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戏曲小说批评研究

摘要

平先青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戏曲小说批评家。他一牛著达颇丰,在戏曲小说批评方

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以考论结合 等批评方式对戏曲小说及其作者,进行了深入地研

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平步青认为富有艺术价值的戏曲小说具有永恒的艺术魅

力,评判戏曲小说的优劣应以艺术的标准。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平步青的研究状况、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等,提出

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其戏曲小说批评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为平步青其人其书,该部分根据

时代文化背景,本着“知人论世” 的原则,对平步青身世遭际、人生履历、性情交游、

著述概况进行梳理,了解平步青的生平思想及理论著作的著述情况:第二章为平步青

的戏曲批评,该部分包括戏曲始源论、戏曲本事论、戏曲虛实论、戏曲文法论、戏曲

主旨论及戏曲作者考论等六个方面,第三章为平步青的小说批评,该部分包括小说本

事论、小说虚实论、小说结构论、小说鉴赏论、小说主旨论、小说续书批评观和作者

考论及其他考论等七个方面,后二章在了解平步青的生平思想及理论著作的著述情况

的基础上,阐述平步青的戏曲小说批评独特的理论价值。

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前文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平步青文学观的进步性,其戏曲

小说批评理论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从平步青有关的较零散的文献资料中,总结概括了平步青的戏曲小说理

论成就和价值,开拓了有关平步青研究的新的空间,并为此后更全面的研究平步青提

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平步青;戏曲:小说:批评



平步青戏曲小说批评研究

摘要

平先青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戏曲小说批评家。他一牛著达颇丰,在戏曲小说批评方

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以考论结合 等批评方式对戏曲小说及其作者,进行了深入地研

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平步青认为富有艺术价值的戏曲小说具有永恒的艺术魅

力,评判戏曲小说的优劣应以艺术的标准。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平步青的研究状况、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等,提出

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其戏曲小说批评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为平步青其人其书,该部分根据

时代文化背景,本着“知人论世” 的原则,对平步青身世遭际、人生履历、性情交游、

著述概况进行梳理,了解平步青的生平思想及理论著作的著述情况:第二章为平步青

的戏曲批评,该部分包括戏曲始源论、戏曲本事论、戏曲虛实论、戏曲文法论、戏曲

主旨论及戏曲作者考论等六个方面,第三章为平步青的小说批评,该部分包括小说本

事论、小说虚实论、小说结构论、小说鉴赏论、小说主旨论、小说续书批评观和作者

考论及其他考论等七个方面,后二章在了解平步青的生平思想及理论著作的著述情况

的基础上,阐述平步青的戏曲小说批评独特的理论价值。

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前文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平步青文学观的进步性,其戏曲

小说批评理论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从平步青有关的较零散的文献资料中,总结概括了平步青的戏曲小说理

论成就和价值,开拓了有关平步青研究的新的空间,并为此后更全面的研究平步青提

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平步青;戏曲:小说:批评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价值与研究方法

一、平步青其人其书

(一)时代文化背景

(二)平步青其人

(三)平步青其书

二、平步青的戏曲批评

(一)戏曲始源论

(二)戏曲本事论

(三)戏曲虛实论

(四)戏曲文法论.

(五)戏曲主旨论

(六)戏曲作者及其他考论

三、平步青的小说批评

(一)小说本事论

(二)小说虛实论

(三)小说结构论

(四〉小说鉴赏论

(五)小说主旨论

(六)说小续书批评观

(七)小说作者考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绪论

(一)研究现状

有关平步青的研究,历来为人所关注。就著作方面而论,对平步青研究颇有代表

性的是谢国桢在 1981 年出版的《明清笔记谈从》 中的《平景孙專辑》一文,他的文

章对平步青(字景孙)的生平和学术活动做了总体的简要介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平景孙事辑》分缘起、事略、学术、学侣和著述考等五部分,重点内容在后三个部

分,学术部分讲乎步 青在史学、目录学、戏曲小说研究方面的贡献,学侣部分叙述了

他和李慈铭、夏燮、汪日桢等人的交游,著述考部分记载平步青 47 种未见已死书。

在学术部分里,他重点论述了平步青的史学方面对浙东学术历史发展的勾勒、提出史

学上之问题和在目录学方面的分类之研究的巨大贡献。但对于平步青的戏曲小说的研

究中肯定了平步青不鄙夷小说传奇的文学观,对于平步青关于说部本事的考证成绩也

很重视,惜乎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述。1993 年黄霖先生著的由上海吉籍出版社出版的

《近代文学批评史》中第九章《中国文学史学》的第三节单讲平步青,主要以平步青

所作《国朝文橄题辞》 为研究内容,通过文学史家的角度来观照平步青,认为他能用

历史发展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将传、论、考三者融为一体,将有清一代的

散文作了描述和总结,从而认为该书不失为一部较好的文学史著作。1999 年陈多著

的《中国古代剧作学史》中通过对平步青记载的《一军中有五帝》《花关索王桃王悦

鲍三娘》及《梁山泊》的论述认为,平步青在史与剧、虚构与历史上的认识值得肯定。

2005 年叶长海的 《中国戏剧学史稿》 中就平步青的 《小栖霞说稗》对平步青进行了

研究,认为平步青的以 “戏剧扮演故事”为戏剧表演开始的标志值得关注,认为平步

青的这一观点推动了关于戏剧始源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对平步青关于戏

曲舞台表演中“翻衣”现象的记载认为值得注意。

在论文方面,对平步青及其进行个案研究的硕士论文的仅有两篇,2008 年中国

人民大学付凤娟的硕士论文 《平步青的文献学成就》和 2011 年河北师范大学陈黄的


绪论

硕士论文《〈国朝文椒题辞〉研究》重点在文献学和目录学方面,指出平步青在这些

方面的贡献推动了清代文献学、目录学的研究。据知网查“平步青”,可得到相关论

文,约有40篇,关于 《儒林外史》的有6篇,主要涉及的是平步青在《儘林外史》

人物原型考证方面的成就,如2011 年陈美林、吴波在苏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清人

