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奇的崇尚精神 今天仍在闪光

(代序)

杜好荣


一、放弃功名追求,甘为孺子牛


平子奇是清朝中期的一名监生,科考落第后,他没有继续追求,不慕仕途,淡泊名利,固守乡闾,甘心做平民百姓,在平凡中度过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的一生,是智慧闪光的一生,是正义与邪恶较量的一生。虽然他没有入仕做官,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他用自己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与邪恶势力、与权贵豪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和较量。他热心帮助弱势群体,为民雪恨,解救众生,成为受害者的救星。他云游四海、名噪荆楚、蜚声中华。

平子奇自幼勤奋好学;机敏过人,智慧超群。在冠年入庠,书院业成,荣升国学,名列监生。他满腹经纶、能诗善词、文采绝伦,有笔刀神功之美誉。

在嘉庆二十一至二十四年,两次参加会试,因为快笔之误,一次把羣字写成现在的君羊并列;一次把圣朝

的圣字未写出头,被举考官以亵渎君主之嫌被排斥。当时平子奇年仅二十三至二十五岁,正当风华正茂之际。

既然平子奇学文甚佳,仅仅因为快笔之误,两次落第,不免今人会有些质疑。原来封建王朝的科举殿试,内幕黑黯,随意性很大。一字之误,人名悦心。而颠倒是非,张冠李戴者有之。例如,在康熙三十年,辛未科殿试,阅卷官进呈前三本卷子,吴昺第一,戴友祺第二,黄叔琳第三。皇帝嫌状元之音同“无柄”而感觉戴友祺之名甚佳,吉祥有福,并将戴友祺改为状元。甲辰开寿恩科,慈禧太后亲自抓殿试阅卷大权。她在阅进卷中见到,状元为广东米汝珍,可是皇太后不喜欢粤人,即摒卷于一旁,便把吉祥如意名字的刘春霖排名第一。这充分应证了: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说平子奇有快笔之误,亵渎君主之嫌,就不难理解了。

说来平子奇也太可惜了,两次会试落榜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气馁,还是可以争取的嘛。因为封建的科举制度是三年一省试五年一殿试(京试),考生年龄不限。当时有八、九十岁求功名,百岁登场的大有人在。像宋朝梁颢八十二岁中进士,广东百岁老人黄章赶考场。那时落弟的平子奇,年仅二十多岁,正是才艺释放的最佳年华,是什么原因驱使他放弃了功名追求呢?至今不得而知。

封建时代,除了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后入仕做官;还可以通过立功、献宝、名人引荐等多渠道入仕。别的不说,平子奇有一个在山东省做知府的外祖父名罗友尚,而且平子奇在他外祖父身边读过多年书,亲聆外祖父的教诲与熏陶。外祖父也很喜欢,也赏识他的才学。按常理说,外孙有求外公大人,在知府求一个一官半职,何尝不可?他没有这样做。

他的同窗挚友,蒋丹林《翰林院侍讲》,黄仙桥《翰林院编修》均在京城做官,先后力荐他入幕任职,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由于平子奇状告监利堤工弊政有功,他以亲身经历,铁的事实写出了:《呈水利时务策状》、《监邑堤政历年流弊》、《监邑岁修土方历年增派论略》、《江陵监利水利图考证略》、《駁废江堤议》、《论李赓庭宜加处置状》、《续禀策状》。湖北省总督周天爵阅过平子奇的呈状,亲自查实取证,认为“利弊清晰,明通博大”,觉得平子奇是个为民办实事的正直人才,并亲笔题书,选拔他入幕襄理政事。平子奇却衷心陈词:“上有老母,下有妻儿,家无鼠粮,耕无劳丁,落第书生,才疏学浅,唯恐贻误政事,实难从命。”婉言谢绝。

上官的引荐这是好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平子奇你怎么这样固执呢?请看唐代诗人孟浩然在青年时代给当朝宰相张九龄诗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唯有羡鱼情”,表明了诗人的从政热情。平子奇却与之相悖。

