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华平氏得姓始祖韩哀侯少子婼“食采平邑”考  略

中华平氏全国各地历代《平氏族谱》在叙述平氏源流中都有“稽余平氏系出姬周武王之后韩哀侯少子婼,食采平邑遂以邑为氏。”例湖北《平氏宗谱》、“平氏源流叙”宗山三阳氏,称:……后至哀侯少子名婼,食采平邑(湖北平氏谱载山西解州平陆县待考),遂以邑为氏。

“婼”有两音:1、念ruo(若)婼羌旧县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婼羌县。

2、chuo(绰),不顺从,古时用于人名,《春秋》昭公七年有叔孙婼,见《辞海》。可见韩哀侯少子“婼”正确的读音为“chuo”(绰)。

    采邑:邑,古时称县为邑,中国古代诸侯封疆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土地上的劳动者),盛行于周。封邑的大小按封爵的等级。卿大夫—在采邑后享有对其地域绝对统治权力并承担义务。《汉书·刑法志》“……同有里,提封万井,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园囿、术路……”士大夫以采邑为食禄,故亦称“食邑”,战国时采邑主相互兼并,世袭制废弛。见《辞海》

平邑:今山西临汾附近。

“食采平邑”全意为世代享受朝廷俸禄的采邑。

《史记》韩世家记载“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据此韩哀侯封少子婼,食采平邑应当在三家分晋之后。

江西修水《平氏宗谱》记载“婼:哀侯子懿侯之弟,周烈王元年(公元前375年)冬受封于平邑,烈王六年值韩廆严遂之难欲出奔魏,子审谏止之周慎靓王时(公元前320年至315年)卒,子审嗣”。可见江西修水《平氏宗谱》记载内容和《史记》中关于哀侯的记载内容一致,家志国史记载详实。韩哀侯与赵、魏两国于公元前376年三家共分晋地,建立韩国。公元前375年灭郑迁都于郑,(今河南新郑),封少子婼食邑于平邑,婼公于公元前375年被父封到平邑无疑。

平邑在那里一直困扰着平氏族人。

《史记》韩世家记载桓惠王元年,伐燕。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十年(公元前264年),秦击我于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史记》赵世家记载,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4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於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

资治通鉴》记载“秦武安君伐韩,拔野王。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安居上党民”。

据上述记载可知,三家分晋后,韩国在山西地域设立上党郡,驻军抵御外侵,秦攻占韩国野王后南北道路中断,造成韩国上党地区与中原隔绝,韩国无力抵抗强秦,将野王(今河南沁阳县)以北上党郡十七城邑送给赵国,赵将廉颇将军驻军长平,引发了秦、赵两国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种种记载表明我们的祖源地平邑,当在山西临汾附近,古韩国上党郡十七城邑范围之列,且带有平字的古城邑,今具体位置有待进一步考证。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是人类最早聚集的地方,是中华民族文化、姓氏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百家姓》收集的四百多个姓中发源于山西的姓氏八十多个,望于山西的达二百多。明代曾经十八次从山西大移民,以山西洪洞大槐树走出去的炎黄子孙,几乎遍布世界各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自八五年开始不少海外华裔侨胞、港澳台同胞回大地来山西寻根谒祖,中华平氏也有很多支系迁徙始祖是明朝从山西洪洞县奉旨迁往各地而居住的。

《中华平氏总谱》编纂委员会

二〇二一年七月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