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和平翰的诗 万田收尽识时和,岸帻凭虚出薜萝。 碧玉簪平诸髻跪,黄金橘瘦乱云搓。 关心岁月销磨易,到眼河山感慨多。 旧日狼貙今召杜,倚天搔首一长歌。 舞文弄墨 2024年07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732 浏览
平翰诗文作品 播州城南天下稀,千山万山耸翠微。农驱野犊时时出,树养春蚕叶叶肥。 别有仙源开古洞,最宜潭月映岩扉。人家多傍清溪住,一面阶前上水衣。 舞文弄墨 2024年06月07日 0 点赞 1 评论 823 浏览
郑珍写诗作“对”的故事--钟金万 这些清代道光年间的往事,一直在贵州、四川、重庆交界处流传,它们不仅彰显了西南巨儒郑珍善于吟诗作对的智慧与才情,同时也记录了三地人民历史悠久的深情厚谊,作为三地人文佳话,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并将继续流传下去。 民众风情 2023年04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886 浏览
【寻仁迹】仁怀茅坝生生桥 承载盐工家族情怀 值得提及的是,遵义知府平翰将孟启凤建桥义举上报时任贵州巡抚贺长龄后,贺认为是件好事,又奏请朝廷奖赏。清朝廷按贺长龄所请,赐给“乐善好施”四字,并准许自行建坊。 民众风情 2023年04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944 浏览
【老街故事】修水闸,濬河道的知州——平翰 说起平翰这个名字,如今的南通人知道的恐怕不多,但要说到狼山之巅广教寺入口门柱上的那副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却几乎人人耳熟能详,而这副对联正是清道光年间曾任我南通州知州的平翰所撰。 舞文弄墨 2024年06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1015 浏览
【遵义轶闻】平翰的禹门寺诗-龙先绪 平翰禹门寺诗为手稿,遵义李连昌先生收藏。诗无标题,全文如下:闻道醉师谈寂处,至今花遍禹门香。溪声不断广长舌,月色常中清净场。难得海公馀手墨,更留玉老写僧装。何年一度安心竟,茗椀沙炉坐翠房。 舞文弄墨 2024年06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020 浏览
《金石索》平翰 题跋 《金石索》目录如下:辛从益(筠谷)跋、赵怀玉(味辛)序(郑勉书)、鲍勋茂(树堂)序、贺长龄(耦耕)序、梁章钜(茝林)序、景庆(缦楼)序、徐宗干序、冯云鹏自叙、平翰(岳生)跋。双桐书屋本增其后分《金索》六卷和《石索》六卷,共十二卷。其中,卷一,钟鼎之属;《金索》卷二,戈戳之属、量度之属;《金索》卷三,杂器之属;《金索》卷四,泉刀之属;《金索》卷五,玺印之属;《金索》卷六,镜鉴之属;《石索》卷一至卷五,碑碣之属;《石索》卷六:瓦砖之属。跋:书《金石索》后。 舞文弄墨 2024年06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059 浏览
郑珍、莫友芝编纂的《遵义府志》 讲遵义的历史文化,不能不讲郑珍与莫友芝编纂的《遵义府志》,这是遵义历史文化上的大事。话说道光丁酉年间(1837年),来自浙江山阴(绍兴)的平翰来遵义任知府。平知府的家乡绍兴,素称浙江人文渊薮,当地的名人随便一捞一大把,怎么屈指也数不过来。朝廷给遵义空降了一个好官,这是遵义人的福气,从绍兴走来的平翰满腹学问,满腹家国情怀。但作为书生从政,平翰官运不佳,仅仅在遵义知府的任上呆了三年就因平乱不力被谪。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平翰在遵的三年却如灿烂的云霞,在遵义的历史星空划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 舞文弄墨 2023年04月13日 0 点赞 1 评论 1069 浏览