会长平忠利,会员平立勋,平立宏,平立东,平荣林,平金华,秘书长平鸿超,平立滨等多位族人的坚持下,团结带领全体宗亲历经几载艰苦努力,终于二〇一二月建成独苗族风格的平氏宗祠,让先祖神灵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中位,千古护佑着平氏后裔。

随后,相继由四任平永正,五任平永奇先生为会长,成员平绍惠,平少友,平绍明,平永祥,平国鹏,平荣贵等新一届中华平氏宗亲贵州领导班子与时俱进,继承和扬先人的优良传统美德,在远离联谊总会的祖国边陲自筹资金,择地理风水选向,修正完善平氏宗祠,前赴后继地传承了贵州平氏事业,显示了贵州平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向社会展示了贵州平氏悠久的历史人文风貌,中华平氏宗亲大联谊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今者,贵州平氏宗祠焕然一新,巍峨耸立,千年紫气霭霭,万代殂豆传新,人有所愿,神有所依,铭以励后裔。

 

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贵州分会

公元二零一六年清明

撰文 裔孙 平鸿超

 

黔省《平氏祠堂》记

    平氏家族全体老少爷们、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平卫祥会长、各省平氏宗亲们、同心村领导、贵州鹏辉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朋友、都匀市温州商会的朋友、都匀市温商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朋友,以及前来参加庆典的亲友们,感谢大家的到来!

黔省平氏修谱建祠,旨在以谱确立血缘为坐标的宗族世系,是追祖德,缅宗功德载体;以祠为尊祖敬宗传承孝义的联络点和祭祖圣地,敦睦族亲亲情,加强宗亲的凝聚力,延续血脉,弘扬荣光。

据史料及家谱考证,平氏家族自婼公子孙姓平,最初定居的是下邑(今安徽砀山)。平氏第四世先祖峰公首迁河南府新安县。在河南汝南、沁阳、河内(原名武陟县)一带聚居,发展成为望族。因此,历史上对平姓有“汝南世泽”、“河内望族”的美誉。河南省义马市义马村和汝州市夏店乡至今保存有平氏宗祠及二世祖晏公的坟墓,且有谱可考。现在的河南汝州、沁阳地区仍聚居了大量的平氏族人,我们的根是从那里来。今天先祖地河南宗亲代表(平丰军等四位)也不远千里来参加黔省祠堂的庆典,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省外宗亲的到来表示欢迎!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化,平氏家族不断辗转迁徙,遍布祖国的东南西北,散居寰宇五湖四海。

据史,南宋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年),金兵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宋高宗赵构逃往建康(南京)称帝。高宗南渡时,封我五十一世祖千一公为京班快手,随王护驾。高宗定都临安,敕千一公在浙江嘉兴府崇德县东北隅街卜居。五十三世祖泽之公在崇德县语儿乡四都八字桥之北建造府邸。元朝末年,五十五世祖安理公自语儿乡迁之崇德县东五都尊贤里。五十四世叔祖道源公,曾任江西豫章太守, 府居南昌县磁器街。道源公生三子:安邦、安国、安朝,俱以武宦显达。安邦公生子二:秀一、秀二。元朝正二年(一三四二年)秀二公官授荆州渚宫中兴路事,与兄秀一同赴任所;安国、安朝公后裔定居江西。由此追溯,今天我们迁居与黔省平氏家族江西支当属于安国、安朝公后裔。

我们平氏家族无论是在古代、在近代、以至现在都是有优秀历史痕迹的:西汉时期,就有嘉公明经封侯,当公、晏公“七相联班”的美誉。恒公名著百篇,鉴公血战八洲,千一公护驾南渡,安公拒燕旅、战白沟,光辉业绩彪炳史册;近代的就更多了,单就贵州而言,贵阳青岩的先祖平刚曾是民国时期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长,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现代的平氏后裔,遍及政府机关及各行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努力工作,至于为国献身方面,单就一九七九年我国自卫还击战中三都县十余名烈士中平氏后裔就有两名,那就是杠寒的平立昌和排月的平鸿超,他们为保卫祖国长眠在祖国的边陲!一言概之,平氏一脉,从古至今,历史是辉煌的,文化是灿烂的!

