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撰写的跨度,从没有如这篇,酝酿十多年;一个影像项目的跟进,从没有如这个,连续拍摄十多年。那是不写出来、不拍下来,就行将灰飞烟灭、蒿草隐没的乡愁。
一个地方,在这个星球上微如尘埃,但在我脑海里却是那样的魂牵梦萦,那是故乡。一个行将消亡的太行山村和一个已经长满蒿草、房倒屋塌的故地院落。
谓理村,山西省壶关县店上镇最西边的行政村。谓理村的别名叫“背的”,是村地较背远之意。县域内外,知道“背的”而不知“谓理”者,人众。但这无法激怒我,真正引发强烈不适感的,是不知从何时起,“谓理”村名,被不知什么人(组织)误写为“谓里”!而这样的误称、被刻成了公章!
当一个行政村被边缘、被衰微到可以将传承了数百年、最具人文底蕴、最有史学考究价值之一的壶邑古村名被误写、误用、误传时,我和父亲的乡愁变成了乡怒!
父亲健在时,曾无数次地与行政机构讲这件事,无人理睬;他去世之后,我又一次次奔呼,但至行文之时,“谓里”的称谓,仍然通用着!似乎当一个行政村的现代化进程,连村名都无法自保时,心怒只能变成心痛,我只能自说自话。一次次地悄悄返乡,静坐在老宅院家门口的门蹲石上,呆若木鸡……
门前、院落中的蒿草一年旺过一年,尚在村里生活的乡亲一年少于一年。
故乡,只能活在心中了。
必须以图文记载的形式,为故乡留下些文献性的东西。现代社会,当快速、加速、超速成为主流思维,一些事物的落失、消失、灭失已成为时代洪流之下的必然选项时,慢下来、静下来、写下来,当是对内心的最大自慰。
正如这篇图文。
村 史
是时候讲讲我故乡“谓理”村名的来历了。
谓,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说”等之意;理,该词典解释为“道理”等之意。这两个字合到一起,应当为“动宾词组”,意为说理、讲理,当“谓理”和“村”合在一起时,就为“说理的村”,对此可有两种阐释:一则谓理村的土居村民“说理”;二则谓理村的乡党在调解他人纷争时,可居中裁判,依道理、事理化解纷争。
最先的村里先人为什么起这样的村名?已无从考证,但1998年出版的《壶关县志》中这样写:谓里(理),因是到河南的必经之路(山西省长治县荫城镇至河南省林县合涧镇的古商道),常有人到此说理,而此村(人)说理较公平,故名。由此,“谓理”村名的来源,极可能是因为“说理”而生的。
究竟是何时兴村的?也无从考证,我有一种推断,谓理村很可能是因路而聚人、人聚而成村的。这路便是荫(城)至林(县)路,一条西起山西长治县(今为上党区)荫城镇、经大峪村、西柏林村、高崖头、谓理、店上、东井岭、福头、东柏坡、庄则上、盘底、桥上、大河、川底出山西省界至河南省林县(今为林州市)合涧镇的交通要道。
现在谓理村的村口的碑亭里,立着一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谓理村铺石路修水口碑记”的石碑,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我谓理虽弹丸微区,其西荫城诸镇,货物所出,流行于山东、河南诸省……”印证了200多年前,在这条要道上,潞商“骡马帮”驼着“千年铁府”荫城的铁货、煤炭、陶缸等经过谓理村下太行、至中原、达齐鲁;山东、河南的面粉、食油、食盐,又被潞商“骡马帮”返运到山西。
今天,当1980年代因“晋煤外运”所需,修筑的新荫林公路已无煤车穿行、只有旅游车辆往来之时,这条已无从考证始修于哪个朝代,曾经行走“骡马帮”的古商道,如今已变得杂草、荆条丛生,最狭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闪过。但是,先人们铺设的石头路仍在,石头路面上,骡马留下的蹄印仍在。向西望去,“之”字形的盘山之路依然清晰,当年的潞商“骡马帮”行走在这样的石头路上,“叮当”“叮当”的驼铃声仿佛还在耳边响起。