平子奇无论内因和外因都具备有入仕为官的可能性,为什么他却选择了放弃?不求功名,不为自己升官发财,甘做平民百姓,困守乡闾。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他刚直不阿的秉性有关,他不满时政弊端,深恨官吏贪婪暴敛,怜悯百姓熬苦受煎,所以才选择了放弃名利追求。在他后来的人生战斗中充分验证了这点。


二、云游四海,名扬九州


平子奇也像历代的文人墨客喜欢游览名山大川,谒拜名胜古迹。他来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读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民所忧,为民所乐的民生思想,在他心中打下深刻烙印。

走荒湖读《离骚》,“恐皇舆之败绩”“哀朕时之不当”,“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以掩涕兮”,被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所感动。

乘帆船,顺江而下,抵达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吴蜀联盟,抵御曹魏南下,周郎巧借东风,百万曹军樯橹灰飞烟灭,好不壮观。在下汉口的船上写下:岸花烟雨送行舟,记得晴川是上游,别路东风怀赤壁,计程旬日到黄州。不须挝鼓说才子,正喜停桡问竹楼,偶向江湖来作客,飘然身似海天鸥。

来到龟山,登黄鹤楼,见到崔颢的千载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却有几分伤感。他抬头一望,不远处传来悲哀的哭声,只见一老妪正在抱头痛哭,如此悲伤。平子奇上前问得知,原来她家在龟山上有块菜地,也是她家几口人赖以生计的一块菜地,前几天,被汉阳制台大人强占去做了他父亲的墓地。地被强占了,一家人生活没有着落,怎么不叫人悲伤呢?再说,一个堂堂的汉阳制台大人占了这点小便宜,就是田主告状喊冤,又有谁管呢?所以,老妪只能每日望着那块菜地痛哭。

平子奇听后,一面安慰这位老人,劝她不要哭坏了身子,“再哭破天也没有用,这个世道,像您这种事,哪个官府来替平民说话,不妨我来跟您想个办法试试。”老妪见来人出言聪耳,又有几分雅士风度,一时像见到了救星,心中减少了几分忧愁。

平子奇对老妪说:“我今天写两份状词,你明天去张贴,一张贴在汉阳府衙门口,一份贴在武昌总督部门前。”老妪按照平子奇的办法做了,时过两天,武汉三镇一阵喧哗,大街小巷来往行人都在议论。省总督吴大人了解此状词出自监利有名的“光棍”平子奇时,心中确有几分佩服之感,“好个平子奇,果然厉害!”吴大人自言自语。因为总督吴大人曾处理监利公案时,对平子奇有所了解。对此案不能马虎,得亲自去查看是否属实。

再说汉阳制台大人自从父亲葬了龟山一块风水宝地,正在沾沾自喜之时,突然见到贴在本府衙门前的状词,吓得面如土色,六神无主,只见状词写到:“龟山仙人地,葬了出皇帝,制台有野心,谋朝先谋地。”

谋朝之罪,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是要杀头的呀!这要是传到京城,让皇上知道了,不但要丢了乌纱帽,而且性命也难保,还要连累九族呀!

总督吴大人是马不停蹄,赶紧到龟山脚下查实,果然见一新坟,问其田主情况属实,回府后将汉阳制台定为:强占民田罪,报请刑部,革除其制台官职,令把坟墓在三日内迁走,将地归还原主。老妪复得了养命地,当然欢喜,无比感激平子奇。一个二十来字的状词,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威力,把一个不可一世的汉阳府制台大人拉下马。我想,这不仅说明平子奇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种济世为民的精神所在。后来,平子奇的名声在武汉三镇传响了。