对(儒林外史>人物原型及情节本事的考据一纪念吴敬梓诞辰三百周年》论文,中认为

乎步清在《儒林外史》 上的考证是综合了金和和张文虎的成就,并有所发展;《红楼

梦》的有1篇:关于《窗萤异草》的有2篇,如2000年7月《文献》季刊,李金松

《<窗萤异草>之成书年代及作者辦》首先认为平步青关于《窗萤异草》作者为《申报》

匿名之人的考证是比较可信的,之后又引用 《窗萤异草》二编《窃妻》条进行补充和

确证;关于“浙东学术”的有2篇,都是蔡克骄的论文,谈的是浙东史学,认为乎步

青在总结浙东学术史上贡献巨大。关于清代诗人考证方面涉及到平步青的有6篇,主

要是朱则杰的研究,如2008 年朱则杰、陈凯玲《清代诗人转事丛考》中考毛奇龄 “嚼

舌”传闻:研究李慈铭涉 及到平步青的有8篇论文;关于平步青戏曲研究的论文有3

篇,如2006 李占鹏《论近代戏曲批评理论的构建意识与开拓精神》主要阐述了平步

青的虚实认识上的贡献:涉及到平步青目录学的有 1篇,其余 10 余篇论文多为零星

的征引。

统观这些著作和论文,对平步青戏曲小说批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该论文的研究

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这对平步青的研究是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因此,本文将

在充分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平步青本人行世的不少著作及其他相关论

著,对平步青其人其学尤其是其戏曲小说批评方面的研究成就作进一步深入系统的探

讨。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平步青本人及其学术成就,还必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地了解

清代尤其是晚清时期的学术状况。本论文拟从戏曲小说批评的特定视角,着重探讨在

时代和传统的背景下平步青戏曲小说批评的特色,揭示平步青戏曲小说批评的价值和

意义。

绪论

(二)选题价值与研究方法

清代学术成果丰硕,涌现了大量的学术大家。今天对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关注

的多是如金圣叹、张竹坡、毛宗岗、李渔等批评家,对于名气相对不大的研究还不够

滐入。研究一个时期的学术,对于整体进行了全面有机的把握,我们才会对那个时期

的学术和社会文化了解到位。所以,对这一群体或群体中的个人进行透彻地研究,就

是对此最好的回应。基于这种考虑,结合自己的读书发现,我选择了同光年间有自己

学术特色和独特贡献的平步青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一个人的学术,必然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平步青的主要活

动是在同光年间,并且作为清代浙东学术的后继者之一,他的学术活动和浙东学术的

影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将首先对时代文化背景做简要的交待和论述。

要想透彻地了解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也必然要先对其本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所以,

本文将在对平步青所处时代和地区 的学术背景进行探讨后,对其生平、履历、交游和

著述等问题进行梳理与考证,以及通过对平步青有关戏曲小说著作的研读,挖掘梳理

他的研究价值,并用比较的方法,发掘平步青这一人物的戏曲小说批评思想,揭示其

学术特色并探讨其成就。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一是文献研究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因为平步青的戏曲小说批评零散的存在于

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中,于是总结和提炼出平步青的批评理论就必须建立在对文献的

收集整理和研究卜。

二是比较分析法。该法是研究平步青戏曲小说批评的重要工具。对平步青的戏曲

小说批评研究,长期处在边缘位置。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的观照及纵横方向上的

比较分析,把平步青的批评中独特价值显现出来是该论文课题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平步青其人其书

平步青主要生活于晚清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段时期;出生在浙江绍兴,国家社

会会急剧变化,政局动荡,国是日非,内外交困,这一切对平步青深有影响,导致平步

青在仕途大好时期,归隐田园,归隐后虽身在江湖,心却在庙堂之上。面对种种遭际,

平步青发而为文,终生治学著达不辍,由于其处世谦谨,淡泊名利,虽著作等身,却

轻不示人,

一直追随他的门人杨越曾说:“从游二十年,屡请乃得《樵隐昔呓》《霞

外捃屑》、《群书斟识》三种,读之则又戒勿出示人,盖深知纂述之难,非秘也。”四当

时知之者其少,加之晚清时期,平步青名次搬家,书籍名有散失,抗战时期,山阴被

兵,平步青书籍又损毁不少,那么世人更知之寥參,何况研究?这对于文献的保存、

整理与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难,本章依据现存有限的文献材料先了解下平步青的其人其

艿。

(一)时代文化背景

平步青生活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中期,这一时期可谓中国历史上的

多事之秋。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正在发生转型,外有西方列强和日本的侵略,内有清

政府的腐败统治和人民的不断抗争,加上文学上思想的发展和变迁,都对清代文人的

生存、心理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840年6 月,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

国的大门,逐步把中国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洲,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依然古主

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虽己出现,但发展仍非常缓慢。清政府腐朽没落,自然灾害频

仍,世风浇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每况愈下,阶级矛盾日趋尖镜导致各地

的反抗行动此起彼伏,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领导的太平

天国运动开始了它十四年的征战历程,席卷长江以南近半个中国。西方列强为了扩大

既得利益,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和加强对中国的控制,趁火打劫,英国和法国在俄国、

回清、平步青,安越堂外集TM1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20 册.上海:上海吉籍出版社,2010:365


平步青其人其书

美国的支持下,在1856 年发动了持续四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

由沿海深入到内地。清朝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启用洋务派,力求 “师夷长技以

制夷”,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方针,“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1894 年,中日甲午

战争爆发,中国失败后签署了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同时也

标志着中国进行三十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这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的思

想和文化开始了有迅速的转变。平步青出生在浙江绍兴,一生除了在外为官十年外,

大都生活于斯。绍兴地处东南沿海,处在开放的最前沿,反映在文学上的特点就是小

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特别繁菜。在这种环境下,博学多识且有关注时事的平步青必然受

其影响并进行研究,如其《霞外捃屑》的一些部分和《乐府本事》等就是记载当时风

俗民情、小说传奇的著作。

(二)平步青其人

平步青,字景孙(辣),号栋山,别署霞外、霞侣、栋山樵、霞偶、常庸、侣霞、

三壶佚史、鉴湖饮恨生口等,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道光十二年王辰 (1832)

二月初八日生,卒于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六月二十九日,享年64岁。对于他的生

年已无异议,但他的卒年,学术界多有年论,1981 年谢国桢的 《平景孙事辑》、1982

年出版的平步青的《霞外捃屑》1993 年黄霖的《近代文学批评史》、2005 年叶长海

的《中国戏剧学史稿》 中都是认定平步青的率年为 1896 年。在1996 年邓长风®考证

出乎步青卒年为 1895 年,即根据杨越在《樵隐昔呓》的跋语 “乙未夏,先生捐馆舍”