茶棚岭,这条古道的东西分水岭上的高地。向西,可望从荫城、西柏林方向上来的骡马商队;向东,可见千年古镇店上村的店铺冒出的炊烟。
每次回故乡,总要到茶棚岭上转转、看看、坐坐,总能忆起当初壶邑东掌村的李姓财主,因娶妻多年未生育,而来谓理村的“奶奶庙”进香并许下大愿:如果老天能让妻子生个一男半女,他情愿捐资在这条晋豫古道的要塞“坨棚岭”(茶棚岭)上修建茶楼,供来往于此的客商免费喝茶3年。也许真的是谓理村的奶奶庙显灵,一年之后,这位李姓财主的妻子真的生下了一对龙风胎,他没有食言,真的在谓理村的坨棚岭上修筑起茶楼,供商客歇脚、喝茶。坨棚岭因此更名为茶棚岭。后来的茶棚岭发展成为集喝茶、吃饭、休息、交易为一体的“自贸区”,名气远扬河南、山东。
今天,驻足茶棚岭高地,芦苇深深、风声阵阵、乱石堆堆。茶棚屋瓦砾、茶碗、砂锅的碎片仍在,还在以另外一种形态,记载着曾经的交通文明密码。在山岭的风中,用心倾听故人的茶话、酒活、鸟话、打情骂俏的话、争吵说理的话,每次都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有几年的清明节回家祭奠先人,酒后的我,躺在茶棚岭之上的石板上,竟然睡着了!曾经的骡马驼队、人流、物流一次次出现在梦境中;梦中的老板娘、茶小二依然忙碌着,迎客、倒茶、切肉、觚酒、饲养骡马;也梦到父亲生前讲过的情节:在一个风清月高的晚上,一队“山东响马”沿穿村而过的晋豫要道而来,将茶棚岭上的店铺洗劫一空,杀人放火……
往事越千年,眼前一场空!然,酒醒之时,回望东面的故乡,还是那样的破落、枯寂!三、五柱升起的炊烟,提醒我得回去上坟,给先人送些面值1亿、10亿的“大额”纸钱了。
如果说,最先时候谓理村是因路而兴村,最终因村里有一群“善辩说理、调处纷争”的乡党而闻名于晋豫商道令我惊叹,那么,村中央曾修建的天主教堂则更令我惊讶!偏远的衰微乡村,在先前文明的洪流之中,竟然建有 “天主教堂”!
这座教堂位于一处“院套院”的院落中,大院外面是沿商道开设的店铺,拾级而上进入院中,又见一处小院,教堂就位于小院之中。这座教堂在村里开设了多少年?已无从查起,教堂石头根基、土坯垒起的后墙仍在。这座教堂至1950年前后,“土改”时仍在,后来包括我的四爷爷在内的3户贫农,将教堂拆倒后分掉木石、砖瓦、根脚石。我的四爷爷就住在这个院子。在这里,他娶妻生子、生老病死。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传教士陆续进入中国内地,是哪位传教士、哪一年来到了谓理村设立教堂、传播天主教的?一切原先有答案的问题,今天都成了无解之题。但今天看来,谓理村设立天主教堂,证明当时谓理村人流往来的便利、物流通行的顺畅,应当是荫林这条晋豫商道上的一处码头之地!后来的我,细致查看了这座坐北朝南的三间天主教堂的地基、完全可以想象出当时其规模。《圣经》的教化与引导作用,会对当时的先人产生何等的开化作用?会对村里乡风民俗产生何等的影响?是否对谓理村的先人调停交通要道上的纷争、居中说理有着基础性的文而化之、浸润入乡的作用?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当众多客商捐款修筑这条商道上的水口、石路时,我能想象到当操着河南、山东口音的客商们,聚集谓理村,研究修路之时,是一种怎样的盛况,此路前后共修筑了数十年,谓理村的先人又是如何以诚相待,引进外地客商继续“投资”,将修筑荫林商道之千古壮举进行到底的?!也能想到,谓理村先后修建了最少十处的民宅大院,应当有不少是外地客商老板投资所修。路通达、教兴旺、水有泉,煤有源,这样的地方当然是他们来山西往来贸易的最佳中转区。但如今,这些民宅大院全都破旧不堪、房倒屋塌。
村里古商道路边的一处大院,房屋后墙上镶嵌的拴马用的“圪銮”已锈迹斑斑,还在历经着风雨、见证着沧桑。穿村而过的青石坡,将几个大院老宅串起来,过去曾是谁的谁家的,村里人只能猜测、推断,曾经建造这些“豪宅”的乡党是谁?传承了几辈?现在的产权继承者又是谁?破落的现状,谁又会返乡维修?
