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平翰这个名字,如今的南通人知道的恐怕不多,但要说到狼山之巅广教寺入口门柱上的那副对联: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却几乎人人耳熟能详,而这副对联正是清道光年间曾任我南通州知州的平翰所撰。
在其三十多年的宦游生涯中,有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江浙沪一带任职。
平翰精通吏治,为政有方,性格廉介而有操守。他每到一地,兴利除弊,重视文教,教化民众,颇有作为,深得民心。
他在宿迁时,审案简明宽恕,其民风教化和为政之道受到百姓普遍称颂。
在上海知县任上,支持地方办蕊珠书院。
在吴江知县任上,提请户部豁免黎里6处义冢。
在遵义知府任上,振兴文教,创建培英书院,引拔后进;建养育堂,收育婴孩;礼贤下士,当地名士萧光远、黎兆勋、李桂林、朱奎章、李栖凤等常为其座上客,全然没有知府大人的架子;主持修纂方志,在府署内的来青阁开设修志局,聘请名士郑珍、莫友芝主笔纂修《遵义府志》——成为地方志中的杰作,堪比《华阳国志》,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第一”;逢旱灾,筑坛祈雨回龙寺,至诚所感,居然甘霖丰沛。
署苏州知府时,水乡多盗,檄令计巷人费元秀督捕巡缉盗魁吴沙哥;又将狱中的徐有壬释放,令其招募枪船协助守府城各门。
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率军分路向常州挺进。时在常州的两江总督何桂清换上便服由间道仓皇出逃,步行出东门,刚上马,恰逢常州知府平翰带兵在城外巡徼,走过来问询。何疑其追己,欲举枪射击,平翰急忙躲避保住一命。何督怒马绝尘而去。
平翰于道光十四年七月由议叙(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升任通州知州,到道光十六年八月离任,握我通州之篆两年多的时间。上任伊始正值汛期,通州发大水(《通州直隶州志·卷末·杂记·祥异》:十四年秋大水)造成内涝,大水把盐仓闸给冲坏了。平翰组织人力开放盐仓闸边上的耳闸泄洪。时值大暑天气,平翰不避溽暑,每日亲临现场监督盐仓闸的修缮。对于唐家闸的修缮工程也是如此。又对通州境内的白蒲河道及通江之姚港等二十七处港汊河道进行了疏浚和修缮,解决了洪水内涝的问题。可贵的是这些抗汛排涝工程都是由平翰带头组织发起,民捐民办,不动用公帑一文钱,一粒粟。工程完工后,平翰亲自撰文,刻石立碑,以垂久远。
清初,通州原是扬州府下面的一个属县。考虑到通州滨江临海,控扼大江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于是雍正二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查弼纳上疏朝廷,请升通州为直隶州,辖如皋、泰兴、海门三县。通州原为扬州属县时,通州没有本地的试院,诸生岁试、童子欲考秀才,须自备数月的资斧长途跋涉到扬州府的试院(设在泰州)参加科试,且不说路途奔波之苦,单是路途及科试期间的资用就令考生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学子们参加科试的积极性,每年前往泰州考试的学子不过一千几百人。雍正元年上任的知州白映棠深知此弊,乘着雍正二年通州升格为直隶州的机会,于当年即向朝廷申请设立试院。通州试院设立在州署东原察院的旧址,知州白映棠首倡,通州一州三县的士绅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一年的时间试院落成,并初具规模。通州自有试院以来,督学使者(学政)岁时按临,诸生岁考和童子考秀才都在通州本地试院举行,再无远途跋涉之苦,也节省了大笔的资斧,极大地调动了学子科试的积极性,每年参加科试的诸生、童子的人数成倍增长,对南通州的人才培养和文教振兴功莫大焉。