记得监利有一潘氏,丈夫早逝,留下一个只有三岁的女孩,名荷花。母女两相依为命。荷花长到十八岁,亭亭玉立,含苞未放,人见人爱。一天荷花在地里挖野菜,被县里大财主的儿子刘癞皮见到了,他垂涎三尺,顿起邪念,上去调戏被荷花拒绝,并严厉斥责,你在光天化日下不得无礼。这时,刘癞皮心中很不是滋味,心想你一个穷家小户姑娘,连肚子都填不饱,不是你长得眉清目秀,我这个纨绔子弟怎么会热心呢?不识抬举,反而还斥责少爷我。刘赖皮恼羞成怒。把手一挥,一群随从将荷花抢回了家。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要荷花做二房,荷花死活不答应。晚上趁荷花疲惫不堪昏睡时,刘赖皮摸进房想对她行奸侮辱,荷花惊醒,拼命反抗,就在你推我揽之时,由于荷花用力过猛,将刘癞皮推抵在鼓皮墙中的一根柱子上,刚好柱子上有一颗铁钉,刺进了刘癞皮的右眼当时鲜血直流,刘赖皮一阵惨叫。财主刘茂盛见儿子右眼刺瞎,当场大发雷霆,并扬言要把荷花送官府治罪。他捏造伪状,硬说荷花姑娘是为儿子娶进门的媳妇,说荷花情操不贞,外有情人,蓄意将儿子眼睛刺瞎。刘财主将银子和状词一并送到县衙。即时发差将荷花姑娘关进了监牢。

母亲潘氏,自从女儿被刘赖皮抢走后,一直打听不到消息。昨天听一人从城里回来说,荷花姑娘被关进了监牢,潘氏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五雷轰顶,悲痛万分,几次跑到县衙门前喊冤,都被衙役赶了出来,历时两年多告状喊冤毫无结果。潘氏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急得团团转时,有人建议说,官司打不赢,何不到白家湾请平子奇来,他一定有办法打赢这场官司。潘氏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找平子奇说明了女儿被害的经过。平子奇听完叙述,怒火填膺“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是何体统,我一定要为你出这口冤气,救出荷花姑娘。”潘氏听到这些话,心中忧愁打消了许多。

就在这时,平子奇打听到省总督阎敬铭大人要来监利视察灾情,这是个大好良机,一定要抓住。连夜写好了状词,叫潘氏拦马喊冤,并在桥头竖起一块牌子,横幅上写着:“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有钱该生,无钱该死。”随员将此景,禀告阎大人,阎大人阅过状词,忙问桥上的“农夫”平子奇,你是她何人?平子奇说:“我是她同村见证人。”平子奇将荷花被抢,关进监利监牢经过陈述了一遍,说:“草民所言,句句属实,请大人明察。”

第二天,总督大人在县城开堂公审,总督大人见“农夫”打着灯笼进公堂,后将灯笼里的灯吹熄。阎大人见此景,忙问“农夫”:“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平子奇。”“你为何大白天打着灯笼进公堂?”“老爷您有所不知啊!近些年,监利是有天没日头啊,天黑无路可走啊!”“见到本官后你怎么又把灯灭熄,又是何道理?"“人都言,您阎总督为官清正,秉公执法,您是明镜高悬,是非能鉴,百姓见到青天,所以我才……”“好,我明白你的意思。”阎总督领悟到平子奇的良苦用心。不免心中自肘,监利的平子奇果然非同小可。看来此案须得谨慎才是。

总督大人故作正经,把手中惊堂木重重一拍:“平子奇,状词所言和你陈述的都是真实的吗?如有不实,诬告之罪,你可知晓?”“回禀大人,小生所言,字字是真,句句属实。”老爷又传荷花上堂详细审问。她饱含悲伤泪水,愤怒控诉刘财主,父子欺辱的经过,在铁的事实面前,刘茂盛、刘癞皮不得不承认荷花姑娘是抢来的,眼被钉刺是相互推揽中误伤,咎由自取。案情一目了然。闫大人思量,此案为何久告不发,把一个无罪的年轻女子关监两年多时间,难怪平子奇所言,监利是“有天无日”,果然如此。总督闫大人一怒之下,对涉及此案有关官员一一问责,将受贿赃官严加处置,判刘赖皮强抢民女,占为妻妾罪监禁五年,判刘财主行贿,捏造事实,诬告他人罪,重打八十大板,并罚纹银四十两安抚荷花姑娘母女。对仗义执言为民伸冤的平子奇予以旌表。