村里“池坡”的戏台,1983年春天,唱完最后一台戏后,便失去功效,如今屋顶已经坍塌。村东,原先拾级而上的坐北朝南的“奶奶庙”杂草、杂木丛生,房屋根基、台阶全无。庙地后石墙下,香客们用砖头棚起来的烧香“圪窑”还在,只是不见了香客与香火。这座庙1975年被拆掉后的砖瓦,建起了大队的公粮贮存库房。1983年,村里的“能人”又在此开办了玻璃眼镜片厂,库房又变成厂房,几年轰腾之后,1989年关门倒闭。谓理村有史以来,唯一一次开办的工业企业成为记忆,如今只留下半边快要倒塌的厂房。
我作为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后辈人,只能将听到、看到、想到的“碎片化”的东西,如同考古修复般地粘在一起,但是这件想象中“故乡文物”是何等的脆弱!但我深知,就是这样建立在推断、设想甚至于臆测基础上的故乡最先的印记,在年代洪流的冲刷下,如果不极力捡拾,一切曾经的存在都将归零!
现在推究起来,谓理村的衰落应当是在1920年前后的民国初年。我小时候曾看到家里的两个荆条编织的油篓,奶奶说,这是爷爷当年赶着毛驴驼着油篓“下合涧”(河南省林州市一个镇,紧靠山西省壶关县“大河关”的出省口)用的。那时,爷爷还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之后,再也没有听过村里的先人讲过“下合涧”送货的事了。之后,爷爷便开始给村里的李姓“东家”(地主老财)当长工,种地、放羊。父亲健在时讲,1950年代,村里有常居人口200多人、4个小队,村里除了平姓外,还有李(来自长治市北边的小辛庄村)、赵(来自店上镇崔家掌村)、方(来自河南省林县方庄)、程(来自四川省)姓,村里的小学,学生还有20多个。我能想象出,那个时候,应当是谓理村人丁兴旺的尾声期。之后,常居人口便逐年下降。
从我记事起,原先的古商道已变成步行道,再也没有看到“骡马帮”行走。小时候,曾惊讶石头路面留下的那一道道深深的骡马脚印,无法理解,这样偏僻村子,行走了多少匹、多少年的骡马,才会留下这深深的印痕?没有想到这是一条千年古商道,但现在只看到快速穿行的蚂蚁!交通文明的“移情别恋”已将故乡弃忘。
村东头的碑亭里,谓理村举善碑仍在,上面刻着的为修筑这条要道而捐款的先人的名字。我族先人平聚银、平万省、平江、平天福的名字,格外清晰。今天,推进城镇化步伐已到村口,平日里只有20个乡亲定居在村里,且大都是中老人,近些年来,因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较大变化,乡村们的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善。但村里的年轻人及后代人迁移、城里买房,离村而居的情形并无多大改观。村里人每有丧葬大事,必须通知外面的人来抬棺……
每年的清明节,成为村里人最多的时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