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澜(1885~1960年),松江县人,家住叶树镇。家贫好学,无钱读书,常去附近私塾门外"听课"。塾师奇之,允予免费就读。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后考入南洋学堂深造。第二学期获得奖学金,以后一直免费入学。毕业后,得亭林施端生老师提携,随同赴日本,考取早稻田大学医科,由于学费昂贵,未能入学。改入东京英语专科学校,用勤工俭学方式攻读。曾面见孙中山先生,孙希望他学好英语,普及英语,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回国后,先后在广西梧州中学、江苏无锡中学、上海浦东中学任英文教师。

民国元年(1912年),曾和几位学者,在上海创办立达学社。与此同时,因不满当时教会所办大学那套欧美化方式,又和胡敦复、曹惠群等在上海南市创办大同学院(后改名大同大学),负责教务并担任英文教师。民国7年,应商务印书馆之聘,在编译所工作并兼任《英文杂志》主编。

民国16年,鉴于社会上对英语的迫切需要,乃在南市蓬莱路独力创办海澜英文专门学校,延聘邹稻奋、林汉达、林语堂等名家任教;又请英国女教师教会话;请语音专家任冲思为全校五音教师,首教国际音标。平海澜亲授各班文学课,着重启发引导。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学生既能咀嚼文学精华,又能熟习掌握英语语法规则,造就不少英语人才。后因经费短绌,而南京教育部又多方刁难,遂被迫于民国19年停办。平海澜仍回大同大学任教,兼任秘书长及附中校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不久,尽力于大同大学迁建复校工作。其间,坚决抵制了日伪方面的威逼利诱,保持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同情学生运动,倾向中国共产党,常为被捕的进步学生奔走营救,设法保释。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南京政府瓦解,又积极投入护校工作,迎接解放。此时,校长胡刚复离职,乃由海澜接任。

解放后,仍任大同大学校长。先后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外文学会主席等。1960年,任上海文史馆馆长,直至逝世。

一生好学不倦,英语造诣精深,被誉为"中国英语教学先师"。

主要著作有《英语语法规范》、《科学观之英文法》、《英语文法》、《高级英语读本》、《国际音标发音字典》、《英语教师手册》(2册)等。编辑或与人合编的有《中国百科全书》、《英汉模范字典》等。


点赞(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