八十余年后的嘉庆十一年,时任通州知州的张桂林对试院进行了修缮与拓建。又过去近三十年,时任通州知州的平翰有鉴于试院自初建迄今已逾百年,年久失修,“倾欹渗漏,将有覆压之虞”,于道光十五年召集本州的缙绅士大夫商议缮修试院之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知州大人平翰带头捐出俸禄,本州缙绅纷纷踊跃解囊相助,于是鸠工庀材,对试院进行大规模修葺,重修了大堂及东、西文场。考虑到通州生齿日繁,对试院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建,以满足不断增加的考生应试之需。
通州平潮的凤翔桥及平潮镇这一地名与平翰有关。凤翔桥是通州三十里镇上横跨于通扬运河上的一座石桥,桥长50米,桥宽4米,亦称“平潮大石桥”。早在未建桥时,往来的行旅只能通过渡船摆渡过河,很不方便。乾隆二年时,有位曾任理问官的当地马姓缙绅欲在此建桥,已选好了址,建好了桥基,并在河上架好了石梁。不料白蒲镇的人认为此桥建成后将破坏白蒲的风水,不同意在此建桥,双方起了争执,对簿公堂打起了官司,建桥工程因此受阻。当地人只能在已架好的石梁上铺上木板,取名“中板桥”。四十一年后,三十里镇有两位举人汤整和钱柏又重议建桥之事,然而仍因白蒲人不依不饶与之打官司而不得不作罢。此后又过去数十年,到了道光十六年(1836年),当地人考虑桥面的木板易腐朽,过不了多少年就需修桥,更换木板,终不是个永久之计,于是再议修桥之事。这一动议得到了时任通州知州平翰的支持,亲自出面调停白蒲人和当地人,反复做说服劝解工作,终于平息了这场历时近百年的建桥风潮。三十里镇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这座大石桥给建成了。
大石桥落成之日,三十里镇人感激知州大人对建桥的大力支持,请平翰撰写一篇记并勒石为碑,以记述此桥创建过程的风风雨雨。
平翰欣然从命,亲撰《修建翔凤桥记》并以精楷书之。平翰在《修建翔凤桥记》中说,“以其地左右有鸣凤、凤尾两桥而此当其中,故易其名曰‘凤翔'”,这是翔凤桥名的由来;又说:“桥所在名三十里镇,以去城远近得称,亦沿乎俗耳。桥既更名,并易斯地为‘平潮镇',合附记于后。”当地原名三十里镇,以其离通州城三十里而得名。桥既然已更名了,地名也一并改一改。平翰考虑到此桥的建设几近百年,其间几经风雨,承载着三十里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总算风波平息,终于建成,完成了几代人的夙愿,于是把当地更名为“平潮”,此为平潮镇镇名的由来。
平翰居官清正廉明,请托不行。暇则琴书为伴,吟咏之声,丝竹之音,传彻堂外。工书,行书学褚遂良,兼采颜、米之长,姿态秀劲;草书法十七帖,颇有逸趣,尤善书擘窠大字,有《求青阁》帖行世。他所留下来的墨迹为后人所宝爱之。著有《宦游草》《黔輶吟》。
2022年5月31日
平翰楷书《修建翔凤桥记》道光十六年
附:
参考文献
1、王藻《崇川各家诗钞汇存》:平翰樾峰,山阴人。少游大幕,精吏治。性廉介,请托不行。牧吾通时值岁涝,盐仓闸冲坏。开耳闸以泄之。日督工修缮,不避溽暑,唐家闸亦如之。又挑州境之白蒲河道及通江之姚港等二十七港,民捐民办,不侵一丝粟。皆自书勒石,以垂久远。工诗,尤善擘窠书,所留墨迹郡人至今宝之。著有《宦游草》。
2、《通州直隶州志·职官表》:平翰,字樾峰,浙江山阴人。由议叙升任通州知州。工书,善擘窠书。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攻略》:广教寺门首石柱有清代通州知州平翰所书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陈国强《南通名镇——二甲镇、余西镇、平潮镇》:平潮镇 人文掌故 清道光十六年(1836),当时,单家店人要在纵贯五甲镇的运盐河(即今通扬运河)上筑一座石桥(即平潮大石桥,亦称翔凤桥),能站在桥上遥望白蒲。而白蒲人认为此桥建成后将破坏白蒲风水,故与单家店人打官司。单家店和白蒲皆是书宦之乡,通州官平翰亲自出面调停,使风潮得以平息。平翰特作《翔风桥记》,既取民间祈求之愿,又记风潮平息之事,遂正式将单家店改名为“平潮”。……
