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集团创办人、琼瑶的丈夫平鑫涛,已于2019年5月23日过世,享年92岁。

2019年6月4日,平鑫涛的妻子琼瑶在社交平台发长文“永别了!我爱!”悼念丈夫,抒发生离死别之苦,满怀深情地怀念与丈夫的爱情回忆。二人于1979年5月结婚,迄今相伴已40载!


平鑫涛,江苏常熟人,父辈从辛庄顾泾迁到上海,他和他的叔叔平襟亚,一位是台湾著名的出版家,一位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出版人、作家,堪称常熟平氏家族走出的两代出版精英。

平襟亚 :上海滩著名的小说家兼出版商

在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有一批身兼报人、编辑的作家,如包天笑、毕倚虹、周瘦鹃等,平襟亚也是这样的一位。

他不仅自己从事创作,编辑报刊,还创办书店,发行出版书籍,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上海出版界算是一个活跃人物。

平襟亚(1894-1980)出生于常熟辛庄的乡村私塾教师家庭,原名平衡,号襟霞阁主,笔名网蛛生、秋翁等。

平襟亚出身贫寒,幼年丧母,读私塾数年之后,父亲亦病死。为了谋生,他13岁到集镇小店当学徒,辛亥革命后考入常熟简易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校长。

1915年,在21岁时至上海闯荡世界。此时平襟亚已入赘沈家,借用岳家小楼一角,和南社会员朱鸳雏、同乡吴虞公开设以襟霞阁图书馆的名义成立“三人卖文小组”,按照各“弄堂书店”和“皮包编辑部”的要求,快速炮制各种投机书。

1919年,平襟亚独自编写的《中国恶讼师》大获成功,当年即盈余三万元以上。穷书生靠一本书发家,一变而为书店老板,开始了出版家生涯。他还被沈知方聘为世界书局编辑,并兼上海各报特约撰稿,编辑《武侠世界》等刊物。

1938年,平襟亚因出版抗日漫画集,被日本宪兵拘捕28天,科罚巨款。1941年主办《万象》杂志,坚持爱国立场,为沦陷时期著名文艺刊物。抗战胜利后,因将威海卫路住处供郭沫若、田汉等进步人士开会之用,被当局觉察而受到干扰。

新中国成后致力于评弹事业,任上海市新评弹作者联谊会主任委员。创作和改编的弹词有《陈圆圆》、《三上轿》、《杜十娘》、《王魁负桂英》、《十五贯》、《情探》等,均曾演出于书台,部分成为保留书目。1957年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文化大革命”中平襟亚受冲击,丧失记忆力,双耳失聪,靠侨居卢森堡的儿子沈东海经常汇款接济。

平襟亚交游广泛,善于辞令,又精于经营之道,把出版事业办得有声有色,成为上海私营出版部门中的巨擘。

他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如在1921年,在蒋介石、陈果夫等人都惨败而归的上海交易所狂潮中,他却见好就收,赚了不少钱。他又是上海滩有名的大律师,是电影明星周璇、“越剧皇后”袁雪芬等艺人的代理律师。

平冠球:为国从军毁家纡难的爱国商人

平冠球,号静友,是平襟亚的堂兄弟,但是两家人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来往。

原因在于平襟亚任家乡小学校长时,每月经费只有30元,无法支撑,找家境较好的叔父借钱而不得,一怒之下离家到了上海。从此与叔父家断了往来。

平冠球后来也到了上海,经营土布生意,获得了很大成功,在海上土布商中很有名气。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一家三口住在上海南市一座堪称豪华的独门独院二层楼里,生活颇为优裕。他性情温和,待人诚恳。只是他夫人多病,常与药炉为伍。

抗战爆发,烽火直扑上海。平冠球毁家纡难,放弃生意毅然从军,不久失去了讯息。上海沦陷前夕,他妻子和儿子平鑫涛仓皇逃进了法租界避难。

国军西撤后,平冠球终于回到家中,报国未成,白手起家所撑起的事业,毁于一旦。因为找不到工作,心情十分沮丧,他的脾气由温和变得暴躁,以至胃出血住院。

平冠球后来找到了一份薪水微薄工作,勉强能够养家糊口。平冠球在妻子去世后,解放前夕,儿子平鑫涛去了台湾,他在沪孑然一身。

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海峡两岸关系开始缓和,平冠球才由平鑫涛迎往台湾,克尽孝道。