@得出的结论,乙未是1895 年。杨越作为跟随平步青二十年的弟子@,在民国乙卯

<1915)年,平步青之子宣生 “克念先德一生心血所在,不忍使片纸只字或有弃捐,

延杨越到家中刻书。所以笔者倾向于邓长风的结论,认为平步青卒年在 1895年,当

无疑问。


平步青小年的求学情况和之后如何走向科举求仕道路的心路历程,可在《安越堂外集•卷一》中《毗陵游草叙》找到依据:

仆束发嗜时,塾师受经服,私取唐宋诗抚放之,得一句半章辄自喜,以为纂著之乐,

无踰此者。然无师承,局伏里间,无同志唱和,孤吟而已。性复懒,不自口梧,成辄奔去。

戌前,不下百 首十篇,乐安师顾赏谓:u可与道古。”而亲老家窭,不能不为干禄之文。送一

其志治制举义,乙卯秋賦,受任邱师知谓:“文笔近双韭,勖治经史无以辞章自域。”蓝不复

肆力。时居滕太夫人忧,家难频菜,饥驱奔走,每年两师期许之言,弥自惋愧……

由上文可知,平步青是因为家庭的变故,才学起干禄之文,开始为 功名而奔走.

平步青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从道光十二年(1832)到同治元年(1862)为第一阶段,即热衷功名时期。平步

青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宣世家,高伯祖圣台,曾伯祖恕,皆为乾隆年间进士,曾祖父钦

为太学生,祖父溶美,父亲元芳,曾任江西省零都县兴仁司巡检。回平步青五岁入私

墊,父亲教海甚严,日:“汝师所授汝所诵,与一日行止动作,具书之,无隐无饰。”

他的父亲 “见业有勤进则喜,否则谯呵之不少恕”。回学习间隙也屡屡参加父执辈的交

游。后来父亲在道光三十年(1850)见背,母亲对其学业勤情话问亦同于父。平步青

谨遵父母之教海,刻苦读书,十余年如一日,在咸丰乙卵(1855)年中举人,他的功

名之梦更加只热了。在咸丰戊午(1858) 六月九日,曾梦南宫高中,贺客纷至,醒来

后,感叹,“异哉!心热科名,不敢自讳,至结觭梦。”

@这是梦中景象。现实中也由

手 “家难频乘,疾驱奔走”“不能不为千禄之文”,所以他就“一其志治制举义”,最

后在科举上也终于一尝夙愿,平步青在同治元年殿试位列二甲八名,时年三十岁,赐

进士出身,旋改翰林院庶吉七编修。

同治元年(1862)到同治十一年(1872) 为第二阶段,即入仕为官时期。同洽三

年 (1864)倭仁以平步青品学兼优荐举入直上书房°。平步青自写的 《履历稿》云

«同治元年賜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六年二月京察一等,引见记名以道



员用,五月十五日补授江西粮道,十月十五日接印视事,十一年正月奉委署按察使印

务,二月初五日接印任事,因病禀请交卸,兼开本缺。”•为官期间,廉政勤勉。且对

国家培养人才之需的科举考试很是重视,对科举考试的试题出处及怎样革除积弊等有

独到的见解,并专门撰写《试题出处宜告人》回、《刘次方侍御奏殿庭考试严除积弊》

回等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此外还多次记录与科考相关的内容,如《浙

江科名》@记录了顺治元年甲申(1644) 至光绪九年癸未(1883)二百四十年间,浙

江状元的具体姓名、中榜时间等内容。为官时期,与在江西作知县的夏變(1800-1875)

针对其正在编的《明通鉴》,经常书疏往还,商讨义例,查漏补缺。在夏燃的《明通

鉴》卷首的 《与朱莲萍明经论修明通鉴书》中说:“山阴景孙观察步青,时任江西粮

储,所辑明季、国初为增补考证数十事,其要者具入 《考异》中,并识之。”至于他

辞职的原因,除了确系生病外,官场的倾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可能也是重要原因,在

他离开官位前,曾在江西的府街内写信给妻子慕夫人,中云“现在公事稀少,人人知

我不久走开,馋问倒都无用,因之谣言亦遂不复编造,小人之伎俩,自古如斯,惜前

人先不肯丢此一官,遂使阴谋毒计,依旧中其机穽而后快,不能专罪小人也”@,

此可见一斑。

同治十-

一年 (1872) 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第三阶段,即隐居时期。这也

是对他早年向往的“自六十以后,时访友数百里内,往来苏杭,轻舟载书册酒茗,徜

徉湖山烟水问”@的生活的回归。归隐后他坐拥二万卷藏书楼,笔耕不断,平步青对

西方的新事物,也有客观理性的见识,写有《顺风耳千里明寄话筒即今德律风与电线》

®文,平时常阅《申报》,《申报》所载多关乎国计民生、时事新闻、稗官小说等,

在其自纂《栋山日记》 有云 “同治十三年四月初二,阅订申报”,“同治十三年四月初

二,阅订申报”,回《霞外捃屑》中有“癸西十二月十六日申报”,“同治甲成十二月二

十七日申报云” 等,可看他也是一个紧随时代与时俱进的士大夫。平步青世是一个关


心民療忙于公益的人,“光绪癸未以助直表赈赐‘乐善好施,匾额”◎

平步青的学术思想深受浙东学术的影响,浙东学术以史学名世,平步青受史学大

家如明末清初黄宗羲、万斯同等影响自不必说,平步青的祖族平翰也是为史学家,曾

参编被染启超誉为 “天下第一府志”的《道义府志》,平步青早年曾入过平翰的幕府

<见《毗陵游草序》@),所以说也深受家庭氛围濡染。平步青对浙东学术发展也有敏

税的观察,在其所著的 《樵隐昔呓》 卷四《答章筱同书》 中说道:

浙东学术,自东发、深宁以来,远游代绪。国初黄南雷、万石园兄弟,及邵念鲁、全谢

山而下,惟令祖(实斋)先生,远绍独肩,先生殁,而浙东学术不绝如线。道咸间宗涤苗观

察颇以起衰自任,而接受无闻。鄙人少时,安以习闻先正自期,而才力驽下,又为制举仕官

所泪,不克自振。迨引病归卧湖濡,亦思稍理故业,以收昔遁;而家难纷乘,心力日都。及

去春悼亡后,而子身双影,生趣都尽,不特响学无从,并欲网罗放矢,稍为乡先正万一之助

亦不可得矣•

这段话的时间根据 “去春悼亡后”向,应为 1880 年。浙东学术由东发、深宁发其端,

东发为南未浙江慈溪人黄震(1213-1280) 的字,深宁为南宋浙江郵县王应麟 (1223

—1296) 的号,清初的浙江余姚的黄宗義(1610-1695,号南雷)发展之,最后集大

成者为清朝中期的会稽的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他们都精于经史的研究和考

证,尤其擅长史学。平步青叉在《樵隐昔呓》卷十四《鮚埼亭文集》 跋尾云:

尝言今之古文,以全谢山为第一,余子不足道……蒙专研三十年,末得形似,广文年辈

略远,中翰未及捧手,大令則往还最久,晨夕商榷,渗附同心,近亦困殁,环顾字内,深宁

东发之学,绍述者谁?而浙东南雷、石园、恩复、南江、实斋诸家,湖源具在,津建者亦复

閭然,每读先生集,辄抱时过后学之恨也。

平步青为我们勾勒了浙东学术的黄宗義、万斯同、万斯大、邵廷采、全祖望、邵晋涵


至章学诚的承传脉络,可以说这是他在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同时也透露了平步青绍

述浙东学术的心迹。平步青不仅长于史学亦擅长目录之学,其所刻印的书籍丛书常著

有目录,如 《园丛书总目》、《国朝文棷题辞》等,对于后世研究有 重要参考价值.

平步青不善交友,朋友很少,“自谓貌寝,经年不辣镜,偶取视则扑之。不憙见

贵要富人,间有物色者,辄悉辞婉转卻之,触忤胜谤不之辦,甚欲中以奇祸,亦不之

懾。尤不惯与名士游,人益憎之,交以寡”,口他最要好的朋友是同科举人的同乡李慈

铭(1830-1894,字無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二人多有书信往水,李慈铭 《越缦

堂日记》平日里轻不褒扬人,但对平步青勤勉为官颇为赞许:“闻景孙保上书房行走

由倭相国(仁)密荐也。山阴自童梅岡少宰后六十余年,无直两书房者,景孙布衣通

籍,三年问得之,深可喜也。”回然李慈铭喜面折人过,平步青有时与之意见相左,但

因平步青性情温和,故都能和好如初。

光绪三年,归隐在家常年不入城市的平步青,在李慈铭将要过生日之际,派门人

杨越(宇宁斋)去看望李慈铭,李慈铭深为感动云:“杨宁斋观察越来,得平景孙去

腊里中书,并以朱提四两为余寿,四千里外,三十年前故交,尚知录生辰,远将馈问

深可感也。”@后来李慈铭因闻甲午战败咯血而死,平步青为其撰传,言醉醇切,情感

真挚。清人钱仪吉所撰《碑传集》录其传,传后平步青写道:

君尝言文非吾所长,最为知己,自用歪耗,雪涕沾衿,即思为诔文及哀辞,以抒四十五

年同案之悲,苦不成一字,江郎老尚能才尽,况不通如予乎?嘉平十七日王子献太史夜过我

属为撰传,将以冠诗集之首,予谢以素不工文,御史所知,渗安为之,必轩渠地下,不但-

言不震,虚空下击也。去后播恩,除夕脱稿,泪与墨俱,既无行状哀启,就所知拉杂书之

取视无一字是,不敢以示太史也

由上文足见二人之深厚之情谊,也可窥见到乎步青是个性情中人。这点在他对妻子慕

夫人的感情上龙可显见。平步青与其妻子慕夫人感情甚笃,在《章门与慕阁夫八书叉

之四》开头云:“一月不得来信,未知妹身好否,千万保重,相见不远,勿过为我愁


虑〞四、《章门与慕阁夫人书又之六》开头说“一月余不得信,使人望眼欲穿。”把与

周遭同僚的复杂关系和内心的感受都付诸家书,有时也极陈同病相怜之感,“至于寂

寞凄凉之况,与卿同之,亦系作茧自缚,大干世界内恒河沙数伉倆,若处我依地位而

受此种情况断不能有第二家也。”@其夫妻之恩爱可见一斑。平时“天寒雪严,斗室枯

坐,夜阑灯灺,瓶梅散香,与慕阁夫人围炉煮茗,读之或点头或攀蹙不语,戏问卿弃

取而何,胡作皮里阳秋,笑而不答。”。所以当慕夫人在己卯年 (1879)因难产病亡后,

他痛不欲生,“偕隐既成虚,原家事又无可为,自问此生但欠一死,所以偷息人间者

以夫人抱憾数端,临殇勖余以大义而未可死也。”。(慕夫人五期发引祭文)在看书时,

当遇到与庸医误事致妇因产而死的铁事琐闻时,他会痛彻心扉泪流满面,发出“天地

有灵,此恨无穷。慕阁夫人遭此罪罟,仆街酷茹恨,彻于心髓,不异脔割。”®至到老

年光绪庚寅 《1890) 七月二十一日还普在梦中“悲慕阁夫人之殁久”®。可见平步青

对妻子用情之深!

平步青视名利如浮云。这不仅体现在他的名号上,如霞外、樵隐等,还实实在在

表现在他的生活中。他官贵至从二品,入过上书房,做过封疆吏,当时官宝名流都有

往还交接,如曾国藩、李鸿章、刘昆、刘坤一等,但它却并没有以此为荣,逢迎巴结,

却在仕途大好,年届四十之际,在家人友人的反对下和不理解下归隐田园。因为他向

往鉴湖风光会稽山水,同时也嗜书奶命,愿与慕夫人,在湖边置一香雪庵,拥书万册,

-边读书,

一边优游林下至到终老。正所谓“从此扁舟五湖客,良金写尽不日来。”