平子奇从监牢中救出了荷花姑娘,为潘氏母女申明了两年含冤,平子奇的名誉又一次传遍了四乡八村。

自从那次登黄鹤楼,在龟山为菜农争回了菜地,他的名字享誉三镇,他在汉口停留了一段时间,也结识了一些知己。尔后乘风帆顺九江而下,来到南昌,起坡来到街市,只见一大堆人围着一老妇在哭诉,平子奇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前去聆听,听她说:“丈夫早逝,留下一个九岁的独生儿子,相依为命,每天在大街乞讨,儿子在一家油炸店替人卖油条。一天遇以银楼老板问我儿子油条多少钱一根,儿子言,一文铜钱两根。银楼老板故意刁难儿子说:‘我只买一根给我家狗吃’便从荷包拿出一个铜板要我儿找半个铜板给他,我小小的儿子束手无策,那位刁生说,你没办法,我有办法。说时他拿来一个大铁锤,举锤砸下,我儿子低头去抢铜钱,正好被举起的大铁锤砸中脑门,当场命归九泉。”

银楼老板出钱买通了官府,轻描淡写,说是误伤。老妇四处喊冤就是无人理睬。平子奇听完老妇哭诉,心中怒火顿生,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老妇讨还公道。

平子奇经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官府衙门也和监利一样黑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平子奇心想,此案在本地官府是无法告发的。过了一段时间,打听到近日有京都巡抚李大人来南昌巡视工作,打马游街三日。平子奇非常惊喜,认为伸冤的机会来了,于是连夜写好状词,叫老妇明日到街市见李大人拦马喊冤。状词上写道:“锤钱毁国,舍命救主,侮辱君王,草菅人命。”大人阅过状词,询问是否有证人?平子奇在旁一一作了证实。他叙述了事情的原委,控诉银楼老板草菅人命后用金钱买通官府,逍遥法外,老妇无钱无人,冤仇无处申诉,还望大人做主,为老妇讨回公道。巡抚大人听原告和证人诉说,见到血迹斑斑的铜钱,人证物证俱在,认为“毁国辱君,草菅人命”,事关重大,即投刑部,将银楼老板以故意伤人罪判处二十年牢监,并补偿五十两白银作为老妇的养老金,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一律革职处理。

在平子奇仗义为民伸冤报仇的执着和努力下,才赢得了一场人命官司的公正判决,当然平子奇的这种济世精神也在赣江沿岸传开了。

为了谒拜他心中崇拜的圣人——孔子,辗转来到山东曲埠。先谒拜孔子圣庙,只见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庭院古柏苍松,碑刻如林。孔子一生以德政传授天下,提倡仁爱思想,他一生治学严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以儒家思想教化世人。为后来,平子奇在他乡兴办私塾传教奠定了思想基础。

谒拜孔子后顺便来到徐闻县,看望久别未见的知县外公大人。外祖父为了给外孙洗尘,在家摆了一桌家宴,同时也请了一些幕僚、文人学士来陪平子奇,文人相聚举杯碰盏酒过三巡,当然少不了吟诗作对,这时有个不怀好意的刁绅说:“平子奇,你外公常当我们面夸奖你才学出众,诗意敏捷,我今天出一上联请你吟对如何?”平子奇望了对方一眼,淡淡笑了一下,“试试吧。”“西鸟东飞,满地麒麟难下足。”稍等片刻,平子奇吟对:“南龙北跃,一河鱼鳖尽低头。”那位刁绅自讨没趣,觉得被贬,接着又出一上联:“山中无老虎。”按常对是“猴子称霸王。”平子奇则来了个:“楚地有雄鹰。”那位刁绅又没得到便宜。在坐的人都称赞平子奇才思敏捷,对得妙。在坐的外公觉得有一个才学出众的外孙更是华堂生辉,心中也有几分愉悦。