为弘扬祖德,激励后昆。公元二○○二年七月,岁次壬午年丙午月。麻光寨平忠信等先辈发起,倡议黔地平氏修谱建祠,全族亲皆拥护。祠堂原定在三都始祖雍余公入迁地麻光寨建造,因涉及国家城镇规划范畴,平氏家族舍小家为大家,另择址交向寨,也就是今天的祠堂所在地。

在祠堂筹建过程中,始发者平忠信公(麻光)、平忠生公(排月)、平忠森公(黔东南榕江县)、平成启公(黔东南丹寨县)以及平忠顺、平立章等诸公,终因年迈,心力交瘁不幸先后辞世,诚为憾事。

黔省平氏族人始终不屈不挠,平忠伟公等一干族人前仆后继,鼎力继之,不畏艰辛,团结族众,从艰难困苦的族人中一点一滴的筹集,终获二十余万元继续修谱建祠事,然而平忠伟公、平鸿邦亦等不到谱成祠竣,分别于二○一二年元月十三日和二○一二年十月十六日先后与世长辞,现今提及,无不令族人思之痛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华平氏宗亲联谊总会在湖北仙桃正式成立。在总会的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宗亲的帮助和鼓励下,在老名誉会长平荣道、平立勋等人的敦促下,以平忠利、平立宾、平立宏、平荣林、平荣书、平立东、平鸿周、平鸿模等一干人接过接力棒,团结族亲,悉心操作,终使祠堂历经十载,于二〇一二十月竣工落成,祠堂占地八百平方米,苗族干栏式木结构吊脚楼三间,琉璃瓦盖,木质格花装潢。四围青山列屏,八面绿树成荫。祠中耸立入黔三先祖(三都支、都匀支、遵义支)石刻神位碑各一通,同时立有三都支先祖雍余公挚友司公神位碑一通,表示平氏先祖与后昆不忘携手之恩。祠堂正中神龛上设平氏历代先祖之神位,受平氏族裔世代香火供奉。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黔省所有平氏宗亲的交流尚未完全到位,比如贵阳地区、青岩、铜仁地区、松桃、江口、织金、大方、龙里等县的宗亲的交流尚未合议连谱共祠。所以,我们这次只能单举祠堂庆典,修谱还在期待着。今天的庆典算是一个起点,或者说是一个中转站,我们期盼全省乃至全国的族谱。今天我们中华平氏全国总会长平卫祥宗亲来了,各省的宗亲代表也到了,除了祝贺,大家更多的是互诉亲情和期盼,期盼着我们贵州这个父老兄弟游子能集中站好队,尽快地走入全国平氏统谱的一天!

今天《黔省平氏祠堂》的落成,尽管简陋,我们也不怕世人贻笑大方,我们将她视为我们连接祖源根脉的血缘脐带,尊为缅怀祖先和振兴宗族的圣殿,作为我们世世代代息息相通的亲情纽带,当成我们血缘交汇的场所,将通过她穿越漫漫时空隧道,保持着后人与先祖心灵沟通,去不断开创人类的文明,去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我们将秉承先祖风范,记取先祖恩德,培育平氏后人,去改进我们平氏的一些陈规陋习,特别是不太注重文化学习的陋习。教育平氏后裔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光大平氏文化,孝义传家、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劳致富、为国励志,着力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平氏一代代新人。

谢谢大家!

 

                                       中华平氏宗亲联谊会贵州分会

                                          秘书长:裔孙   平鸿超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功德千秋

维公元二零零二年七月三都始倡贵州平氏修谱建祠,并得到都匀、遵义等支族极力赞同,三支族育合力盖黔南黔东南黔北三地六县市户,越八百资集二十四万余元,投工千余个,呕心沥血时十载,终于在二零一二年十月谱成祠竣工,工程虽微,历尽艰辛,足见宗亲之齐心,血缘之永恒,故勒石立碑留传后世千秋铭记。

 

中华平氏宗亲联谊会贵州分会

                            二零一二年十月

 

蜀南沐爱平氏宗祠

我族自中州迁徙三楚以前之宗祠已无据可考证,现河南汝州市夏店村所建的平氏宗祠,乃近代所重建。迁徙三楚后虽数次建祠,但均是我蜀南支系始祖万钟公自三楚宦游叙州后所建。现湖北沔阳郭河平家台宗祠,乃是二〇〇七年荆楚平氏族人,以虞臣公于清道光时所建宗祠祖基为基,重建之宗祠,该祠坐北朝南,分上下两层,东西长十四米四,南北宽九米,高十四米五。堂内上悬挂《河内世泽》金字匾额,正位供奉平氏历代先祖牌位,左昭供迁沔始祖道清公及施氏孺人牌位,右穆供隶籍监利始祖道源公及王氏孺人牌位。宗祠西北角高耸沔阳平氏先祖纪念碑。