(三)平步青其书

乎步青酷爱读书,喜著书立说,

一生笔耕不辍。正如他的自传(《栋山樵传》)中

所说,自己“性嫥愚,寡嗜好,园林声气之乐,饮馔服御之娱,与大金石图书,泉磁

珠玉,琴弈博簊,花鸟禽鱼,可以快耳目怿心意省,一无所解,惟好读书。,®而旦读


书校书勤奋异常,“于群书讹文脱字,援引乖戾,辄刺取他籍,刊误纠豂,

一书有斠

至数年未己者。盛暑汗浃竟体,天寒皲瘃,不以为病。妇笑之日:‘空费日力,胡不

自著书,而耕人田焉?,笑而不答。”。可见他对学问之痴迷执著。平步青手校群书数

十年,不畏寒暑,虽受夫人记笑,亦不改其志。他终生好学奶是,“老矣,尤时时校

书。辛卵二月,樵年六十。友往祝寿,破书充室,簉所生儿女才四五岁,绕膝觅枣果

不之顾,而操觚自著。” 要知道,这是他离世前四年的事情。

他的著述甚夥,然而由于他“为文孤行已意,人更鲜知之,且以“梓行流布为戒”。

门人杨越“从游二十年,屡请,乃得《樵隐昔呓》、《霞外捃屑》《群书斠识》三种读

之,则又戒勿出示人。盖深知纂达之难,非秘也。”故而所著书数十种,多藏于箱笥

不轻易与人,仅有少量刊刻,且流布未广,世人鲜知其书。平步青部分著述的得以流

传,赖于门人杨越编次其书,平步青的著述概况主要是根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平步青门人杨越在《樵隐昔吃》的跋和谢国桢的《平景孙事辑》 等所载而知。平步青

校书88种(据《群书校识》总目知,共八十八种,现仅有十一种已刻),他的著述现

在有 40 余种已见。己见的书有:


图123


上述对平步青书籍的整理,因才力所限,恐有疏漏,但可知平步青其实为博学之

士,著述涉及经、史、子、集等多个方面。但因其性格使然,恐遭他人诟病,““吾文

本无所斥,然不能家置一喙;且底下书,焉用充盖酱为。’遂毁之,嗜痂者百计包其余,匿不出。”°故其书籍鲜有人知,在加上天灾人裼,如平步青在《国朝文橄题辞》

的序言中说:“王申(1872) 归田,时时续订,方将分类茸蓉,而遭慕阁夫人之变

万事决裂,移家两度,散失遂名,存者亦为蟫鼠噉半。”@可看出他的书籍毁坏散佚也

甚严重。在加之留存下的书籍轻不示人,门人杨越跟随二十年,才仅仅得看《霞外捃

屑》等三本书,故他的名宇在当时可谓淹没无用,在而今,知之者也甚少。


二、平步青的戏曲批评

平步青曾言其“所作于考辩疏证为多”(《栋山樵传》)。他校勘过 88 种书籍,著

述几十种,经史子集无不涉猎,所谓“操干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最然

所著述于史学、目录学为多,但他对戏曲的批评研究也颇有见地。平步青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考论结合的方法,这一方法在大环境方面受乾嘉朴学的影响,同时也是和平步

青本人的学术思想也是甚有关系的。下面我们对平步青的戏曲批评 思想从戏曲姶源

论、戏曲本事论、戏曲虛实论、戏曲文法论、戏曲主旨论和戏曲作者及其他考论等六

个方面进行阐达和探讨。

〔一〕戏曲始源论

有关戏曲始源的问题,平步青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对戏曲表演的源头的判断标准,

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戏剧在唐代已经出现,戏曲表演的源头应以的戏曲扮演故事”

为标志,这一重要思想已经与王国维的戏剧概念非常接近了。平步青在 《霞外捃屑》

卷九的 《小栖霞说稗》中写到

戏剧扮演古事,唐时已有。《南部新书》辛云:“光化四年正月,宴于保宁殿。上自制曲:

名日《赞成功》。时盐州雄毅军使孙德昭等,杀刘季述,帝反正,乃制曲以褒之,仍作《樊

哙排君难》戏以乐馬.”(庸)按:此即《千金记》、《鸿门宴》一出之滥筋。若《蜀志 •许慈

传》云:“先主愍其若斯,羣僚大会,使倡家假为二子之容,仿其讼斗之状,酒酣乐作,以

为嬉戏。”则仍《左传》鱼里观优,《史记》夹谷侏儒之旧,非扮演故事,并不得以倡家二字,

谓今女戏之缘起地。《东坡志林》(卷一):“蜡,三代之戏礼地。猫虎之尸,谁当为之?置鹿

与女,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茶香室丛钞》(卷十八)引《述异记》“蚩尤戏”,又引《渌

水亭杂识》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谓优戏之始。


平步青以“扮演故事”作为戏曲表演开始的依据。于是他不认可 《左传》“鱼里

观优”和《史记》“夹谷侏儒” 里的以“嬉戏”作为戏剧表演开始的标志

有关戏剧表演的源头的问题,历来多有争论。明以降,胡应麟有“优伶戏文,自

优孟抵掌孙权敖,实始滥筋。…••至后唐莊宗,自傅粉墨,称李天下。大率与近世同

特所扮演,多是杂剧短套,非必如近世戏文也。” 0可看胡应麟虽承认了晚明戏文与剧

的不同,但还是把表演的源头追湖到春秋时期。差不多与胡应麟同时的绍兴王骥德提

出了“古之优人,第以谐谑滑稽供人主喜笑,未有并曲与白而歌舞登场如今之戏子者:

又皆优人自造科套,非如今日习现成本子,俟主人拣择,而日日此伎俩也。如优孟

优旃、后唐庄宗,以迨宋之靖康、绍兴,史籍所记,不过‘葬马’、‘漆城’、“李天下,

‘公冶长’、“二圣环,等谐语而己。即金章家时,董解元所为《西厢记》,亦第是-

人倚弦索以唱,而间以说白。至元而始有剧戏,如今之所搬演者是。”四是以有“曲”

有“宾白” 有“歌舞” 加上“现成本子” 作为戏剧表演起源的,故王骥德觉得元代才

有真正的戏剧。他的这一见解也的确超出恒流。清乾隆时的李调元在《剧说》 中说:

“唐杜牧《西江怀古诗》:‘魏帝缝囊眞戏剧’。剧”,郎“戏’出。‘戏剧’二字入诗

始见此。”回李调元也认为唐时已有戏剧。稍后的焦循在《剧说》中认为“鱼里观优”