平子奇在徐闻县逗留了几天,启程来到京都。在京做官的同窗挚友蒋丹林、黄仙桥听说老同学来京,更是恭迎不暇,招待洗尘。以叙故情。平子奇讲述家乡父老常受水患之灾,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官府衙门黑暗,贪官污吏横行乡里。与此同时,把他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所行—一陈述。当他讲到如何抗争惩罚不法官吏,替穷苦人伸冤雪恨时,他开怀大笑。蒋丹林,黄仙桥也津津乐道赞老同窗还是当年那股硬骨秉性。

在好友的陪同下,他们来到八达岭观光古长城,登上城楼俯视极目,山峦起伏,逶迤腾浪,一片葱郁。远观长城,如舞的曲龙,盘山绕岭,好不壮观。当年始皇为防外敌入侵,举全国之力,用人工筑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他们无限感叹。伟大出于人民!

回到紫禁城,平子奇有幸见到故宫林立,檐牙高啄,雕栏玉砌,龙凤呈祥,金瓦赤壁,鎏光溢彩,好不富丽堂皇。与乡下比较,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平子奇硬骨子里却觉得有几分酸凉。

平子奇走遍大江南北,足迹踏遍齐、鲁、燕、赵、吴、越、豫、楚,视害民者如豺狼,投予“飞镝”,不顾个人安危得失,奋起而扫之。以上讲述的几个故事,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他的人生中,助人为乐的好事他做了一大串,以上所述就好像从一串碧玉上摘下了两颗闪光的珠子儿。折射出平子奇身上有一种助人为乐的崇尚美德和一种嫉恶如仇,敢于抗争,济世为民的民族精神。

他有文人高雅的情操,具备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浏览天下大好河山时,饱蘸墨笔,吟诗作赋,为世人留下来隽美的华章,以荐读者共享,兹摘几篇如下:


登金陵极恩寺塔

塔影冲霄半接天,金绳铜壁倚云悬。

人攀佛顶仙梯上,窗瞰城头辇路前。

万里山河归一览,六朝风景又千年。

凭栏笑问新巢燕,巷口雕梁又度迁。


雪中别扬州

不辞风雪落纷纷,旋别扬州月二分。

河上归舟行渐远,去时歌管那堪闻。

梅花断送清江水,落叶空飞蜀岭云。

谁换烟花好颜色,都穿一幅素罗裙。


入都门

梧桐叶落报秋初,瞻就从容入帝都。

八肩关门严虎卫,九天阊阖共凫趋。

花随风辇香千里,柳向龙池绿万株。

跃马长安凭眺眼,英雄谁肯老江湖。


登岳阳楼

澧兰沅芷艳芳馨,独上危楼俯洞庭。

湘水常潆千古绿,君山不碍一湖青。

九重天外长沙路,七百年来小范亭。

笑问朗吟仙子居,几人沉醉几人醒。


罗有尚知徐闻县事后加知府衙“秋夜御河遇龙衣贡船”