蜀南沐爱平氏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由定昌公(字天成)首倡,并领族务,以怀模公所遗下之二十石租产及房产为宗祠基金,建立平氏宗祠,该祠地处沐爱东北,老地名海子(现沐爱镇石林村一组所辖)。该祠为瓦木结构的三合头建筑,坐南向北,午山子向,占地一亩多,西方及北方各设有围墙,前面照墙上绘有五彩佛珠(传说该地形似螺蛳,对面地形似扑地凤凰。故绘彩色佛珠以此克之)。宗祠建立,拟定祠规十八则,族要六条,由定昌公于清光绪二年,申报叙州府高县批示。清光绪二年闰五月二十四日,由叙州府高县正堂批示立案,实贴宗祠,晓示族众。同治年间,由定昌公、茂昌公为首,修葺了始迁沐爱前几代先祖坟茔,我辈今方凭吊有籍也。

清光绪末年,煦光公领族务,从老宗祠宅基整体向前下移一个宅基地,修建新宗祠,结构仍为瓦木建筑,横向共五间,中间三间正堂,转角后厢房三间,仍为坐南向北,午山子向,外建有槽门,槽门坐西南向东北,坤山艮向,新宗祠占地仍为一亩多。三间正堂供俸历代先祖牌位。清宣统三年,我支系第三次续修宗谱,将定昌公于光绪二年申报高县县府立案的祠规十八则,族要六条等,载于宗谱。惜蜀南沐爱平氏宗祠毁于一九六一年建立生产队之时,被当时的新民一队拆下宗祠木料,修建生产队公房。现蜀南沐爱宗祠遗留下主神主牌一块,上刻入川始祖万钟公至永字辈名讳(主神主牌相片、此次载入宗谱)。

 

篙子冲神道碑

定昌公,字天成,号一堂,钦加六品衔,尽先补用府经历。首建蜀南沐爱平氏宗祠之首倡者,生于清道光六年丙戌十月初五亥时。昔年沐爱篙子冲坳口的烂碉附近(今尧坝村五组所辖)建有(平公天成神道碑)以旌其人。其碑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美承当晏】匾

应高公,字尔登,与子世臣公,字殿卿,俱为庠生,相继以文显。宗元公,字焕章,武庠生,蓝翎五品衔,其子觐光公,字建侯,亦武庠生,相继以武卓。故时人赠匾,字为(美承当晏)。

注:当公,字子思,西汉哀帝时拜丞相,赐爵关内侯,其子晏公,字子婴,西汉平帝时拜大司徒,封防乡侯。父子相继为丞相,乃七相中人。

 

福建霞浦宗祠记

敬宗收族、追本源、五伦攸叙、是人类之首,乃孝子贤孙之所为。史上记载,我平氏自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将少子婼封于平邑,以原邑名平,为氏。历代人才毓秀,曾七相联班,流芳千古、各类功名、不胜枚举、然朝代更迭,经多次分迁,我姓虽人口少,但繁衍遍及中华各地几百年来,平氏枝繁叶茂,支支兴旺发达,因历史变迁,加战乱荒年。我们生长在福建这支平氏,先来自河南省德府(今安阳市),移徏到江西省南丰县莱溪乡后举村安居数辈。后因清道光年间,国忧外乱、民不聊生、尔等人为了生计、离乡背井、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逐一落居于福建霞浦、牙城、福鼎、白琳、秦屿等地安业,至今已二百余年,现吾支有335人丁,人才辈出,人兴业旺。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文大兴、建宗祠、修宗谱、蔚然成风、我平氏子孙忠厚老实、恪守本分、积德好施、尊祖敬宗、为安抚祖上英灵,让宗脉相联、情感相系、报效平氏古今往来之业绩慰告平氏逝者霞鼎两地平氏晚辈、先长、先见、先富、开保、先乐、其淮等人精心策划、周密考究、详细归纳、兴建一座凤桐平氏宗祠。本宗祠坐癸向加丁加子午,坐落于凤城境内东岭村于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开工奠基,二零零九年三月十五日,上梁庆典,同年十月十五日举行祭祖大典,追思先祖在天之灵,造福子孙后代,续谱追宗、团结族人、振兴家族、圆了平氏后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我辈无可推卸的义务。时隔二十年(19942015),此次修宗祠,甚是困难,于此,天佑我族瓞衍瓜绵,顺清宗脉、柄叶有序,又因福鼎部分老谱于先祖留下的文字记载损失,可能导致历代祖先名字、生娶、殁葬、丰功业绩等尚未入册,深表遗憾,恳请先祖在天有灵见谅,诚盼后昆贤士日后修补完善,弘扬先祖美德,精诚团结与时俱进,为宗祖争光,共创美好未来。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