“优孟抵掌”、“夹谷侏儒” 等是“优之为技也,善肖人之形容,动人之欢笑,与今之

无异耳!,@与平生青同时的命樾在《余莲村劝善杂剧序》云:“今之杂剧古之优也,

《左传》有观优鱼里之事,《乐记》 有优侏儒之语,其从来远矣。弄参军之戏,始于汉

和帝;梨园弟子,始于唐明皇:他如《路谣娘》、《苏中郎》之类,无非今戏剧之权與。”

回可看俞樾也是认为戏剧表演的开始标志在于 “嬉戏”而不是 “扮演故事〞

命樾虽然用史料罗列了戏剧的发展过程,但并没有把握住戏剧之本质。定义戏剧

应立足手 “剧”本位,因为戏剧是“歌舞演故事” 的艺术。可看出平步青在这一问题

的把握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到了清末的王国维,因接受了西方的剧学理论又融

合了中国的戏剧传统思想,遂集中国戏剧理论之大成。尤其是廓清了戏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清了数百年来对戏剧概念的争论。王国维给戏剧下定义为 “戏曲者,谓以

歌舞演故事也”@,具体为“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滨一故事,而后戏剧

之意义始全。”2可看“扮演故事”乃戏剧得以成立的标志,放王国维认为“唐代仪有

歇舞剧及滑稽剧,至宋金二代而始有纯粹演故事之剧,故最谓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

无不可也。然宋金演剧之结构,虽略奶上,而其本则无一存,故当日已有代言体之戏

曲否,已不可知。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

关于戏剧的概念定义,当代西方学者马克林认为,戏剧是表演艺术的分支,其中

每一个剧作应包含有故事,以戏剧服饰和面部化妆方式装扮成剧中人物,展现剧中两

人或多人之间的相当复杂的互动关系。该定义含有以下几点:①表演:②扮演:③有

一个或多个演员表演一个故事;④有戏剧服装和化妆:⑤展现两个或多个剧中人物的

相当复杂的互助关系。同时戏剧还包括音乐、舞台、剧本等非本质因素。@当然马克

林的看法并不完全准确。但是他对戏剧的本质把握还是到位的。那就是戏剧是扮演故

事的艺术。可以看出从胡应麟、王骥德到王国维对戏剧表演始源的认识和对戏剧本事

的认识中,平步青旗坝鲜明的以“扮演故事” 戏剧成立的标志,表明平步青已经把握

到了戏刷之本质,只可惜没有对该理论进行全面化系统化展开探讨,但他的批评观点

是非常有认识价值的,

(二)戏曲本事论

平步青对戏曲人物原型、情书本事的考证,颇有成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历史和

本源,故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回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汉

书•艺文志》云:“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中国史传传统,讲求

实录精神,传统注经学追求还原本旨,如《春秋左氏传》对《春秋》的还原发摔。“考

索本事”成为还原本旨的重要途径。这种解经意向与价值取向在文学批评界就形成了

“ 史笔”的评价标准和“本事注经” 的解读模式。这种本事注经的解读模式也成为中国文学批评中本事批评的传统模式。最早旗帜鲜明地标举“本事诗” 的是唐代孟棨的

《本事诗》,《本事诗》的自序谓:“不有发挥,孰明厭义。”@白《本事诗》后,“诗史”

成为衡量诗歌的一大标准。这种考索本源的本事注经模式也影晌到了戏曲创作及戏曲

批评和小说创作及小说批评中,

平步青认为,戏曲中的人物、事件,大多都有生活或历史的原型。在西方人类学

家弗菜心目中,文学原型是“文学性” 的一部分,主要指文学中那些比较稳定的部分。

很多故事都以此为根源进行生发和加工。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对本事的追潮,可

以借以了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我们退一步到文本本身来讲的话,考索本事也有助于

我们了解故事情节的加工过程和虛构情况,最后有助于判断文本的艺术价值。

平步青在《小栖霞说稗》中对《三国”剧中“貂蝉”“关公斩貂蝉”等多有考论

他在 《小栖霞说稗》中写到:

近出《曲园杂蒸》(卷三十八)《小浮梅槛闲话》:杂剧有《关公月下斩貂蝉》,因《后汉

•吕布传》,有私与董卓傅婢通事,傅会成之。复卿日:“《徐文长集》(卷十七)《奉师季

先生书为云:“世所传操闭羽与其嫂于一室,羽遂明灶以达旦。事乃无有。盖到此田地,虽

膚人亦做得,不足为羽奇。虽至愚人,亦不试以此。以操之智,决所不为也。阳节潘氏,

亦看《三国志》小说而得之者。如所谓斩貂蟬之类,世皆盛传之,乃绝无有,此不可不考也。

曲园似本之天池生。”馪專日:“《升庵全集》(卷四十八):‘世传吕布妻貂婵,史传不載。唐

李长吉《吕将军歌》: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似有其人地。’”鄂按:《开元古

经》(卷二十三,《英惑犯须女占》注:a《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黄卓进刁蝉以惑其

君。,n是蝉固实有其人,特非《布传》所通傅婢,亦未为圣帝斩。《汉书通志》 不知何人所

撰,《腾书经籍志》无之,盖《七录》所未收。罗氏演义易“刁”为“貂”,則不知何本。天

池谓秉烛达旦事鸟有,足证阳节潘氏(荣)《总论》之轻信小说,可(貂)蟬则非无其人。

平步青认为历史上存在貂蝉这个人物,但不是小说中的形象:“秉烛达旦,事是

不存在的。

平步青在与友人复卿和馪寒的讨论中,对明代徐滑和近时俞樾的观点进行思考,主要围绕“有无貂蝉其人”和“有无关公秉烛达旦事”这两个焦点。平步青认为“秉

烛达旦”鸟有,刁(貂)蝉肯定有此人。其实这两个问题伴随着“三国” 戏和 《三国

演义》小说的出现,

一直争论不休。对于“斩貂蝉” 是明代徐渭之后的浙江兰溪胡应

麟也认为“《斩貂蝉》事不经见,自是委巷之谈。”@可看明代文人大都对此持否定态

度。《小浮梅闲话》作于光绪元年(1875),是俞樾夏日与夫人对戏曲小说的谈话录。

俞樾妻子问是否真有笳蝉,俞樾说“《关羽传》注,引《蜀记》日:‘曹公与刘备围吕

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宣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