画船灯火杂笙萧,闻奉宫衣入上朝。

星斗高悬增彩色,文字珍重贡琼瑶。

美藏敝冕思神禹,藻绣山河想帝尧。

拟献丝纶来阙下,新箱龙衮压金貂。


都中呈黄仙桥太史

荆南风雨共三更,曾向西窗订旧盟。

此别八年从汉口,相逢再喜在都城。

席珍早聘当时阶,赋玉犹怀不字贞。

已到名山人尽仰,词林况是树光声。


恭纪今皇銮驾东巡

凰纪承平上苑春,銮舆今始出东巡。

诸王陛极迎天子,辽海苍黎见圣人。

鹭振风云护驾辇,龙飞化雨泽成仁。

会同有绎绥邦日,群仰皇躬旧典循。


投匦谏院

圣主开言路,舆情达日边。

台高留谏草,院冷近寒天。

入告当荛意,承流左右宣。

堂空门不闭,公正仰无偏。


抵都中,闻家乡原口复溃之音

不难渔猎万人财,复买洪荒水一杯。

我辈有能回马首,邑中何事怨孤骀。

毁家也愿纾乡难,援手知非济变才。

未忍为鱼沧海上,望恩奔向九重来。

……



三、铲除堤弊奸党,人民拍手称快


平子奇在京城上书《投匦谏院》,等待皇恩降临人间之时,闻家乡朱三弓原口复溃,心急如焚,辞别友人,日夜兼程往回赶。回乡见到民房被毁,稻田被淹,饿夫遍野,一片凄凉景象。

监利是水患之乡,经常闹荒灾,这些除来自天灾和地理环境的因素外,人为的因素也不可忽视。把持江堤防御维修大权独揽在堤董李赓廷之手,他就是罪魁祸首。每年利用江堤维修,巧立名目,采取虚报隐瞒多贪多排的手段,搜刮民脂民膏。防御工程层层包揽,偷工减料,刨土见新,挖脚补段,导致江堤单薄,挡水不坚,经常溃口。他与官衙串通一气,网络朋党,狼狈为奸,横行乡里,无所不为,百姓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

李赓廷一面借修防借口大敛民财;溃口后,又肆无忌惮地侵吞朝廷赈灾款,人民受苦,他们从中渔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当时真实的写照。老百姓对于他们的行径深恶痛绝,但谁又敢言呢?多年的痛苦,只有忍受着。平子奇多次苦口婆心的规劝罪恶多端的表兄堤董李赓廷。“你身为监利堤董,要多为监利人民着想,多办点实事,不要贪得无厌。”李赓廷权势在旺,哪里听得进这些话呢。持藐视的目光对表弟平子奇说:“你是不是见我当了堤董发了点小财,你就眼红了?简直是井底之蛙,你没见到外面的世界,别人当官的,发大财,大有人在,你不要大惊小怪。像你这个穷秀才,父母培养你,读了一肚子臭书,能当饭吃吗?不识时务,朽木一株。”……

忠告之言不但没听进去,平子奇反被表兄数落了一番,心中怨气很不是滋味。他带有几分气愤的口气说:“如果你听不进规劝,照着下去,终究是没有好结果的,不然我要告你的状!”

李赓廷挺了挺胸,高高昂着头,哈哈大笑说,你这个穷秀才,虾子小鱼还想在铁子湖翻多大个浪呢?

平子奇见到李赓廷气焰嚣张,毫无悔改之意,联想这次朱三弓的溃口,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民出这口冤气。就在李赓廷正在做坐收渔翁之利的美梦之时,平子奇九条十三款的状词呈送到湖北省总督周天爵手中。“半堤水,悠悠风,太阳晒倒朱三弓。”虽然轻描淡写,却力发千钧,含蓄深刻,引起总督大人重视。周大人仔细阅读了平子奇呈状,条条款款罪大恶极,触目惊心。周大人吩咐下官一一查办核实,并亲自到朱三弓溃口处勘察实情,询问当地百姓,了解这次溃口的情况,以及官衙治政情况。老百姓如数“家珍”,与平子奇呈状相符。总督大人觉得事关重大,关系牵涉面广,案情错综复杂等原因,决定回省府审理,不久传令下来,押嫌疑人等火速赴省。在开庭公审上,面对铁的事实,堤董李赓廷,监利堤工总局局长胡光治,监利土局局长胡玉昆等一伙,结成朋党,贿赂当局,坑害百姓,罪大恶极。总督大人根据所犯罪恶轻重一一严惩,将首犯堤董李赓廷腰斩,于武昌城门示首,警示世人。判两胡二十年劳役之罪,时任知县革职查办,凡与本案涉及有关人员一律治罪。

《弹指堤弊》案,终于获得了公正处理,监利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四、呈图献策,造福监利人民


