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大中文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百年学脉源远流长,成为一代又一代中文学人的精神家园。浙大中文先辈们孜孜以求,在学术领域拓一方疆土,以新知识、新思想启迪着代代中文学子。浙江大学文学院以百年积淀为起点,在更高的使命愿景引领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浙大文学院”开设“吾院吾师:文院故事大家谈”专栏,邀请名家校友,讲述他们心中的文院故事,感念师恩,追寻往昔,重温那些不可忘却的记忆。

本期推出的是卫军英撰于2023年的《平慧善先生二三事》。

原文题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世多悲哀》

原载于2023年1月7日公众号“栖溪风月”


疫情期间,闻知原杭州大学中文系平慧善先生过世,不胜唏嘘。我读本科时候平老师讲授古代文学,她从山东开研讨会回来,课堂上曾给我们放蒲松龄俚曲的录音,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还记得那个调调:谁家的少年好不也么乖,差点和奴撞满怀。头不抬,斜将俊眼看将来:上边看模样,下边看绣鞋,看着奴像是心里爱,回头走走又徘徊,颠倒神思脚步歪来。我的天咯外,害相思,他定把相思害。几年后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平老师又由杭大古籍研究所负责人,转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次年平老师命我与含松主办全国古代文学讲习班,记得开班那天,正是儿子满月之日。我联系的办班地点就在西溪河下原杭大中文系院里,某天我和含松房间里说笑,混合了一句东北的口头禅,两人仰天分躺在对面床上,捧腹大笑而不能自已。那是1988年的暑假,办班也是教研室第一次创收。再后来我做中文系工会主席搞创收,也是用的办班的方式。


那时期平老师曾指导我写《陈书今译》,并约写过李煜的词传。这些虽然因种种原因未能出版,但对我帮助很大。记得92年我下海去娃哈哈,不少人还感叹。前段时间过世的吕洪年老师就说:小卫,你放弃了一个大学教授的道路。吕老师眼光明亮,讲话中气很足,音容笑貌至今犹在眼前。倒是平老师跟我说,多闯闯也多点变化,不然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老太太个性弘放,是那种不让须眉的女性。昨夜匆匆填词,今晨再用原韵有再作。



《江城子》

颢穹天道自悠悠。疫淹留。不怜愁。

人世徘徊、弥漫几时休。

野路荒村踪影少,鸡犬隐,草蓬幽。


颓残古木横平丘。任春秋。枕寒流。

阅尽沧桑无数、又何惆。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不语,问谁收。




2020年12月19日,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代表探望平慧善先生



平慧善先生

平慧善(1934-2023),1934年10月出生,浙江海宁人,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7月,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合并到新创办的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12月退休。1983年至1986年任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为古籍所的创立做出重要贡献。平慧善老师长期致力于明清文学及古代女性作家研究,著有《黄宗羲诗文选译》《黄宗羲全集》《新译姜斋文集》《说岳全传校注》《李清照及其作品》《李清照诗文词选译》等,参编《中国文学史》《全明诗》《公案故事集粹》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文。

2023年1月6日,平慧善先生于杭州逝世,享年90岁。



作者简介

图片

卫军英,文学博士、传播学教授、浙江大学文化产业学博士生导师,浙大城市学院学科带头人,城市文化创新传播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当代词人,整合营销传播研究专家。1978年3月入学杭州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留校讲授古代文学。后转入新闻与传播学系,曾任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总支书记、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首任助理等,并兼浙江省传播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新闻传播学教指委副主任等学术职务。跨界品牌营销、文化传播与诗词创作多个领域。已出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务》《品牌营销》《营销的律动:卫军英谈营销传播》《媒体创新:营销即传播》《现代广告策划》等品牌营销及文化类著作30种,有《栖溪风月》《栖溪词叙》的诗词集行世,并主编《城市文化传播书系》《东南佛国文化传播丛书》《大运河城市文化书系》等系列丛书。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