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据此,则吕布妻必美,且必车涉关公,

杂剧有《关公月下斩豹蝉》事,即因此,附会也。”@俞樾认为“关公斩貂蝉”是《三

国志》中《吕布传》的“布与卓待婢私通〞附会而成的。按《蜀记》 和《魏氏春秋氵

可知,关公乞娶的是秦宜禄的妻子杜氏,可看史实中的关公也是好色之辈。汉魏时期,

儒家一统思想受到动摇,婚姻观念相对宽松。女子再婚现象普遍,如曹不娶袁绍之子

袁熙妻子,为甄后。曹操也曾纳秦宜禄妻。刘备和穆皇后,吴主孙权和徐夫人都是再

婚。再说“食色,性也!”,关羽的好色也符合历史原型。《三国志》 中也并没有貂蝉

其人。到了元代至正年间(1321-1323)源于元代刊行的《全相平话》五种之一的《三

国志平话》,却并没有关公和弱蝉的一丝瓜葛,只是出现了貂蝉,姓任,为吕布的妻子•

但是“斩貂蝉”事却在民间非常流行。

最早有“斩貂蝉” 事大概出自元末明初 《关大王月下斩貂蝉》。明嘉请三十二年

(1553) 刊戏曲集《风月锦囊》里有《三国志大全》,内有“关公斩貂蝉”事。斩弱

蝉的原因为“我交你月下辞咱命染泉,休埋怨,则为你花娇貌美,我恼你是绿鬓朱颜

回可看此事乃是中国民间文化“红颜祸水”思想和对关公的崇拜意识作崇造成的结果

之后戏剧中的斩弱剧大都以此为基础。这些剧目见于明代晁瑮《宝文堂书目•乐府》

《也是园书目》《今乐考证》、《曲录》等。明末清初的祁彪佳的 《剧品》 也载有《斩

貂蝉》。明代王世贞在诗歌 《见有演<关公斩弱蝉>传奇感而有述》说:“兹事岂必真

所以快千里。”但可惜今均无传本。清代乾隆时期的戏曲集 《缀白装》 第十一集卷三

《斩貂》 到近代的京刷、地方戏、弹词等也是沿着 《风月锦囊》 里的情节关目和思想主旨而成。故可看 “斩貂蝉〞 事在民问不仅非常流行,而且戏剧演出也长生不衰。清

初手宗岗日:《后人捍造之事,有俗本演义所无而今日传奇所有者,如关公斩貂蝉

张飞捉周瑜之类,此其诬也则今人之所知地。,0第八回又评日:“最恨今人讹传,关

公斩貂蝉之事。夫弱蝉无可斩之罪,而有可嘉之绩,特为表而出之。〞@毛宗岗在小说

中又把貂蝉的形象发扬光大了。貂蝉也一改原来的被斩对象成为了英雄。可是“斩貂

蝉〞的故事为什么还在戏剧中出现呢?伊藤晋太郎认为主要是“平民百姓的价值观不

一定与知识分子一致”,“关公斩貂蝉”流传的原因在于他符合老百姓的价值观。

“斩貂蝉”在民问的流传不得不引起文人们的注意,到了晚清,貂蝉真实性也引

起了平步青质疑,他根据《汉书通志》认为,存在貂蝉,但她另有其人,不为吕布所

通傅婢,也不为关公所斩,进一步说明了 “斩貂蝉” 刷的艺术上的虛构性和在社会上

的通俗性。由于 《汉书通志》至今天尚末发现,平步青的观点还很难承认,可是也不

能确定历史中确无貂蝉。

平步青认为,“秉烛达旦” 事乌有。“秉烛达旦” 事不见于元代《三国志平话》,

也不见于现存元杂剧中,更不见于陈寿著装松之注的 《三国志》 查董康《曲海总目

提要》中的元代关公戏,没有“秉烛达旦”事,傅惜华 《元代杂剧全目统计》 记载有

尚仲贤撰的 《秉烛达旦》剧,惜其亡佚。嘉清本罗贯中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也无

其在《张辽义说关云长》回中,只有“操拔一府,另与云长居住。云长分一宅为两院:

内门外拨老军十人以守之,关公自居外宅。操引关公朝汉献帝,帝命操加官,操封关

公为偏将军。公谢恩归宅。”并无“秉烛达旦”事。在《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我们

简称为毛改本)第二十五回中记“操欲乱其君豆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

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可看出是毛氏加上去的。此故事最先见于元

代潘荣《通鉴总论》,其中有“明烛于达且,乃云长之大节”语。万历十九年 (1591)

金陵周日校刊本 《三国志传通俗演义》 正文也并未提 “秉烛达旦”事,但小宇注 “考

证部分”载

《三国志》关羽本传,羽战败下邳,与昭烈之后俱为曹操所虏。操欲乱其君臣之义,使后与羽共居一室。羽避嫌疑,执烛达旦,以至天明。正是一宅分为两院之时也。故《通鉴断论》(金文京认为可能是《通鉴总论》)有日:明烛以达旦,乃云长之大节耳。


毛宗岗大概应鉴于此材料,把它加进自己的著作里。因为他在《凡例》第三中说:“事

有不可缺者,如关公秉烛达旦⋯…俗本皆州而不录,今悉依古本存之,使读者得窥全

豹。”在明代流行的三国戏中,我们也可知他应受到从明代流传下来的关公秉烛达旦

戏的影响,如还有《词林一枝》里的《古城记»,嘉请三十二年(1553)福建进贤堂

刊行的当时流行的《风月锦囊》戏里收有“秉烛达且”“斩貂蝉,等戏。可以看出“秉

烛达旦〞事在民间甚为流行,但关于 “秉烛达旦” 事,明清文人大都认为乌有。除了

上文徐滑在 《奉师季先生书》中置于否定外,清李调元 《剧说》中谓:“《秉烛达旦》

剧,前无所见,《少室山房笔从》 驳之最详。”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日:“古今传

闻讹谬,率不足欺有识,惟关壮缪明烛一端则大可笑。乃读书之士亦什九信之,何世?

盖蹂胜国末,村学究编魏、吴、蜀演义,因传有羽守邳见执曹氏之文,撰为斯说,而俚

儒潘氏,又不考而赞其大节,遂致谈者纷纷。”@李贽《关王告文》日:“彼不知者,

谓秉烛达旦为公大节。噫!此特硜硜小丈夫之所易为,而以此颂公,公其享之乎?”