监利襟百里洪湖,枕长江,近洞庭,依汉水,有水乡泽国之称。长江自明朝诸穴堵塞,逼水归槽后,至清代河床不断抬高,监利九曲回肠,每汛期,洪水暴涨,长江水位高出院内地面10余米,全县人民依堤为命,从明清至民国的582年间,监利发生水患128次,哀鸿遍野,人葬鱼腹。

每逢汛期,上游积水,如顶贯足,河道堵塞,内涝成灾,县域农田常成国泽。直到今天,人间还流传:监利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丰年不丢讨米棍,来年去讨粥。

监利特殊的地域环境,加上封建统治的笼罩,贪官污吏敛财,堤工弊政横行,县主朋比为奸,老百姓长期受水患之灾困扰,三年两水,在死亡线上挣扎。平子奇目睹惨景,心急如焚,虽然手无权柄,但雄心勃勃,发誓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社会,唤醒当局,来拯救人民,解决监利乃至江汉平原的水患局面。

平子奇怀着一颗治理监利水乡国泽的雄心壮志,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间,开始了他艰辛的勘察工作。他借鉴上古禹王治水的经验,决雍疏滞,引水入江。他背着干粮,徒步一千多里,走遍江汉平原,江襄两岸的大河小港深入其境,查清大河小港,湖泊垸堤,询问水系的源头及分布情况,用总览全局的眼光,全面系统的绘制了江汉平原治水蓝图。并写出了监利江陵考记略。用科学战略的眼光,大胆地提出了内荆河改道,螺山需建闸泄洪等高屋建瓴的建议。哪里需要疏通,哪里需要节水堵流,都详细绘入图中。他的治水蓝图得到了当局政府的认可,先后加以实施。汪制府吸纳了他的建议,下令人民疏河洗淤,堵水截流,大兴水利设施建设,在螺山建起了泄洪闸。后在同治四(1865)年,内荆河改道,自西向东斜穿县境腹地70多公里,这就解决了来自江陵,荆门,潜江上游之客水,经内荆河出青滩口,沌口入长江。解决了昔日上游客水对监利境域泛滥成灾的局面。

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治理,监利水患问题解决了,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原来三年两水逃荒要饭的日子。人民心中不会忘记平子奇,他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在他妻子分娩的第二天,不顾家人的安危,带着干粮、行李,孑身出门,走南闯北,餐风露宿,勘察水源。在大年三十,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却病倒在外地一个破庙里,还是得亏一个好心人,在正月初五把他送回家来。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才换来了人民的幸福,世代都在传颂他的名字——平子奇。


五、弘扬崇尚精神,振兴中华民族


平子奇虽然离我们比较久远了,但是只要提到他的名字,监利童叟妇孺都知道他的故事。每当讲来,人们都会深受感动,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那种无私无畏,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那种不惧邪恶、拼死抗争的正义精神;他超人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才造就了一个传奇的人物——平子奇。

他这种精神,在经济高速发展,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今天,更是难能可贵。

前些年,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淡化思想教育,尤其放松了党的思想教育,酿成党风不正,民心败坏,社会歪风邪气盛行,丑陋现象百出。“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在单位、领导干部渎职,工作人员懒散,党群关系水火不容;人与人关系尔虞我诈;法轮功妖言惑众,国有被颠之危,人心惶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主席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党的思想教育,从严治党,提倡廉洁勤政,优质为民的思想理念。表彰先进模范人物,学习雷锋精神,号召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做人民的好干部。传承国学文化,以人为本,德才兼备,博爱众生。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不忘国耻,发扬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表彰见义勇为,弘扬正义精神,赞美尊老爱幼的道德思想,教育鼓励人们明确学有榜样,比显美丑的荣辱理念观。只有大力弘扬这种崇尚精神,才能凝聚成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砥柱,我们的民族乃至我们的国家才能健康向前迈进!

今天回顾历史,讲述平子奇的故事,他的崇尚精神,像一块埋藏在地下的金子,虽然历史久远,挖掘出来仍在闪光!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