《江苏省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 第二章 太平天国在江苏的革命斗争 七、席卷苏南,开辟苏福省根据地:……1860年5月20日,忠王李秀成、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率军分路向常州挺进。何桂清获悉丹阳清军大败、和春逃回常州的战报,心惊气馁,莫知所措。因发现总督署中的家丁、旗牌中似乎有不少太平军内应,于是急调张玉良的亲兵自卫。时督办常州军务、总理粮台的查文经会同江苏布政使薛焕等禀请何桂清退保苏州筹饷,何桂清乘机上奏,借口和春已到常州,军务仍归督办,自己往苏州筹饷接济之名,“立思避逃”。5月21日,何桂清密约诸帅统标兵出走。时城中士绅们 “皆倚何督为长城”,忽闻何将东避,大哗,为保命计,在赵某和商界徐某等倡议下,百余绅士更番集于元丰桥下,拦道执香挽留何桂清,在后附和者约数千人,“大呼义民留督守城,齐心杀贼”。何桂清派员劝退不听,至傍晚,突令亲兵数十人执鞭抽打前列之人。前列者皆伏地哀号,宁可挨打,坚持不走。至夜半,何桂清令亲兵向人群开枪,前面的人纷纷倒地,死13人,伤百余人。人群哗搡良久,有绅士出言何督已悔鲁莽,答应不走了,众人遂退。是日,何桂清还煞有介事告示全城,“保证尽守城之责”,叫群众勿轻徙;兵勇逐户搜查,声称移动一物者有罪;背地里却换上仆人衣服由宅后而出,骑马挥鞭而去。刚巧知府平翰遇见,走过来问询,何疑其追己,欲举枪射击,平翰吓得连忙躲避保住一命。何桂清到政成桥登舟东去。平翰、武进知县冯誉驹、阳湖知县何钦徵等文武各官见状均纷纷潜逃,游击张德禄、千总曾某皆出城降太平军。……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二》◎何桂清委苏常于粤寇:……明日,和许以十二骑奔常州。何闻丹阳失守,大惊。总理粮台前按察使查文经希何意,挈诸司道薛焕,王朝纶、英禄联衔禀请退保苏州。何得禀,大喜,即拜疏言和春已至常州,军务仍归督办。臣即驻苏州筹饷接济。绅民耆老数百人即夕执香赴辕门,请留常,文经谕之不解。执鞭之士出抶之,犹不退。何怒,遽令开枪纵击,死者十九人。
先是,何密遣亲军护送其父及二妾至通州,特张榜,禁迁徙,并派兵严查诸门。绅民曰:“彼置吾辈死地,自示不走,无非便其独走之私。毋宁留之,俾与吾辈同死。”四月乙丑朔,绅民复相聚遮留,声势益汹汹。何惧,微服由间道脱走。步行出东门,上马,遇知府平翰在城外巡徼,疑其追己也,手枪拟翰以吓之。翰退避,乃怒马绝尘驰去,从者待十里外,檥舟运河之麋,遂率亲兵五百赴苏州。文经以护运饷银为辞,先一日登舟去,城中文武皆奔散。……
8、王珺偲《遵义府志》编纂始末:道光二十一年(1821),80余万字的《遵义府志》编修书成,后人评论可与《华阳国志》相媲美。近百年后,梁启超先生也称赞为“天下府志第一”。其作者便是被张之洞称誉为“西南两硕儒”的郑珍(字子尹,1806—1864)、莫友芝(字子偲,号郘亭,1811—1871),其修志过程,一波三折。……
平知府两请修志
郑珍回到遵义后,本地文人贤达都与之相交,其中遵义知府平翰与郑珍往来密切。
平翰,字樾峰,浙江山阴人,道光十六年十一月任遵义知府,是一位为政勤德、廉明清正、有所作为的官员,也是一位诗人。
一次,郑珍和平翰议论为官之道,他写下一首《次韵和郡守平樾峰翰》的古风长诗,郑珍把引进山蚕放养的陈玉殿、创修湘川书院的刘绍升两位遵义前太守作为为地方发展做出成效的楷模,希望平知府能“继亩思旧畎”,效法前贤,做一个良臣,在为遵义做出一番显世勋业。
此时,贵州巡抚贺长龄要求各地州府编修地方志书,以推动地方的文化发展。修纂《遵义府志》,平翰当然想到严谨博学的郑珍,并给他写了一封信,邀请商辑修纂。郑珍也非常认同,在回答平翰的诗中说:“独思有此邦,昧昧古疆畎。公能念图志,山川感嘉腆。”并明确地表示,只要知府大人“请遂导先路”,自然修纂志书就会“兹事有人践”。