平襟亚和平冠球兄弟,多年不通音问。不过在兄弟阋墙多年以后,最终捐弃前嫌,两家人家重归于好。不过那已是1980年的事了。

在平襟亚重病去世前夕,平冠球来到病床前,握着平襟亚的手,为世事沧桑感概万千。而此时平襟亚因缠绵病榻很久,备受疾病折磨,到最后神志不清,已不能言语了。

平鑫涛:贤伉俪均以文章名世的出版家

平鑫涛,生于1927年,是平冠球的独子,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他成年后定居台湾,1979年与著名作家琼瑶女士喜结姻缘,贤伉俪均以文章名世,蜚声海峡两岸。

平鑫涛小学毕业那年的暑假,想进入一家美术专科学校学画。但是家里很穷,父亲平冠球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认为画家都是潦倒贫困的,禁止儿子学画。

平鑫涛最终不得不放弃做画家的梦想,被迫去读普通初中。

 1949年,平鑫涛迁居台北。初到宝岛,平鑫涛任职台湾肥料公司。

1954年2月,他在公余创办了《皇冠》杂志。《皇冠》最初只是薄薄一册以翻译西洋小说为主的小杂志,60年代成为台湾主要的重视市场与大众品味的“大众型”文学杂志。平鑫涛还兼任《联合报》副刊主编十多年。

《皇冠》的成功,得益于平鑫涛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他采取预付稿费制度,网罗司马中原、高阳、华严、琼瑶、三毛、张曼娟等作家,加上后来的三毛等人,成为皇冠的重要无形资产。

平鑫涛处世圆融,无疑是皇冠旗下优秀作家云集的关键要素,他的坚忍韧性,则是皇冠一次次化险为夷的最重要助力。

到90年代初期,《皇冠》已经是台湾甚至华文世界数一数二的,以杂志为中心的出版王国。

 平鑫涛在60年代重新挖掘出了张爱玲,此后陆续出版了张爱玲的《怨女》、《流言》、《半生缘》等16部著作。

有趣的是,平鑫涛的堂伯平襟亚和张爱玲在40年代初打过一场“笔墨官司”,引得上海滩上的小报一片沸沸扬扬。

1973年,平鑫涛请三毛以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见闻为背景,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作品。后集结由皇冠出版社出版《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和《哭泣的骆驼》等书,大受全世界华人社群读者欢迎,历久不衰。

平鑫涛除了不断培植本土作家,还坚持引进欧美畅销小说。八十年代出版的“当代名著精选”、“日本金榜名著”达到了最高潮。热销的《哈利·波特》当年花落“皇冠”,狂销达百万册。

在《皇冠》半世纪来创业的历程中,琼瑶和平鑫涛相扶相携。琼瑶在《皇冠》上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情人谷》,《窗外》在1963年7月号《皇冠》刊载而后出版单行本大受欢迎。

夫妇俩一起创立火鸟与巨星影业公司,琼瑶的小说作品先后翻拍成16部电影。平鑫涛夫妇进入电视圈后,更以一系列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风靡世界各地。捧红了费翔、刘雪华、赵薇、林心如等人。

平鑫涛本人也热爱文学艺术,著作有《苍穹下》、《逆流而上:平鑫涛自传》,译著《撞尸记》、《丽秋表姐》、《原野奇侠》等。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名气不大,主要成就体现在出版事业上。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平氏家族两代人逆流而上,通过奋斗,从江南常熟的一个小村落里走出,无论文学创作、出版事业,或是实业、经商,均卓有成就。

平氏家族成员的人生经历,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人生选择和命运的缩影,又可以说是中国商人在社会动荡变化时期自强不息实业报国精神的体现。

 ■ 本文节选自金晔《长袖善舞——平氏家族两代人的奋斗史》,有删增。


作者简介

金晔,男,1971年4月,江苏常熟人,现供职于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省作协、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常熟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著有《平襟亚传》,策划并参与主编《公羊寿文集》。在《苏州杂志》《苏州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等报刊发表历史散文、民国地方史研究百余篇。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