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祥云(一八九七年至一九六九年),男,汉族,原籍渑池县义昌村,后因兴办煤窑,迁居义马南街,弟兄五人,他排行老四,人称平老四。

平老四幼年家贫,冬天兄弟五人,公有一条棉裤,一人外出穿上,四人在家盖一条烂被子,或者去到屋外,找一避风向阳处晒太阳取暖。平老四十四岁到煤矿当挖煤工,下了二十多年煤窑,对挖煤业务十分精通,人称“黑脸”或叫他窑匠。

辛亥革命到解放前夕,平氏兄弟遐迩闻名,声震豫西。平老二、平老和辛亥革命元老张钫有旧交,平老三曾任张钫卫士,在一次作战中,因战事失利,背张钫十多里逃离危险,被张奉为救命恩人,结为金兰之交,平氏一家也被视为恩人之家,在多年的交往中,平氏兄弟一遇困难,都能得到张钫的帮助。

一九三一年,平老四在二哥平庆云的支持下,创办了福庆煤窑。因资金短缺,平老四把自己老婆纺的棉线都卖光,还没有挖出煤来。他爱吸烟,就给别人要烟头吸。在危难之时,平庆云到观音堂张钫开办的民生煤矿上借回立式锅炉、卧式锅炉各一台,还借来水泵、提升机等机器设备,福庆煤窑更名福庆煤矿公司,平家的煤 窑从此兴盛起来。

平老四先后在义马村附近的张坟洼、王岭、西地、南河滩等地开办煤矿,最多时竟开矿井三对,日产煤一百二十吨。所产原煤,除在当地销售处,还远销西安、洛阳、开封等地。

平老四是穷人出身,发财不忘穷人。他仗义疏财,发现乡邻谁有困难,便能舍钱舍煤给以救助。有的人到他矿上拉煤,带钱不足,只要喊声“四掌柜”说明情况,他便叫把煤车装满拉走。马庄村何丑女、何来运弟兄二人,哥哥十五六岁,弟弟十三四岁,家中困难,常到平家煤矿担煤,去盐镇集上卖,赚钱糊口,平老四得知此事后,向办事人员交待,往后这兄弟俩来担煤,叫他们担好煤,不收钱。兄弟二人担了一年多煤,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

平老四爱看戏,从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七年,他先后领办豫剧一台、蒲剧二台、越调一台。豫剧团的主演白新子、黄林子、贾宝胥(人称地虻牛),蒲剧团的牛顺亭、荆子周、尤景太,越调的魏全贵、黄元子等都是声震豫西的名角,他们演出的“桃花庵”、“玉壶坠”、“卖苗郎”、“包青天”、“长坂坡”、“收姜维”、“春秋配”等剧目很受广大群众欢迎。一九四一年阴历二月十五,老君庙大会,五台大戏会演,还有义马村东西两道社火,狮子、高跷、烟火,白天黑夜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实为义马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平老四领戏多年,为义马地区戏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