然而,这一年秋,郑珍要到贵阳参加乡试,编纂府志的事情也由此搁置,这是郑珍第五次参加秋闱。揭榜后,他考中了举人。巡抚贺长龄看了郑珍的试卷文章后,十分欣赏,把他纳入门下,并赠送一部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的《揅经室集》,希望他能在研究汉学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郑珍感谢贺长龄的认可和赠书,他说:“文学无贵贱,师弟有因缘”,也表达了“千金学屠龙,用志良亦专”的学术志向。
郑珍秋闱中举后,他与好友莫友芝联袂赴京,参加来年的会试。他们一起在寒冬里跋涉八十余日,才走到京城。郑珍又染上风寒之病,带着病体勉强完成考试,两人也双双落第,但他们一路游学,甚是惬意,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六月,才回到遵义。
郑珍会试返回后的重阳节,与平翰登龙山郊游。此间,平翰重提请修纂《遵义府志》事宜,郑珍在《樾峰次前韵,以郡志稿重属仍和道怀》一诗中,写下“天荒文献堪愁绝,空负黄鸡白日歌”等句,深感地方文献资料匮乏,担心有负重托。但受黔北山川孕育的郑珍,感到深有责任为这一方土地留下恒古、翔实的史志记录,他当仁不让地受命。
来青阁三年成书
道光十八年十月初,平翰知府在府署内的来青阁开设修志局,正式聘请郑珍主持修志事宜。
郑珍入主来青阁修志,两手空空,志局也无任何资料。郑珍请莫友芝一起为到志局为辅佐。二人进入府署内的来青阁,下榻听莺轩,着手搜集资料。
修志局成立之时,仁怀县温水(今习水县温水)人谢法真、穆继贤托神降临,招募无赖流民在仁怀、綦江(重庆綦江)两县之间的温水一带暴动,仇杀掠村。仁、綦二县派捕役围剿不果,领兵千总被杀,捕役死伤无数。谢、穆二人声势大振,占据险关碍口,竖旗反清。
道光十八年十月初九,平翰知府与副将福谦、都司张文贵领兵前往温水,会同省内其他各地官军围剿反贼,直到十二月初七,才将谢法真、穆继贤擒获伏法。次年三月初二,平翰因温水民变事件处理不力而降级,到省内补用。知府的调任,资料的匮乏,严重影响修志的进程。郑珍在给杨华本的诗信中有“郡方谁嗣歌,纂辑想难更。逝讲归竹溪,重寻鱼鸟盟”之句,已经有了放弃修志,返回沙滩过隐逸生活的打算。
平翰离开遵义后,张瑛代理遵义知府。他了解志局情况后,决定筹款支持,让郑、莫继续修志。郑珍开始组建修志团队,请得遵义县生员黎兆勋、张云标、张朝琮,绥阳县生员聂通会,桐梓县生员赵旭等人为采录,另外协采12人,负责各地的资料收集和考察。
在此之前,遵义有两部志书:一是明万历平播过后,遵义知府孙敏政编修的《遵义军民府志》;二是清康熙年间遵义知府编修的《遵义军民通志》,两部志书距离郑珍时代,已经有160余年和200余年的时间。
然而,这两部志书佚落民间,博学的郑珍也没有听说过这两部志书的下落。经过近一年的采录和收集,仅在民间找到《遵义军民府志》前半部分手抄本和内容十分粗糙的《遵义军民通志》,以及一些县的志稿。郑珍后来回忆说:“议之始盖茫然无刺手处。留心一年,始知有孙《志》、陈《志》及各州县《草志》而搜得之。”
道光十九年(1839)八月,代理遵义知府张瑛离任,新任知府黄乐之还未到任,修志一事又暂停。郑珍、莫友芝干脆回到禹门沙滩,与黎兆勋等人诗文畅游。
黄乐之出任遵义知府时,张瑛特意关照,请支持志局编修。黄知府欣然同意,致信郑珍,请出山继续编修,又设法落实志局用款。后来黄乐之在《遵义府志》序中说道:“张公告余旧政,意恳恳属为平公终此,余敬承不敢怠。”
有了黄知府的支持,郑珍、莫友芝于道光十九年九月底回到来青阁,又开始他们的修志工作。
修志第二年,郑珍与莫友芝以及黎兆勋、杨本华、赵旭等人或寻访山中耄老,考核古今文献;或悉发荒碑仆碣,抄录旧记资料。经过两年多的搜求考证,共征引古今各种文献、书目、家谱共358种,加上遵义原有的府志、县志稿和未记名的手稿等,总引征不下400余种。在郑珍、莫友芝的纂写下,道光二十一年(1821)冬,《遵义府志》纂毕成书,共48卷,80余万字。……
9、缪荃孙《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