回再看清张镇《明烛达且考辦》载:“所谓秉烛达旦者,亦何常(尝)有此事哉?帝本传曹

操东征,先主奔袁绍。操以帝归,礼之甚厚,则固初无使共处一室之事,显然明白。且操

既深知其为人,亦断不以非礼处之。而帝之忠直亦岂肯为操非礼处己,然后秉烛以避嫌

其显然明白又可见出。”

明清文人仕室群体大都认为 “秉烛达旦〞 事站不住脚,它却还在戏曲小说里面的

存在,形成这样情形的原因大概是关公戏正好突出了关公不好色,注重大节的性格

这正好符合了人民的审美口味,所以才广为流传。平步青等学者认为此事鸟有,反映

了关公故事在晚清广为流传,其中部分文人学者参与其间进行再创造,他们在关公戏

的流传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平步青对关公戏的批评和考论对我们认识和评判该

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平步青对花部乱弹,也尤为关注。特别是浙江的地方戏,这主要记载在 《霞外捃

屑》卷九的 《小栖霞说稗》里。其中对越剧 《还金镯》考论如下:

越中高腔演《还金镯》,见《包公案》。据《坚瓠广集》(卷五)引《湖海搜奇》,乃柳鸾

英、阎自珍事,云:“人作《钗钏记》传奇,今此记不传。《龙图公案》袭之,伶人又转演作

別事,遂忘为柳问真事矣。”《今古奇观》(卷二十四)《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一回,略同。。

平步青认为越剧《还金镯》 源于 《包公案》,这就为探讨 《还金镯》 的艺术价值提供

了参照标准。再看平步青在《小栖霞说稗》 中对越剧 《钓金龟》 的考论:

越中有《钓金龟》一剧,中演孝肃勘讯发有巨钉,一案审出两案事。《西云札记》(卷四〕

“《金石萃编》一百四十一《王公仪碑铭》,叙公仪辨冤狱,有妇人死而不明,视其发,得巨

钉,人服其神明.今传奇有附会作包孝南公策者。”按《益都耆旧传》:“严遵为扬州刺史行

部,闻道傍女子哭声不哀。问之,云:

‘夫遭烧死。’遵勅吏與尸到,今人守尸,日:

‘当有

物自往。’吏白:“有蝇聚头所。’遵令披视,得铁锥贯顶.考问,以淫杀夫。”见《艺文类聚》

九十九煮《蝇》部引,亦见《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一)。一百七十二又引《西阳杂俎》韩

滉事云。《论衡》 載子产云云,皆所本也。子产事,王充本之韩非。又姚天福事一见 《元文

类》及《殺耕录》。又张咏事一见郑克《折狱龟鉴》。兰九所云传奇,殆即钓金龟,特以女易

男:其云张义似又合张咏事为一也。(《夜谈随录》卷十二《奶县尹》条:相戶于耳中,取出

湿絮半斤。)。

平步青的这一段本事考索,对于我们认识戏曲人物的塑造和把握典型人物的艺木特质

很有价值。越剧《钩金龟》中的包公勘讯发有巨钉——是历史上子产、严遵、韩滉及

王公仪等本事的迁移,是把本不属于包公的本事附会到包公身上。对于妇人用巨钉杀

夫的本事的迁移,无论是三国时的陈寿的《益都誉旧传》中的严遵办案、唐时段成式

《西阳杂俎》韩滉事,还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中韩非子所说的子产事,其本事内容

都无根本变化。情节内容没变化,变化的是人名,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叙述范式也


庸可观乎?〞0平步青清醒地认为戏曲里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人们不可沉睡于虚幻的

故事中,要有清醒的认识。

针对当时颇为流传的《临川梦》传奇,平步青认为蒋士铨该剧中 《隐奸》一出“摧

摹充隐奸险,不无过刻,至谓袁襄愍之茶毛文龙,因拒糜公繫文,而借香光以祸之

则 《柳南随笔》(卷口)同,张冠李戴,颇非事实,全谢山《鲒埼亭集外编》 卷二十

九跋东江事迹,已辦其妄。(《啸享杂录》卷十谓襄愍为文敏门下士,非。)传奇中所

演故事,寓言十九,不得谓藏园深文周内也,惟可以栖迟。”回明末陈糜公,即陈继儒

1558-1639)。他在历史中本来是正面形象,到了蒋士往笔下却成了阴险小人,远离

历史原型甚矣!平步青认为作为艺术品的戏剧,它是“寓言十九”,应把剧中人物看

为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形象。并通过考证已经知道,剧中陈继儒形象违背历史真实:

但当作为戏刷观看时,历史人物与剧中人物形象不一时“惟可以栖迟”,“不得以俗认

之”。“栖迟”也就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作游戏看的意思。可以看出平步青在内心中已

对虚与实关系,深有领悟。

同时平步青认为戏曲中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是真有其事的。放他说:“不得以

剧词为不经矣。”〞@平步青 《乐府本事》里的《意外缘本事》,是据清乐钩 《咫用录》

卷五《韩生》篇改编的故事:讲乾隆时淮北大灾荒,兼瘟疫流行,死者甚众。淮阴书

生韩系吾去南京赴试,日暮至一大宅院投宿,院中无一人,至后楼见一少女奄奄待毙

韩生煮粥饭喂之,少女被救活,自云姓南,名穰华,父为盐商,前年已死,母亲及家

中人都死于瘟疫。次日告手邻人,皆日韩生与南女是意外姻缘,于是结为婚姻,而且

韩生因为南女之后获得一笔巨额财产。平步青在本篇开头就说:“湖上笠翁 《曲部誓

词》叙,谓‘所著传奇,皆属寓言,其事绝无所指’,然以杨云友归董文敏(董其昌)

林天素归陈糜公(陈继儒),纰漏亦甚,似非调笑无心。汪小韫女史诗所谓 ‘轻薄姻

缘说意中’也。《意外缘传奇》乃吴中近事,非虚构云。”@平步青不认可李渔〞 传奇

皆寓言” 的观点,即认为戏曲在现实中是有原型本事的,只是在本事上进行了加工和

虛构而己.

平步青在《乐府本事》的《退红衫本事》末云:“《姑安听之》(卷二)载朱青雷


P24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