10、《民国续遵义府志·卷十八·宦绩二·遵义府》:平翰,字樾峰,浙江山阴人。道光戊戌(十八年,1838年)来守郡,振兴文教,以郡志无考聘举人郑珍、莫友芝主笔纂修《遵义府志》。创建培英书院课士,又建养育堂收育婴孩,一时知名之士如:萧光远、黎兆勋、李桂林、朱奎章、李栖凤辈咸引为座上客,自忘二千石之分。尝值旱灾,筑坛廽龙寺祈雨,日捧香徒步至山巅为民祈祷,甘露立沛。己亥温水穆继贤作乱,督兵亲往,数月剿灭,不无劳绩,然终被议降通判,调署松桃厅。邦人士佥为慨惜。翰居官一主以静,廨中琴龙书声常徹堂外。尤工书法,今犹间有存者。
11、《通州直隶州志·卷三·建置志·桥梁》平翰《翔凤桥记》:通郡之西三十里有桥,始名中板,以木为之。前年,余来牧是郡,里之人士请更以石。以其地左右有鸣凤、凤尾两桥而此当其中,故易其名曰“凤翔”。闻昔之未建是桥也,往来者以舟济,殊不便。迨乾隆二年,有理问马君创建石梁,以讼阻,故基已立,仅设板焉。后四十一年,有汤君整、钱君柏两孝廉将议踵修,亦格于讼而止,阅今又数十年矣。里人士终虑木板屡修而易朽,不忘前事,毅然以董其成。有产者输以赀,无赀者竭以力,乃以一劳而获永逸之举,得非资于人力者众且诚乎?顾鸠工之始不雨,河水为涸,施功于是无阻。既成乃大雨,则又幸夫人事之有以适际乎天时也。计费不下千金,为时不逾两月,今而后行旅无跋涉之艰,舟楫得往还之便,可以期诸久远无疑矣。余嘉里人士乐善好义,举前人屡欲创修而卒不克就者一朝集乃事以释其憾,而余亦得欣观是桥之成,为足以利济乎斯民也。故既从其请,为之示禁勒石。兹更欲缀数言以纪是桥获建之始末,爰就所述列而言之。桥所在名三十里镇,以去城远近得称,亦沿乎俗耳。桥既更名,并易斯地为平潮镇,合附记于后。
12、《通州直隶州志·卷五·学校志·院塾》:试院在州治东,即旧察院址。【国朝】雍正二年,知州白映棠建东西辕门二、鼓棚二、官厅二、大门三楹、东西耳房各一、仪门五楹、东西文场各七楹、大堂三楹、捲轩一、东西隶房四、川堂一、二堂三楹、东西配房二、厢房三、正室五楹、东书房三、厨房二、下房三、西书房十一、下房六、厨房二、役房六。乾隆初,增建沙字号于仪门东偏。嘉庆十一年,知州张桂林辟东西隶房,建新文场,东二楹,西五楹。道光十五年,知州平翰重建大堂及东西文场、仪门,外建捲轩一。同治七年,知州梁悦馨重修,建东新文场五楹,正室前捲轩一。
13、《通州直隶州志·卷五·学校志·院塾》试院:知州平翰记:江南北为人文渊薮,每大比及岁科试天子皆简重臣负物望者莅之。而督学使者励士习,正风俗,于任为尤重。所按临之地,谨考核,慎关防,其试院体制亦綦严。江苏省试院之在江北者,徐、淮、扬、通四属。通州旧隶扬州,每岁科试,赴试者诣泰州试院。自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辖泰兴、如皋二县,静海乡附之,始建试院于州之东,以集多士。以故通州虽处江之北之东南隅,为大吏行部所不至,而督学使者间岁一弭节,则土庶鳞集。闻往时试于泰州者,四学诸生、童子者千数百人。自建试院,迄今百十余年,四学之为诸生、童子者几四千人。作人之盛,养士之勤,兹非其效欤?院宇创建既久,时复缮葺。近自嘉庆年间,拓地益舍,新其号,凡又阅二三十年。翰以道光甲午秋奉简命为州牧,行视院宇,倾欹渗漏,将有覆压之虞。乃集州之贤士大夫亟谋修筑,咸翕然以为宜。出泉鸠工,不数月而复其旧,且有加焉。夫古者,守土之吏,值部刺使者入境,伺馆守屏以致恭敬,列旌环辕以昭严卫,盖所以重礼命使,示修吏职也。又古之为吏者,有官寺乡亭漏败,墙垣阤坏不治者,不胜任,先自劾。百废具举,实由乎此。矧天子重臣以讲德抡材,循行郡邑,有考核之责,关防之宜,涉旬日之久,非第皇华载驰,夕至朝发者乎。且诸生、童子角艺其间,亦当宏敞其屋舍,严密其启闭,安坐构思无虞,风雨无虞。偪促扃鐍,周卫慎之又慎,诸弊绝而真才益奋,亦岂寻常官舍廨署之比哉。顾余之敦劝是役也,因其旧而修葺之,略加高广,并别筑吏役栖止之所,俾试日不得相与士杂,如是而已。他日人文愈盛,东西文场至不能容,有继吾志而思所以扩之者,亦予之愿也。夫是为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